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名言“失真”现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今人多用“飘若游云,矫若惊龙”来评论王羲之书法的飘逸隽秀。《世说新语·容止》载:“时人目王右军飘若游云,矫若惊龙。”这两个比喻实际上是说王羲之仪态举止俊逸潇洒。
2.“天才等于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很多人都知道这是爱迪生说的,不过这句名言的后半句却很少有人提及:“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名言是丰富的文化与精神财富。有些名言在流传过程中可能存在语义转移、断章取义等现象,对这些名言应当如何认识、对待?请围绕此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明确,不少于800字。
解题方法
一、通读材料,整体把握
本题乃是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题目用了两则关于名言的材料。第一则材料说“飘若游云,矫若惊龙”这句话本来是比喻王羲之仪态举止俊逸潇洒的,结果现在多用来评价他的书法了。这说明后人未按名言的实际本意来用,由评其人转变成评其字了。第二则材料是爱迪生谈天才是如何养成的,完整的表述由两句话构成。只看前一句,汗水占99%,容易让人觉得汗水更重要,而看后一句才知道,爱迪生其实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那1%的灵感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只知道前一句而不知后一句,由于断章取义,对原话的理解出现偏差也就在所难免了。
在写作要求中,“对这些名言应当如何认识、对待”是话题,也是命题的核心所在,它明确了考生的写作范围和写作语境。这里的“这些名言”是指那些“在流传过程中可能存在语义转移、断章取义等现象”的名言。同时,它也揭示了两则名言的内在联系:前者属于语义转移,后者属于断章取义,它们都是在流传过程中发生的“失真”现象,都偏离了名言最初的本意。
二、审题细致,明确要求
在对类似本题这样的多则材料题进行审题时,首先要注意抓各则材料的共性或差异,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题目将几则材料放一起,说明它们之间是有相互联系的。它们的关系主
要有并列关系、依存关系、主次关系、取舍关系和条件关系等。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构思作文。本题的两则材料属于并列关系,是名言在流传过程中发生的两种不同的“失真”现象。其次,要抓关键词句,关键词句能反映材料的主旨,要全面理解材料就必须准确地理解关键词句。本题的关键词句是“这些名言”,它有特定的含意,脱离这个含意来谈容易以偏概全。高考作文虽有降低审题难度的趋势,但审题依然还是作文的一个考查内容,要写好作文首先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分析、概括、归纳能力。
审题时,还要注意看写作要求。本题文体虽无显性的规定,但有隐性的指向。在题干中有“对这些名言应当如何认识、对待”,意在引导学生写成“论述类”文体。这既能检测考生对文体的审题能力,也能考查考生的思维水平。当然,为体现考试的公平性原则,考生写成其他文体(要符合文体特征),只要能表达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
三、立意深刻,说理透彻
立意首先要切合题意。由于名言产生在过去,那其在流传过程中“存在语义转移、断章取义等现象”是在所难免的。对于这种现象怎么看,材料中没有给出一种明确的观点,这就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对于名言在流传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我们应持什么态度?秉承什么原则?
这是需要考生深入思考的,也是符合立意方向的。如果没抓住“这些名言”,而仅抓住“名言”就来大谈它是一笔怎样的“文化与精神财富”,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好处,就会偏题。同样,如果作文只探究名言当初为什么会发生语义转移,或者只探究导致断章取义的原因,这样的立意也是偏题的。
好的议论文,立意还应深刻。这就要求立论和说理要有逻辑性、透彻性和思辨性。行文注意讲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就是逻辑性。考生确定了某一观点,然后对他所持之观点进行纵深方向的深入思考,这就是透彻性。比如采用“对名言的语义适当转移也可以”的观点,就不能只停留在“转移”带来的好处上,而要进一步谈如何才算“适当转移”。此外,在分析论证时,还需要一分为二、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这就是思辨性。比如采用“对名言要以古鉴今、古为今用”的立意,除了探讨古为今用的意义,还需探讨如何才能平衡尊重原作和与时俱进的关系,辩证地看待两者的关系……只有这样说理,文章才会比较透彻。做到立意深刻,是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表达水平的一个考验。
佳作展示
荡浊濯清
黄馨影
