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时评素材
袁隆平——“种了一辈子稻的农民” 时评精选
1.89岁袁隆平英语直播上热搜:我们都误
会他了!
来源:人民日报2019-06-30 12:34
  你能想象到,一个近90岁的老人,可以自由用英语交流吗?
  袁隆平可以。
  前不久,在长沙举办的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上,袁隆平献上一段英文致辞,一开口就把大家惊呆了!
  在这之前,在袁隆平爷爷的指导下,杂交水稻在非洲高产创纪录,当地原来每公顷3吨的产量,现在变成了10.8吨,可以说非常骄傲!
  在致辞中,他表示自己正致力于研究超级杂交水稻,非常愿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
  而很多人看到这段视频,都忍不住红了眼眶——
  “可以看出袁老真的老了,都快90了还在忙碌,重于泰山的一生。”
  “真的有点泪目,我记得之前看他好年轻,仿佛就在前几年……”
  “这么大年纪还在奋战,怎么会有如此优秀的人。”
    89岁,这个年龄离我们大部分人都很遥远,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这个年龄的人,除了最基本的生活外,几乎什么都不能做。
  人上了年纪,不管是身体还是心智,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变化,我们以为袁隆平也是如此。但我们都误会他了。
  而直到现在,当我看到这段视频时才明白,原来有些伟大,与年龄无关。
  我们说他老了,该休息休息了,他却说,89岁又怎样?我还要继续追梦。
  1
  小小的愿望
  很多人对袁隆平的印象,应该都始于书本上的这幅插图吧,就是这张图,让我们知道了他和杂交水稻。
  1930年,袁隆平出生了。
  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童年时光,几乎都是战争的威胁中度过的。那时的他为了活命,和家人一起到处逃难。
  年幼的他不懂,为什么我们中国要受欺辱?为什么我要东奔西走?为什么中国要忍受饥饿和贫穷?
  在大后方的学校里,他也不是那种严格意义上的,所谓的听话学生,他不爱死记硬背,喜欢提问和思考,有时甚至因为这个和老师产生争吵。
  那时候,没有人想到他会有不平凡的一生。
 2
  不当官,就搞农学!
  等到袁隆平高中毕业,一家子的生活算是稳定了,但在他的学业上,大家又一次犯了难。
  上了大学是好事,可是学啥?
  父亲的思想比较传统,希望儿子能通过上学走入仕途,升大官,赚大钱。
  可袁隆平不乐意呀,他不喜欢钱,偏偏喜欢花花草草。
  在袁隆平的心里,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才是自己的归宿,在别的孩子把赚钱当成理想时,他却对鲜花,绿草,果树有着异常的向往。
  而他也确实这么做了。
  1949年,他义无反顾地报考了西南农学院的农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湖南农校任教。
  在那几年,他边教课边学习,不光给学生提问题,更喜欢给自己提问题。
  课堂外的他,经常埋头在田野间,去从实践中答案。
  到了60年代,自然灾害来了,很多地方都闹起了饥荒,人们有的饿死,有的病死,就连袁隆平的身体也有些撑不住。
  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他愁得连觉都睡不好。在当时,杂交水稻可是世界性难题,就连发达国家的专业人员也没有攻克,很多人都觉得袁隆平在痴人说梦,可他偏偏不服输——
  “外国人成功不了,不代表我们中国人不行!”
  人民挨饿的景象就是他的动力,他迈开双腿奔走进田野,去寻那从未有人见过的水稻雄性不育株。
  他头顶着大太阳,脚踩在烂泥里,弯着腰一点点地观察、寻,后来他终于到了,可这仅仅是第一步。
  实验,观察,整理数据,撰写论文……潜心研究了好几个春秋,他才使杂交水稻成为了可能。
  3
  怕啥呀?研究呗!
 很多人说他是救世主,但人们却不知道,为了研究水稻,他独自一人吞下了多少心酸……
  他的前半生是饱受争议的,在刚提出这个想法时,他就收到了无数人的揶揄和嘲讽,人们不相信这么个不不起眼的小教师,能做出什么巨大的贡献。
  不断被泼冷水的十多年中,他没有放弃,在经费短缺的条件下,他也依然坚持实验,只要他还活着,就要把“梦”做下去。
  他要坚持,他不怕别人阻挡。
 90年代前后,有关杂交水稻的争议不断涌现,年过半百的袁隆平,却还是和年轻时一样,用实践来回应争议。
  下田对于老人来说可不容易,他却生生克服了这个困难,他的胸中有一团火,任何非议与质疑都没法把它浇灭。
  他对待水稻比谁都认真,只要在生长期,就必定每天下田观察,就算眼睛刚做了手术,就算肺部感染,一天要打三次针,他也从不间断。
  有人说,这一路走来遇到过这么多苦难,他难道不怕吗?
  可袁隆平还就真的不怕,他相信,只要自己踏踏实实下地研究,就什么都能攻克。
  4
  不知疲倦,永远向前
  1998年,全国一半的稻田开始种植杂交水稻,后来,他又研究出了海水稻,甚至带着团队跑去沙漠上种稻……
  袁隆平爱自由,什么事情都想尝试,高中时,他就已经是百米自由泳的第一名了,曾经为了省船费,甚至游过嘉陵江。
  大学的时候,他曾报名参加空军,体检和政审都合格了,但为了参与经济建设,他选择了留校学习。
  他甚至还会拉小提琴!
