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活动:《整理书包
   
活动名称:社会活动
活动内容: 《整理小书包》
活动目标:
1、了解书包的结构和各部分的用途,爱护小书包。
2、学习整理书包,培养有序整理文具、书本的好习惯。
3、清楚讲述自己的做法。
活动重点:
学习整理小书包
活动难点:
能分类分层整理小书包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书包、一个小筐(筐内放书、作业本、铅笔、橡皮、铅笔盒、水彩笔、纸巾包)。
2、视频录像。
3、音乐歌曲。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导入
    教师:“谁像小学生?!”幼儿大声回答:“我像小学生!”教师:“小朋友们,让我们听着好听的歌声,背着心爱的小书包精神抖擞的走进去,比比到底谁最像一名小学生!”
    师生听音乐做动作进活动室。
    教师:刚才歌声里的小朋友为什么这么开心?(上学)对,再过几个月,我们也要上一年级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如何整理我们心爱的小书包。
  (二)引导幼儿了解书包的结构及用途
  1、引导幼儿了解书包的结构
    现在,请小朋友把你的小书包轻轻拿下来,仔细看一看你的小书包是什么样子的?(鼓励幼儿相互说一说)
  师:谁愿意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小书包呢?
  教师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咱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心爱的小书包,上面有漂亮的颜和图案,还有两根背带,最重要的是小书包有许多层,有的大一点有的小一点,小书包的两侧还有两个小兜。小书包有这么多层和兜,用起来一定会很方便。 
  2、引导幼儿了解书包的用途
  师:(拿一书包)这个小书包有几层?一样大吗?除了这两层,书包还有几个兜呢?你认为每一层每个兜放什么比较合适?
  咱们的学习用品也是有的大一点,有的小一点,大层放大一点的学习用品,小层里放小一点的学习用品。这样呢,既不会损坏学习用品,还容易取放。
  (三)幼儿整理小书包
  1、幼儿尝试整理书包
书包里的故事
  小朋友们你们会整理书包了吗?今天,老师准备了你们常会用到的东西(图书、田字格本、铅笔、橡皮、铅笔盒、纸巾包),你认为所有这些东西放在书包的哪一层、哪里合适呢?现在,就请小朋友试着把这些东西放进书包里。(幼儿试放) 
  2、个别幼儿介绍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放这些学习用品的?
  3、引导幼儿分析探讨整理小书包的最佳方法
  师:小朋友的放法不太一样,但是怎样放才最合适呢?下面咱来看看这几个小朋友是怎样放的,仔细看,看看哪一种放法最合适?为什么?
播放录像视频(1),第一个小朋友没有整理就放进去了。教师提问:第一位小朋友是怎样整理书包的?
播放录像视频(2),第二个小朋友虽然分类整理了,但是他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一层里了。教师提问:“第一个和第二个小朋友的整理方法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个小朋友的整理方法?”
播放录像视频(3),第三个小朋友是把学习用品分类,按次序整理好,放在不同的层里。教师:“这三个小朋友的整理方法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让幼儿充分的交流、讨论。一致认为第一个小朋友的放法比较好。因为分类分层放拿取东西方便也很快。
  4、幼儿再次整理小书包
  好,那咱根据刚才说的再来整理一次。比一比,看谁整理的又快又好又整齐。(幼儿整理——这次比刚才那次整理得更快更好,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整理好自己的小书包。)
  (四)爱护小书包
  师:小书包是我们的好朋友,天天和我们在一起,那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小书包呢?
  幼:不能摔要轻拿轻放;不能在书包上乱涂乱画;无论在家还是在幼儿园都要把书包放好;书包脏了洗一洗……
  师:老师希望你们上小学后继续保持整理小书包、爱护小书包的好习惯。能不能做到?!
  (五)结束
  孩子们,以前我们走时装都是秀衣服,今天我想请你们秀一秀自己漂亮的小书包,你们愿意吗?在愉快的书包秀活动中自然结束。
                《孤独之旅》  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理解小说内容,体会孤独的含义。                                        能力目标:1、理清故事情节,把握课文内容。                                      2、体会小说中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品味小              说精美传神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培      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重点:1、体会小说中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2、理解内容,体会孤独的含义。                                          难点:学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去渲染气氛,表现人物的心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一.情景导入,引出课题。
学生自由跟唱,教师趁势引导:
正如歌曲中所唱的,阳光总在风雨后,只有经历过风雨,才能感受到阳光的明媚和彩虹的绚丽。 的确,成长是一个美好的过程,而这过程绝非永远“一帆风顺”,它往往充满了辛酸,饱含苦楚与泪水。成长,也是需要经受“风雨”洗礼的代价的。“孤独”,就是其中最重的一笔,是生活或早或晚都要给予每个人的一道美丽而又残酷的题目。今天,杜小康就要踏上自己孤独的旅途。让我们与他为伴,一起来体验孤独的放鸭生活和艰难的成长经历。(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走近“孤独”
    (一)资料链接                                                          作品背景:《孤独之旅》一文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曾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宋庆龄文学奖金奖”的《草房子》,可以说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它以九章二十万字的篇幅,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纸月、细马的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奇妙迷人的人性彩。                  故事中的杜小康,曾经是村中富户杜雍和的独子,曾经是“草房子”里的“领头羊”、是让孩子们个个都钦慕不已的“大班长”,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让今天的主角猝不及防,迎接他的是一场崎岖坎坷的“孤独之旅”。相信大家对他的遭遇充满了好奇,那我们就一起走进文本,和他一起踏上旅途吧!
    (二)基础积累
  (1)注音
(xuān)    (xī)闹  (āo)地      (yōnɡ)  (chān)杂胆(qiè)    (juē)  给予(jǐ yǔ)  (liáo)逗  歇(xiē)斯底里
(2)释义
    厚实:丰富、富裕。
    嬉闹:嬉笑打闹。
    撩逗:挑逗、招惹。
    茫然:①完全不知道的样子。②失意的样子。
    乖巧:①(言行等)合人心意,讨人喜欢。②机灵。
    驱除:赶走,除掉。
    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三)速度课文,感知内容
    大家都知道,小说的三要素包括(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接下来请同学们速读全文,根据小说的三要素概括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尾)。
  明确:本文的主人公是杜小康。课文讲述的是杜小康背井离乡,和父亲杜雍和到芦苇荡放鸭,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的故事。
  情节:                                                                  开端:写杜小康因家道中落,不得不辍学跟父亲去放鸭。(家道中落,随父放鸭)  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荡的经过和感受。(撑船赶鸭,初到芦荡)  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芦荡遇雨,经受考验)    结局:写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与鸭共成长)
三.跳读课文,理解“孤独”
    (一)结合文本,分析主人公“孤独”的心路历程。
    少年杜小康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文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杜小康的心理又是如何变化的呢?请同学们按大屏幕上的提示从文中勾画出能表现杜小康心路历程的词或句子。(强调:同学们边边读,过读边)(见幻灯片) 
“孤独之旅”的不同阶段
杜小康的不同心理感受
刚刚出发时:
到达芦荡时:
  芦荡安顿后:
 
