八年级下册语文《灯笼》说课稿
(评职称获奖作品)
一、说教材
《灯笼》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本单元课文内容体现的是民间习俗和风尚,展现的是一幅幅民俗风情画,是民间文化的个体再现。“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篇文章的教学除了教会学生使用语文工具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文化生活和文学艺术的广泛兴趣和鉴赏能力,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这一特点。《灯笼》是著名散文作家吴伯箫先生的作品,他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对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文章既有文化上的具体再现,也有历史的况味,更融入了家国情怀,体现了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灯笼》是作者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作品,尽管字里行间渗透着岁月
的沧桑和时代的烙印,但在对往昔经历的回顾中处处荡溢着孩童的心性。所以要注意优化课堂结构,摒弃烦琐的分析,还给学生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带着一颗空白的心”去读文本,以学定教,并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文本生活和文化的内涵。
二、说学情
村中呵狗的老头、社戏台下闹嚷嚷的观众、摇着尾巴的大狗,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掌故的祖父,接过灯笼递来消夜食品的慈母……这些美景、情事会让学生觉得特别亲切,所以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唤起他们的生活体验,让他们带着兴趣入文入情,进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和内在情感。但作者愿做“灯笼下的马前卒”,在时代洪流下的担当精神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因此,要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个人经历加以启发,同时也是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可以据此触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和写作的要求,将本课教学目标制订为:
知识与能力:初中语文说课稿
1.积累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品味文章传神的语言及细节描写。
过程与方法
品读描写“乡情”和“国恋”的典型段落,从温婉和悲壮的角度去体会作者的家国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故园情思和勇于担当的爱国情怀。
吴伯箫散文的特之一,是从“一枝一叶”的普通事物中深入挖掘,以小见大,从平凡中引申出深刻的内涵。这篇课文亦是以“灯笼”为小的突破口,体现出作者的家国情思。文章语言平淡隽永,但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2.品
味文章传神的语言及细节描写。把教学难点定为: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蕴含在“灯笼”中的家国情怀。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
本文是一幅引人情思的民俗风情画,也是一篇绽放青春、保家卫国的壮词,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语言平淡而隽永、温情而豪迈,因此,教学本文,要以多种形式的美读为主,以美读代讲,以美读启悟;同时要“以学为主”,于疑问处设计,于忽略处导读,争取达到“有趣、有味、有为”的境地。基于此,我采用以下方法,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1.朗读体味法。采用多种朗读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现文中的美点。
2.圈点评注法。指导学生圈点课文中的美词佳句,加强体会,做好批注。
3.自主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主动阅读,走进文本,积极主动地探索。
学法:
1.充分预习,搜集有关民俗风情的诗歌美文,加大阅读量,培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注重个性体验,触摸语言。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通过煽情性的导语,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学习氛围中,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语:同学们,一个灯笼的光晕下,仿佛能让我们看到那晃荡着的身影,听到村落间的犬吠,闻到花生篮里的馨香……倘若没有一种深沉的故乡情结和庄重的历史责任感,是写不出这样温存而隽永的散文的。下面就让我们起走进吴伯箫的《灯笼》,看看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着他怎样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