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我的爷爷叶圣陶
①住进八条胡同后,爷爷应下新中国教育部副部长一职。来北京的第三年,我出生了。因为爷爷忙着教材编写工作,我们的相处并不多,更不用说他对我有什么“耳提面命”的教育了。后来总有人问我:大教育家叶圣陶是怎样教育孩子的?我想了又想,实在总结不出条条框框的法则来。倒是小院里的那张八仙桌,像个临时课堂,留下了很多琐碎记忆。
②在八条胡同里,一大家人每天都要围着八仙桌吃晚饭。首先,入席就是要讲规矩的。爷爷和奶奶先坐,小辈们再依次坐下。
③爷爷在八仙桌上教我识字。印象最深的是在冬天,爷爷一回家就换上棉袍,在八仙桌前坐定,掏出几张识字卡片——他将用过的台历裁成方纸,拿红的毛笔写上字,教我认。
④爷爷建议,在饭堂的电话旁放一块小黑板,让我在接到电话后,用粉笔记录通话内容,留言给其他人看。爷爷时刻关注着黑板上的各种小字,遇“佳作”一则,还会在饭桌上表扬一句。爷爷的意思是,让我们在生活细节中,锻炼听说读写的能力。
⑤当然,爷爷也有严厉的时候。有一次,我急匆匆扒拉了两口饭,放下碗筷蹦达着离开,不小心“咣”地一声摔了门。爷爷“噌”地起了身,厉声叫住我,“重新关一次门”。结果他越严厉,我就跑得越快,躲到了北屋,不肯出来。爷爷吃完饭,跑去北屋,揪着我的耳朵,一字一句地要求我,“把门再关一次”。我只能老老实实、轻手轻脚地,又关了一次门。这件事情,我现在想起,仍然记忆犹新。
⑥这些零零碎碎的生活日常,就是爷爷的“教育”。爷爷说过:“我想,‘教育’这个词,往精深的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著作,可是就粗浅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含义。”
⑦冰心老人就曾说过:“在我熟悉的作家中,叶老做事是最认真的。”这习惯其实跟了他一辈子。1913年,爷爷从苏州新式学堂草桥中学毕业,在家乡的小学当过几年老师,从授课、编教材,到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写生活动,都事必躬亲。
⑧1923年,他去上海商务印书馆做编辑,每天和作家打交道,处理他们的书稿,替他们领取和支配稿费。连茅盾先生的笔名,也是他改的。沈雁冰最初为自己取名“矛盾”,爷爷看了说,没有人姓矛的,就加了个草字头。
⑨1949年,爷爷到了北京,一头扎进教材里。饭桌上、书房里,爷爷和爸爸无时无刻不在讨论课本该怎么改,好像是在家里上班的。
⑩新中国成立后,爷爷提倡语言规范化,每一篇课文都要请北京的老师朗读几遍。“课本是要影响几百万学生的,一点都马虎不得。”
父亲说过,爷爷将太多精力花在了教材编写上,耽误了自己的写作。早年他在商务印书馆编“学生国学丛书”时,每晚回家都要赶工,写《倪焕之》,在《教育杂志》上按月连载。他的童话《稻草人》,鲁迅称之为“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创作之路”。这两部早期的作品,成了他一生的代表作。
爷爷还是个观察家,能把植物写得有滋有味。我自小住的院子,从初春到深秋,就从未断过花。他每日早上起来,下班回家,都要忙里偷闲,驻足跟前,观察一番。退休后,爷爷还和老友俞平伯、植物学家贾祖璋比赛,互相寄牵牛花花种,各种各的,看谁的花开得最好。而这些花开花落的过程,都被他写进了文章里。
爷爷一直提倡,“生活是创作的源头,谁的生活充实,谁就是诗人,至于写不写得出来,就看他本人的兴致了。”我现在也越来越能领会到爷爷提的“生活本来就是诗,就是艺术”。
爷爷是一个事无巨细、严厉、认真的教育工作者,也是个爱创作、懂创作的作家,还是个有生活情趣的老头儿。
他酷爱喝酒。在我的印象里,除了早饭,爷爷顿顿有酒。我父亲陪他喝,但从不碰杯,各自斟酒,一小口一小口地品。他其实是借着喝酒,和我们聊天。聊天南海北、天文地理、时事新闻,跟我们打听周围的新鲜事。一顿晚饭总要吃上一两个小时。爷爷晚年身体出了点小毛病,最初酒还是照喝不误,逐渐减到每顿小半杯。老人家说:“喝了80多年,如今要算总账了。”
在他去世的前一年,冰心来我家看过一次院子里的海棠。那年春天,海棠花下,两个老人手握着手,耳朵凑在一起聊着天。第二年春天时,爷爷已经走了。后来每当海棠花开,我们都怀念他……
41.围绕“八仙桌”,作者回忆了“爷爷”对“我”的哪些教育?
