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分作文素材——2021最要缅怀的“星”:科研人物
素材(整理+分析)
1.王绶踣(2021年1月28日逝世).
志在报国,授时射电创基业,绶培行星耀苍穹
心系未来,科普育人开先河,英才辈出慰平生
身份: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天文学家、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的发起和开创者。
贡献:王绶珀先生对人才培养、科学教育和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十分重视。他培养了我国第一批天文
学博士;主编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卷和一系列为广大青少年喜爱的科普著作;28年前的1993年,紫金山
天文台将3171号小行星,命名为“王绶瑁星”。
事迹:1923年1月15日,王绶踣出生于福州一个海军家族。1926年,因生父病逝,王绶壬官和母亲迁
居上海,与当海军军官的叔叔一家一起生活。1936年,进入福州海军学校航海班学习。因眼睛近视严重,
后来转至造舰班,专攻造船,1944年毕业。次年,被派往英国学习造船,进入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习造舰。
英国皇家海军学院与格林尼治天文台为邻,王绶培课余常来观象。英国当时是天文大国,有几个非常
重要的天文学家,王绶瑁读到了这些天文学家写的科普书,对天文学的兴趣日益浓厚。在英国朋友引荐下,
他给天文学家写信,多次带着天文学问题登门请教伦敦大学天文台台长格雷戈里,深谈数次之后,决定弃
造船改行天文。其时,王绶瑁在皇家海军学院的毕业设计刚刚完成并己获上尉军衔。但国民党政府己垮台,
退缩至台湾岛。于是,他到格雷戈里,对他说:“因为送我到这里留学的政府已经垮台,我要么回国去,
要么到这儿来工作,我不想跟那个垮台的政府到台湾那个小岛去。”格雷戈里十分欣赏这位聪明好学的中
国小伙子,同意王绶璃到伦敦大学天文台工作。
2.沈忠厚(2021年2月5日逝世)
水击石穿寻地火,披肝沥胆为人民
身份:杰出的油气井工程技术专家和学科奠基人、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贡献:沈忠厚长期从事高压水射流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工作,将射流技术与石油钻井工程相结合,开辟
了我国石油钻井技术的新领域。他的科研成果助力我国石油开采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事迹1: 1947年9月,19岁的沈忠厚开始了大学生活。重庆大学十分重视英语学习,无论是老师的课
堂教学还是学校组织的各种测试,完全使用英文的情况十分常见。沈忠厚入大学前在补习班打下的英语基
础远远不能满足学习的需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每天早早起床背诵英文文章,在紧张的课程之余甚
至背完了整本英文原版的《鲁宾逊漂流记》。
事迹2:自1982年开始,沈忠厚埋头于喷射钻头的理论准备。起初他同十几年前的美国学者一样,寄
希望于先建构一个能够准确推算高压水流衰减规律的模型,然而他的研究也不可避免的走入了当年美国学
者所走的老路。无论怎么建构,实验结果同模型之间总是存在着相当大的偏差。
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他决定换一种思路,通过对大量实验数据的定量分析,推演出一套水射流衰减
模型,再通过具体实验来印证。
贡献: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
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
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
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
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事迹1: 1972年,袁隆平和助手将“野败”与栽培稻杂交转育成功的杂交水稻,试验的结果只表现在
禾苗长势上,除了稻草比常规稻多一倍之外,稻谷没有表现出增产优势。
当时,杂交水稻怀疑论者嘲讽地说:“可惜人吃的是饭,不吃草。”袁隆平顶住巨大压力,认真分析
试验后判断:这次失败,恰好证明了杂交水稻具有优势,关键是将这种优势向稻谷发展。在他的指导下,
研究人员改进品种组合,在第三年达到亩产505公斤,比常规水稻增产30%。
事迹2:全世界有超过8亿饥饿人口,全球平均每天有两万人多人死于饥饿,其中近一半是儿童。解决
中国人吃饭问题的袁隆平将目光投向了全世界为饥饿所困的人。
从1979年首次走出国门、在美国开花结果开始,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
地区进
行研究和推广,种植面积达到150万公顷。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对世界减少饥饿作出
了卓越的贡献。
15.陈清如(2021年5月26日逝世)
做学问要顶天立地
身份:矿物加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贡献:长期致力于选矿理论与技术研究,指导研究设计我国第一台筛下空气室跳汰机,建立“粒透筛
概率”的筛分理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高效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示范厂。
事迹1: 1990年底,陈清如突发便血,诊断为肾癌,切除左肾20多天后,他就要求出院,乘火车从徐
州赶往黑龙江七台河煤场,全程38小时,有人劝他坐飞机,他拒绝:“科研经费就这么多,能省一个就省
一个。"
事迹2:陈清如院士是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是著名的矿物加工工程专家,“潜心科研,甘于
寂寞,淡泊名利,诲人不倦”是陈院士高尚人格和科学精神的真实写照;“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勤奋实
干、勇于探索”是陈院士经常用以自勉的十六个字,也是他从事科教事业60年经验的结晶,充分地彰显出
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陈院士的学识和人品都是值得学习的楷模,以陈院士为代表的老一代知
识分子的成就和贡献是中国矿业大学的宝贵财富,全体矿大人都应该倍加珍惜。