  小提琴可是公认的最难学的乐器之一,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科研中的他,依旧会遵循自己的爱好,抽出空闲来练习。
  他还是那个他,不管面对什么,永远都不惧怕。
  他的英文也非常好。
  他读书时就很用功,后来,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世界解决粮食问题,和更多的国际友人沟通,他更是勤于练习。
  哦,对了,老爷子的俄语也不差。
  而除了这些,他还会打排球,会跳踢踏舞……
  他不光是水稻专家,更是一个不断学习,永远不知疲倦的人。
  袁隆平从来都没变,他还是那么地自由洒脱,即使研究出了杂交水稻,即使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于他来说,也只是实现了童年时的一个小小梦想。
人生过得如此充实,如此有意义,这就值得了。
2.袁隆平又在非洲又干成了一件大事
中国搜索
06-3019:37
每公顷10.8吨!
中国人在非洲又干成了一件大事。最近,中国农业技术专家在马达加斯加种植的水稻取得巨大成功。
抽样测产数据显示,在当地种植的5公顷杂交水稻,每公顷产量达到10.8吨。而当地一般水稻产量只有每公顷3吨。
3倍多的差距是怎么实现的?难度有多大?对非洲国家影响有多少?
在非洲种杂交水稻,难度不止一点
别说整个非洲,就是在马达加斯加种植杂交水稻,难度也很大。
原因很简单。马达加斯加气候条件复杂,近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集中了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高原、半干旱四种气候。培育出适应各种气候的高产种子,绝非易事。
就算研制出高产种子,要大规模推广,还离不开当地规模化制种。今年4月份,我国在非洲才首次成功实现杂交水稻规模化制种。
种子问题解决了,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培训:如何对当地农业官员、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2012年至今,中国农业农村部已举办了260期培训班,累计为非洲53个国家培训农业官员和技术人员4980人次。
10.8吨,对非洲农业意味着什么?
每公顷10.8吨,给马达加斯加这个农业人口占80%,但稻米的产量却一直不高,至今仍有近200万人面临饥荒威胁,每年需要进口大米40万吨的最不发达国家,带来了新希望。
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下,以胡月舫为代表的中国专家,给马达加斯加带去了杂交水稻的最新技术。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培植出适合当地土壤、气候的5个高产杂交水稻品种。
这是中国首次在非洲培育出适应当地环境气候特点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水稻种子。
“只要马达加斯加全国杂交水稻面积推广达到15%,就能实现大米自给。”胡月舫表示,依靠中国新技术培育的杂交水稻品种,平均产量是非洲当地品种的2到3倍。
受益的不仅仅是马达加斯加,而是整个非洲。从马达加斯加,到利比里亚、塞内加尔、塞拉利昂……来自中国的“东方魔稻”技术,正帮助非洲国家解决困扰他们的粮食紧缺问题。
非洲兄弟饭碗更稳,中国网友自豪了
网友们也纷纷表示,这样的新闻才配上热搜,而不是整天放那些明星们的花边新闻。
中国技术,世界共享。
从让中国人吃饱吃好,到帮助非洲兄弟解决粮食问题,杂交水稻走出国门,不仅为非洲提升
了粮食自给能力,更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再添“中国贡献”。
(原标题:中国人在非洲又干成了一件大事,意义超出你想象!)
悼念袁隆平3.这两天 袁隆平都在忙非洲吃饭的事
2019-06-28 09:13综合
  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这几天,89岁高龄的袁隆平,时间和精力都付诸在一场探讨“如何让全世界人民吃饱饭”的盛会上,他的心,和非洲兄弟在一起。三场活动都和水稻、粮食有关。
  26日,在2019年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部长级研讨班暨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高级别论坛开幕式上,袁隆平院士用英文发出热情洋溢的邀约:“‘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我毕生追求的目标。我很乐意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水稻,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仅仅一天后,27日有两场活动。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副省长隋忠诚、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马有祥、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周柳军等出席。袁隆平以视频的形式向大会致辞。
  他欢迎各界朋友来到长沙,在长达2分多钟的讲话依然离不开“rice”。
  他在他的办公室里录下这段视频,视频中,袁隆平身穿长袖T恤衫,背后是一个装满了农业和水稻研究书籍的书柜。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但十分有力。
  这次大会上中非共签署了8个农业对非合作项目,签约金额达27.47亿美元。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洲联盟、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非洲绿革命联盟等7家单位还联合发出倡议,共同发布了“关于加强中非水稻领域南南和三方合作的倡议”。
  当天上午,2019(长沙)国际稻作发展论坛—中非稻作发展研讨会举行,省政协副主席戴道晋,世界粮食奖励基金理事长KennethQuinn先生以及中共长沙市委副书记朱健等出席并上台致辞。袁隆平出席开幕式,并以“超级杂交稻的研究进展”为主题,全英文作首场大会报告。
  袁隆平在热烈的掌声中,缓缓走向讲台,坐在主席台上作报告时,身后的电子大屏幕打出这样六个字“稻可道,非常稻”。这几个富有中国文化哲理的文字,其中内涵,仿佛这位生于
斯长于斯的国民科学家身后的49年时光。从1970年11月,自从那株后被命名为“野败”的雄性不育野稻开始,袁隆平之后的时间和精力,几乎80%都在他的水稻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