42.文章第⑦—⑩段多次出现表示时间词语,有什么作用
43.文中引用冰心和鲁迅对“爷爷”的评价,有什么作用?
44.文中第⑪⑫段,对你的写作有哪些启示?
45.文章第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
【答案】
41.    吃饭入席讲规矩;教“我”识字;锻炼“我”听说读写的能力;严厉教育“我”养成日常好习惯。   
42.    表时间的词语将“爷爷”的一生贯穿起来,集中展现了认真的好习惯“一直”跟随了“爷爷”一辈子,使文章条理清晰。   
43.    通过评价写出了叶圣陶先生的为人以及创作成就,更客观,更有权威性、说服力。   
44.    善于观察,懂得生活等。   
45.    不好。因为这一段以叶圣陶酷爱喝酒来体现他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有着普通人的喜好。这样使人物形象更立体,更真实。   
【解析】
41.题干要求回答作者回忆了“爷爷”对“我”的哪些教育。实际上就是对情节的概括。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组织语言时,最好以“爷爷”为陈述的主体。概述出“爷爷”吃饭入席讲规矩、教“我”识字、锻炼“我”听说读写的能力、严厉教育“我”养成日常好习惯这四件事情。
42.考查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的作用。通篇阅读,分出层次,梳理情节,全盘把握,根据题干要求出表示时间的词语,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概括其作用即可。第⑦—⑩段表示时间的词语出现多次,目的是将“爷爷”的一生贯穿起来,是为了展现“一直”跟随了“爷爷”一辈子的好习惯,同时使文章条理清晰。表示时间的词语就是文章的线索,即时间线索。
43.考查引用冰心和鲁迅语言的作用。冰心“在我熟悉的作家中,叶老做事是最认真的”之语与鲁迅“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创作之路”之语,是对叶圣陶先生的为人以及创作成就的评价。用他们的话来印证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和贡献,会更客观,更有权威性和可信性。
44.考查第⑪⑫段对我们写作的启示。首先要读懂这两个语段,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两段的中心,看看两段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然后由这
个观点生发出去,再联系社会实践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确定一个论点后进行论述。如可分析“他每日早上起来,下班回家,都要忙里偷闲,驻足跟前,观察一番”“爷爷还和老友俞平伯、植物学家贾祖璋比赛,互相寄牵牛花花种,各种各的,看谁的花开得最好”等句,然后从善于观察,懂得生活等角度作答。
45.关于语段是否删除的题目,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从语段的内容、对情节的完整性、人物塑造的丰满性和主旨的表达以及文章结构的照应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果不删除,就从以上角度分析这个语段的作用,如果删除,就从其它的语段分析这些作用,还要考虑结尾的含蓄性和直白性。文章第段写到叶圣陶酷爱喝酒,说明他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有着普通人的喜好。这样使人物形象更真实,更可感,读者更感到亲切。所以不能删除。爷爷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