16.黄熙龄(2021年6月16日逝世)万丈高楼拔地起、根深方能入云霄
身份:地基基础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贡献:一生致力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研究,在地基基础设计与计算原位测试、地下洞室压力、软土地基、
山区地基、膨胀土地基、地基抗震和震害调查等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
事迹1:改革开放以后,大量高层建筑出现,地基处理问题亟待解决,黄熙龄带领研究生研发了利用发
电厂燃烧后的粉煤灰作为添加剂的CFG桩技术,既经济高效,又解决了粉煤灰污染的问题,变废为宝,为
国家节省了大量的资金。
事迹2:黄熙龄曾说:“人的生命有两个,一个是身体上的生命,还有一个是技术生命,人要活到老研
究到老。”
17.姜景山(2021年6月27日逝世)
微波遥感第一人
身份:中国工程院院士。
贡献:在中国卫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的三大里程碑工作中都作出重要贡献。作为组织者和领导者
推动了中国载人航天应用系统的建立和发展;是探月工程规划的主要参与者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事迹:一九七。年四月二十四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姜景山在大量阅读国内外
科技书籍,觉得微波摄像技术前景广阔。从此,他著手开发研究有关微波摄像的关键问题,成为中国第一
个研究这项尖端科学的科学家。
受鼓舞自学微波摄像
不管在什么地方的物体,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被拍成照片。他对微波摄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写
出了一系列论文,还出版了题为《微波摄像》著作。为了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他还给科学家钱学森寄
去了一本,还提出了中国也应深入进行微波摄影技术研究的建议。钱学森教授不仅读完他写的书,提出了
修改意见,而且还写信鼓励姜景山。至今,姜景山院士还保存著这封信:
我读完了你的大作《微波摄像》后,更加深信这是一项具有非常重大意义的工作……
你要利用这次机会,对《微波摄像》一书进行增补,使之成为一本专业著作……
一旦你完成了参考书,你也就会成为微波摄像专家的。你不是外国人培养的专家,是一个自学成才的
专家   
姜景山从钱老的信中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收集了更多的参考资料,写出了更为完整的专业著作《微波
摄像》。
18.薛禹(2021年6月29日逝世)
坚持“科研不能靠想象,观测数据做不得半点假”
身份:水文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贡献:长期从事地下水动力学和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建立了国内首个三维热量运移模型、国内外首个
潜水条件下三维海水入侵模型,提出多种创新算法。
事迹1:薛禹长期从事水文地质学研究,治学严谨,坚持“科研不能靠想象,观测数据做不得半点假”。
他常告诫学生:“要做学问,先要做人,做一个老老实实的人,做一个立志报国的人。”
事迹2:新中国建立后,礼社“一村四院士”更使这个古村落流光溢彩。
薛暮桥,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薛禹胜(薛明剑之子,供职于电力部电力自动化研究所),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薛禹(薛萼林之子,为南京大学水文地质专家),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秦伯益(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少将),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另外,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薛明剑之女薛禹谷,女性教育家薛正,原上海华东医院院长、医学
专家薛邦祺等都是礼社走出的杰出人才。
悼念袁隆平
19.郭景坤(2021年8月17日逝世)
用我微弱的光为国家再做点什么
身份:无机化学家与材料科学家,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
贡献:我国陶瓷基复合材料及高温结构陶瓷材料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研究成功适用
于多种陶瓷与金属的封接方法,为我国陶瓷封接以及电真空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事迹:(摘自郭景坤文章)现在借助电子喉发音,我可以近距离地与人交流,嘴巴不能说话,但只要
我还有一分热,我就要发一分光。现在我已经不再招收学生了,但尽可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最近在写
一本书,想总结一下我在高温结构陶瓷研究方面的思路形成及其发展,请两位学生帮助共同写作。不想作
为教材使用,因为不拟作系统的学术上的讲述,也许对高年级学生和研究人员有些帮助。
光不在强有热则明。只要我的微弱的光能为国家再做点什么,能为家乡和祖先前的长明灯中添上一点
油,吾愿足矣!
20.郑哲敏(2021年8月25日逝世)
愿得此身“力”报国
身份:物理学家、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
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贡献:我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提出了流体弹塑性模型,并在爆炸加工、岩土
爆破、核爆效应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为国家相关重大工程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事迹1:郑哲敏曾先后师从钱伟长和钱学森,钱伟长称其“是我最好的学生之一”。
郑哲敏也不负期望,继承了两位老师对祖国的热爱、对科学的追求、对事业的执着,一生倡导并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