住段时间后:
雨后天晴时:
   
      我们一起来看,杜小康刚刚出发时,是怎样的心理?(茫然、恐惧)。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从第11段中“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看出了杜小康的茫然、恐惧。
  师:那同学们能不能说得具体一点,小康是对什么感到茫然、恐惧。
  生:我觉得这里的茫然是杜小康对放鸭生活感到茫然,也就是对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子,完全没概念。对自己的前途也是感到迷茫与恐惧。
  师:经历了刚出发时的茫然和恐惧,那到达芦荡后杜小康的心理又是怎样的呢?
  生:害怕、胆怯。
  师:哪里看出来的?
  生:从第21段……(生读出来)。
  师:是啊,大自然的空阔浩荡与未知,让少年小康感到了害怕与胆怯。(板书)
  师:好,同学们再看,在芦荡安顿下来后小康的心理又是怎样的?
  生:感到孤独  (28段)
  师:芦荡安顿后,父子俩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就是孤独。
  师:住段时间后,杜小康父子俩都在心理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过了一段时间后,同学们再看这个时候的杜小康的心理有了怎么的变化?
  生:不再那么恐慌了。从33段:这样反而好了……到完
  师:杜小康的心理从开始的茫然、恐惧、害怕、胆怯、孤独到不再恐慌。那同学再看,暴风雨后杜小康的心理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经历了一场暴风雨的磨炼,雨过天晴后,杜小康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48段)。
“孤独之旅”的不同阶段
杜小康的不同心理感受
刚刚出发时:
茫然 恐惧
到达芦荡时:
害怕 胆怯
  芦荡安顿后:
孤独
住段时间后:
不再忽然地恐慌
雨后天晴时:
  长大 坚强
  师小结:杜小康由胆小、怯弱、不成熟的小男孩儿,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成熟的男子汉,走过了一次孤独的成长旅程。
四.深层探究,品味“孤独”
(一)“孤独之旅”的含义
结合你对小说情节的把握和你对小康的心路历程的概括,你认为,对于杜小康来说,“孤独”的内涵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好,我们请同学起来说一说)                                                                    明确:                                                                      (1)失去交流环境。对于一个离开学校和同学的少年来说,是无比痛苦,非常寂寞的,失去了同伴的帮助,没有同学间的交流,:等于失去了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