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M  EDUCATION
育红影视作品是以红历史革命为题材,充分反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
义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
较为深厚的历史文化特和传统价值,具有传播红
文化、武装人民头脑的重要作用,始终以高尚的精神
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其直观性、通俗性、
故事性的独特优势,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
要作用。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献礼之
作——电影《1921》,就是一部富有创新性的党史题材
作品,是一次红影视作品的创新实践,是当代青年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
庆祝建党百年这部影片以时代“横截面”视角切入,聚焦中国
共产党成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全景式重现了一百年
前那一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来自五湖四
海平均年龄仅有28岁的热血青年,突破国际各股复杂
势力的监控和追踪,聚集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
代表大会,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该影片深入挖掘
史料,以“横截面”的叙事结构,平行或者横向展开多
条线索和多个人物,生动塑造了陈独秀、李大钊、李达
和等革命前辈的像风采;深刻阐述了马克思
主义科学理论成为思想潮流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
必然性。在建党百年之际,《1921》通过艺术化的方式
还原了早期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
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是一部兼具历史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优秀献礼片。[1]一、深入挖掘党史材料,坚持正确的党史观一段时间以来,许多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不能坚持正确的历史观,罔顾历史事实,出现了许多带有历史错误的情节和桥段,甚至出现了歪曲历史和亵渎历史的错误行径,给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理解历史带来困扰。近年来,特别是文艺工作座谈会以来,涌现出《觉醒年代》《革命者》《1921》等精品力作,这些影视为青年观众了解历史提供了丰富材料。电影《1921》就坚持唯物史观的根本方法把握历史,从历史发展规律和国际风云大势上认识和反映建党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力求客观准确地挖掘史料、选用史料、分析史料、叙述史料,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和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场景。(一)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力求还原历史事实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正在发生历史巨变,面对积贫积弱的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的“器物”救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救国运动相继失败。
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旗帜,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后期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场新文化运动极大地促进了国民意识的觉醒。影片把握这一时代特征,以“横截面”的视角切
【作者简介】 石 瑾,女,贵州毕节人,唐山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红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李敏贤,女,河北定州人,唐山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红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当代青年对李大钊思想的传承与创新教育研究”(编号:HB19JY059)成果。石 瑾  李敏贤
百年礼赞《1921》:
红题材电影的培根铸魂新范式
2022
入,以1921年4月至8月发生的故事为主干,通过塑造陈独秀、李大钊、、李达等人物,以人物的动作和性格将这一觉醒表现出来。同时,影片还原了革命年代工人阶级觉醒,参与工人运动和罢工的场
景,记录了上海首批工会组织之一——上海印刷工会的诞生。影片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置于中国近代史的历史长河中,开篇以蒙太奇画面辅助画外音解说的方式,阐述了从1840年的战争至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国被迫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积贫积弱的国家亟待一场彻底变革的时代背景。在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后,又呈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年—1949年)的奋斗历程,展现了中共二大、南昌起义、红军长征、三大战役等场景,它们与1921年共产党人的革命实践相呼应。影片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以及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走出的一条中国化的革命道路。
(二)把握国际风云大势,加强国际世界联动
影片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置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勃兴的宏阔背景之下进行表现,简略呈现发生在奥地利、巴黎、日本等国的共产主义运动,与国内各类思潮、学生运动、工人罢工结合在一起,对建党的历史必然性有着全景宏阔的表现。[2]影片关注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的国际声音,关注到来自共产国际的两名与会人员——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影片介绍了马林与尼科尔斯基在中国的工作,也介绍了日本共产党人士遭特务追杀的故事,更加全面地呈现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国际环境。当列宁1921年在莫斯科召开共产国际三大会议时,上海不仅来了列宁派来的那位荷兰人,日共代表与跟随而来的日本特务也来到上海,这让斗争局面更加复杂凶险。一大代表陆续集中在上海法租界之时正赶上法国国庆日,旅法共产主义小组成员在巴黎街头带头高喊“请支持中国人民”;而