“别低头,皇冠会掉;别掉泪,坏人会笑。——莎士比亚”。这句烙上名家之名的伪名言曾在各大社交网络平台疯狂流传,引得众人啼笑皆非。而这不过是语言运用里的一个缩影。名言的语义迁移、断章取义现象比比皆是。如何对待我们身边的名言名句关系到我们汲取哲学智慧及自我阐发的思辨之路。
名言之所以为名言,是因为它蕴含着启迪的哲思,抑或有摄人心魄的美妙表达等。名言的变化也常带目的性,却并不是全都能为我们所用的。因为语义的迁移或断章取义并非都有其正确性。
那么经过篡改的名言就不能令我们从中受益了吗?非也。如“飘若游云,矫若惊龙”,我们的确多见为形容王右军书法之飘逸隽秀,但这样的语义迁移并非全无道理。这句话本形容人的仪态举止,而谁说王羲之的精神气质没有投射到他的作品上来呢?迁移过后仍能精准表达事物本身的品质或道理名言,我们还是能进行吸收的。而像爱迪生名言只得一半,亦可以理解,其并没有对原话本身进行改变,而是只提及前半句,可看作是一种善意的截取。因为它能够给人以鼓励,是换一种方式实现了其本身的价值。就像拿破仑也曾形容中国是头沉睡的
雄狮,却鲜少有人知道他被忽略的后半句“还好没有醒来”的侥幸。这样的断章取义是有其机理与启迪的益处在的。
但我们也需要警惕对名言的“不尊重”。即使部分“改头换面”的名言仍有可取之处,也切忌擅自“动刀”。既然我们不能保证改变过后的名言是否还能维持其正确性,那就先做孜孜不倦的学习者。部分改变是对名言的更远的阐发与润,原封不动亦是对其本身与作者的一种纯粹的尊重。对名言轻易改动的风气是不应流行的,因为收到的或许不仅是众人的啼笑皆非,甚至有可能起到反作用。如此一来,名言不仅失去其本身的价值,没有达到分享推广的效果,还是对原作者的一种变相的“亵渎”。
因此对待名言,我们仍需谨慎。杜绝随意变换改动,也不要一味排斥随着时间发展变了样的名言,毕竟能够经过时间的积淀与大浪淘沙流传的,都有它新的价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我们才可在名言的清幽森林中荡浊濯清,洗涤心灵。
多多浸淫于名言中吧,沉思之时耳畔传来轻逐篆烟的叶声,这是内心与哲思遥相呼应的呼唤。
点评
这篇文章切合题意,紧紧围绕如何对待名言展开论证,是一篇思辨性很强的考场佳作。文章开篇从一则伪名言入手,说明名言误传的后果,引出正确对待名言的重要性。第二段简述名言虽好,但对它进行“迁移或断章取义并非都有其正确性”。这里的“并非”一词用得准确,它是部分否定,不是全盘肯定或否定。那是不是迁移后的名言“就不能令我们从中受益了?”第三段开头就说“非也”,接着通过材料中那两句名言“我们能进行吸收”是因为“迁移过后仍能精准表达事物本身的品质或道理”,说明名言迁移应遵循的原则。第四段承接第三段,提醒我们即使掌握了迁移的原则,知道名言迁移有可取之处,也切忌因此擅自“动刀”。最后两段呼应开头、升华主题,强调对待名言需有谨慎的态度。在对待名言的迁移问题上,文章始终做到辩证看待,不偏不倚。比如文章先说名言迁移并不都正确;接着说即使正确迁移有好处,也要“杜绝随意变换改动”;最后再提醒对待名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全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观点有序推进,最后水到渠成。文章除了思辨能力强,开头的引例和文中拿破仑的例子,也用得很好,说明作者平时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
文章在语言运用方面也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第一段最后“自我阐发的思辨之路”一句表意不清。第三段开头一句的“篡改”一词是贬义词,这里没用对。
描写老师的名言佳作展示二
灵感与汗水
唐华镱
“我今天要教大家一句名言。”老师说着,在黑板上写下:天才等于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大家一看,这不是爱迪生的名言吗?这是妇孺皆知的呀!突然,老师在那句话后面又写: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大家一看,开始窃窃私语起来,“怎么还有后面这句话呢?”“那到底是汗水重要还是灵感重要?”当迷惑的眼神都投向老师时,他只是笑而不语,让大家摸不着头脑。
下课后,三个好朋友老李、小王和小吴聚在一块儿,讨论着刚才老师说的那句名言。“我觉得汗水重要。都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得到成功。”老李率先给出答案。“我不这么认为,”一旁的小王说。他头脑精明,两颗眼珠子转个不停,“我还是觉得灵感重要些。”这时,最老实憨厚的小吴说:“我认为两者都重要吧。”三人争执不下,谁都不能说服谁。最后老李说:“要不这样,咱哥仨来场比赛,各自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看谁能在期末考试中拿到最好的成绩,好吗?”小王和小吴点头赞成。就期中考试来看,他们三个都是中等水平,所以,他们每个人都摩拳擦掌,想用行为去证明自己的理解。
自那以后,老李更加拼搏。早上,当别人还在被窝做梦时,他的身影已在教室里晃动。下了晚自习,别人都在宿舍了,他还在桌面上奋笔疾书。他写过的题垒了一堆又一堆。同学们都佩服他的毅力与勤奋。再看小王,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努力了,因为他相信灵感是最重要的。他每天只盯着课本看,等着灵感像天上掉下来的馅饼那样砸到他的脑袋。最后再看小吴。小吴不仅按照老师的要求把每天的作业完成好,还根据自己薄弱的地方与出错较多的地方有针对性地写一些题目来巩固。写完后,他把出错的地方一一记录在本子上,有空就向老师请教。就这样,每个人都默默地积蓄着力量,争取在期末考试中考出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