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活动 征文
有学生借用电脑打印自己的文章,印出来之后,她自己看了几遍,信心满满,说:“这次我一定能得奖!”我问为什么,她说:“这是我写得最长、最顺手的,情绪最饱满!文笔也最华丽!”我拿过来看了一遍,这位同学说得都没错,但是以我的判断,她应该与得奖没什么关系。
还记得自己上学的时候写过多少征文么?爱,爱地球,爱祖国,爱家乡,爱母亲,爱老师,爱学校,爱班级,爱读书,爱运动,爱传统文化,爱书法爱朗诵爱歌唱,爱中秋节端午节爱春节,爱阳光体育,爱眼爱牙爱卫生,爱梦想爱未来,爱一切的一切……总之都得饱含深情、热泪盈眶、积极正面。征文投稿出去之后,往往泥牛入海无消息,得奖的不是自己,不得奖的理由也没有半个反馈,自己用心写的征文,也就成了某个奖项的分母。渐渐地,就丧失了参加征文的热情。
征文和一般作文不太相同,作文是得分,征文是得奖。我不能确切地知道所有征文要得奖应该做些什么,但大致知道要得奖不应该做什么。比如开头所说的借用电脑打印稿件的这位同学,她问我:“老师,你给我提一下修改建议吧!我可以怎么改一下呢?”我说:“改不了,要改就只
能推倒重写了。”因为她通篇的叙事人称都是“我们”——“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迎接挑战!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要让梦想之光照亮自己前路!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一般说来,集体人称“我们”,以及调门比较高的宏大叙事,就像是合唱团里的声音,很容易被淹没,很难与众不同,很难引起关注,得奖的希望也不会很大。
要区别于众人,就必须摒弃“我们”,变为“我”,好好地写写个人经验,个人的观察,个人的情绪和看法,比任何华丽丽的辞藻都要有效。
有位同学要参加以“爱读书”为主题的征文,他是求好求胜的个性,一心要得奖。我说:“那你要写自己的经历,比如是怎么开始看书的?哪本书对你影响最大?”他说了一些,我俩都觉得这些经历太普通,太平淡,不够精彩,而且别人也可能会这样写。
我说:“如果自己的经历不够,那么亲人身上呢?比如父母辈的,祖父母辈的,间接听来的故事?”他想了想,提出可以写写自己的爷爷:“我爷爷在乡下,是个乡塾的教师。”我一听,觉得有料,乡塾是中国最原始的教育形态,也是普通孩子通过读书前往主流社会的最初途径,
通俗地说,乡塾教师是真正的启蒙教师。我说:“那咱们也不能变成‘我爷爷的故事’呀,和你之间有什么交集呢?”他说:“我小时候,撕了爷爷的书的封皮,折了一个纸飞机,被爷爷打了一顿,他对我说要‘敬惜字纸’,我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读书的。”
爱眼征文真实的构思过程其实没有这么顺利,我和这位同学讨论了两三个小时,他才慢慢唤醒回忆,想起了这个很精彩的“纸飞机”的事情。但是他也为难地说:“可是就这么点事情,写不长啊!”
我说:“写得长,你耐心地写,纸飞机现在还在么?”
他说:“现在还在,但是它已经落了很多灰尘了,我很久没有读书了。”
这篇征文题目就叫《纸飞机》,纸飞机成了文化传承的象征,写得很长,1500字,一看就在那些“让我们都来好好读书”的平庸征文之上,得奖是理所当然的。过了很多年,参加过评审的老师,还拿这篇征文做例子,给同学们讲征文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