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渴望杀敌报国的诗句
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作广泛流传,其中不乏表达他渴望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本文将对杜甫渴望杀敌报国的诗句进行探讨,从他的作品中出相关诗句,并解读其中的意义和背景。
渴望杀敌报国的诗句
1. 《月夜忆舍弟》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千里家书何处达?笔底生蛇缄口噤。
封不状物不开怀,唯将前事报后台。
知君物情深,为我心中苦。
别君去国苦,苦与直道别。」
解读
这首诗是杜甫怀念已故的弟弟杜光庭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他渴望杀敌报国的痛苦心情。杜甫因疾病而困在床上,无法实现他的报国之志。诗中描绘了他无法传递家书、闭口不言的握拳之痛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往事的回忆和对兄弟的思念之情。
2. 《赠别二首·其二》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解读
这首诗是杜甫用于送别朋友的作品,表达了他渴望国家和平的愿望。杜甫以山中与朋友的相送为背景,暗含杀敌报国的愿望。他提到春草年年绿,意味着岁月循环,但对于王孙是否能够归来国家却心存疑虑,暗示了他对国家战乱的担忧。
3. 《战城南》
「都门帐饮无绪,不出征车也须。
只今酒价高,寄书万里除。」
解读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写的,描绘了他渴望杀敌报国、出征沙场的情景。诗中提到他无法外出征战,只能在都门帐饮酒消愁,却看到酒价因战乱而上涨。他透过酒价的变化,表达了他对战乱造成的社会困境的担心,同时表达了他希望能够用书信传递他的军国之志。
杜甫的豪情壮志与渴望杀敌报国的背景
1. 安史之乱
唐代安史之乱是一个极端血腥且动荡的时期,杜甫亲身经历了这段历史。安史之乱爆发于755年,杜甫当时年约40岁,也正是他豪情壮志、渴望杀敌报国的时候。安史之乱使得整个唐帝国动荡不安,士人流离失所,国家的安危牵动着杜甫的心。
2. 报国的壮志
杜甫在他的诗中表达了强烈的报国之志。他渴望能为国家做出贡献,希望借助自己的文学才华和正义感来振兴国家,战胜敌人。诗中所表达的豪情壮志体现了他对混乱时期国家苦难的关切,同时也反映了他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
结论
杜甫渴望杀敌报国的诗句展示了他在动荡的时期中,对国家安危的担忧和对国家前途的渴望。他通过诗歌表达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对清平世界的向往。这些诗句成为他不朽的艺术遗产,也是人们理解杜甫思想和时代背景的重要窗口。
参考文献
1.杜甫. (2022). 《杜甫全集》. 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