在上海的法租界,想看看复兴公园里的热闹,却被法国人拒之门外……构成这座城市意象的还有在交易所的蒋介石……此时,在如此纷繁复杂的信息之中,焦点集中于即将成立的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的关系。国际元素的巧妙、适量加入,加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与共产国际的关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当时风起云涌的共产国际运动的重要一环。
影片深入挖掘党史材料,在尊重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加强对史料细节的刻画和把握,呈现出更为具体生动的中共一大,同时也使影片更为真实,更加贴近历史。这样的安排,对于不熟悉党史的青年人,堪称是一堂鲜活的党史教育课!让青年观众跟随影片一起回到那个初心如磐、风云变幻的年代,充分了解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代背景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大影响,感受到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担当。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上,对于激发青年人的爱党热情,更好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青春化展现历史人物,引领青年人生观
1921年召开的中共一大,当时参加会议的代表平均年龄仅有28岁,最小的刘仁静只有19岁,这是一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和理想而奋斗的热血青年。影片关注到这一点,邀请了100名青年演员出演。在符合历史人物特征的同时,选择年龄相仿的演员出演这些历史人物,以青年人特有的气质,靠近100年前的那个时代,真切塑造“开天辟地”的共产党人,引发青年人的情感共鸣,带给他们不一样的思考,思考到底什么样的青春是更有意义的,作为青年人能够为国家做些什么。
(一)着力人物刻画,突出青年人的理想追求
影片通过刻画人物,深入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最早一批共产党员的精神世界,为观众呈现一段丰富的历程、展示一种追求和向往,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共产党人,贯穿始终的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责任担当。诚然,对于电影来讲,细节就等于确信度。细节是通道,它有时候是情感通道,有时候是叙事通道,有时候是交流通道。这部影片的故事情节与事实的匹配度较高,给创作者在艺术表达上留出了很大的空间,可以更加充分地刻画人物、传递精神。比如影片中李达夫妇请吃饭时的一场对话,其中,一些细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李达执意要将已经排好版的译稿中的“百姓”一词改为“人民”,李达与王会悟夫妇在天台的倾心交谈,李达在天台上与
FILM  EDUCATION影视教育对面小女孩的温情对视,王会悟的女性力量以及她和
李达的革命爱情,年轻的中共一大代表在谈论理想之
外,附着在其生命之上的美好充分地体现出来。
奔跑,也是青年人的一种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影片中对和王会悟的奔跑镜头的描
写,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是的奔跑。
在法国国庆日,旅法的中国留学生与法国人民一起在
凯旋门下庆祝欢呼,上海租界的法国人一起合唱《马
赛曲》,载歌载舞在公园里游行。但是等中国人
却被无情地拒之门外,法国人肆无忌惮地在中国土地
上欢乐,中国人只能在他们的门外,看着天空燃起的
烟花……青年从愤懑失望中升腾起一种不屈、
一种自强,开始了迅疾的奔跑。奔跑中穿插的,是他对
家乡生活的回忆,是被父亲追打的奔跑,以及母亲在
身后的呵护。这个奔跑的桥段具有很强的寓意,它意
味着青年把向父权挑战的勇气转为向旧世界挑
战的力量,从小我转向大我,从青涩转向成熟。奔跑中
的内心坚定、目光澄澈,热血沸腾、信心满满。
从他青春奔跑的剪影里,我们看到了日后他奔向井冈
山、延安、西柏坡、天安门的远大前程。真正的青春,
正是永不停息的奔跑,是超越时空的奔跑。其次是王
会悟的奔跑。王会悟是一位美丽、智慧、勇敢的新女
性,因为共同的革命理想,和李达走到了一起,在陈独
秀的家中结为伉俪。婚后的他们携手共进,全身心地
投入革命事业,为筹备“一大”忙里忙外、殚精竭虑。
在会场遭到特务监视的情况下,王会悟建议把会议转
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为一大顺利完成各项议程发挥了
重要作用。影片中一个镜头,是王会悟准备向博文女
校的校长借校舍给来参加一大的代表住,又担心校长
看出破绽,李达就让她奔跑,训练她克服紧张的心理。
最后,她在《国际歌》的旋律中奔跑,顺利完成了任
务。一位23岁的女子,在充满青春活力的奔跑中,她的
步伐如此坚毅、沉着,因为这是向着光明的奔跑,向着
未来的奔跑。
在他们身上,观众特别地感受到20世纪初这年轻人的使命担当,感受到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激情、拯
救中国的豪情和对底层劳苦大众的同情。影片中,陈独
秀执拗地向孙中山要教育经费,讲述“教育救国”的道
理,甚至为了索要教育经费而放弃去上海参加“一大”;说,他坚信最终一定能够“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看完之后,让观众对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心生敬意!他们以生命创造了历史,告诉人们,一个适逢其时的梦想,一股渴望改变的激情,是如何造就了一个伟大的政党,如何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
(二)着力青春化展示,突出历史人物的真实世界
《1921》青春化展示历史人物,真正将“一大代表”当成青年来描写,而不是教科书或著作中客观且严肃的史实陈列,拂去岁月沉淀下的厚重感,他们的故事生动又鲜活。如果要表现青春,就不能是沉默寡言,不能是不活跃的。正因为他们是活跃的,他们才有新思想,他们身上会自然而然地洋溢着生命最旺盛阶段的力量,这是一种生命本能与理想结合的状态和形象。任何一个艺术形象,都是理想、信仰、思想、生命、行为的综合体,这样才能塑造典型的形象。影片没有着重表现大的时代走向,而突出展现的是历史中具体的人物。无论是五四运动的青年学生,罢工斗争的青年工人,还是一大的代表,他们都是年轻人,在他们的身上,洋溢着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13位一大代表平均年龄28岁,最小的刘仁静只有19岁,年长的何叔衡也只有45岁。在1921年,他们也是青春年少。所以,他们有着与今天的“90后”“00后”一样年轻的面庞,一样对美好生活与爱情的向往,一样保存着童趣童真。他们跟我们一样,也有日常生活,比如吃饭也有忌口。他们身上所有的日常生活都是综合生命力的外露。对于这些,以前的红影视剧做得不够,大多是从伟大思想和伟大信仰的角度塑造人物,而《1921》则给人以灵动、细腻、通达、交融的细微感觉。例如,刘仁静、邓恩铭、王尽美三人初到上海,被上海大世界的哈哈镜逗得前仰后合,尽显青春之姿与烂漫之意。与新婚妻子杨开慧码头惜别,却被何叔衡的玩笑“打断”,尴尬之余,其间流露出美好真挚的情感令人动容。李达夫妇邀于家中小聚,谈及《共产党》杂志在湖南发行的所欠费用,李达撕毁递出的欠条并跟他说,二人一个负责开公司,一个经营销路,之后
三人举杯庆贺中国共产党这间“新公司”即将开张,青春热血在这里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拉近了年轻观众与历史人物之间的心理距离,并在观影过程中渐渐明晰其表达内核:在他们被赋予“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这个历
2022
史身份之前,首先是有血有肉、有梦想有追求甚至有过迷茫与彷徨的青年;也正是这样一青年,在茫茫黑夜里担起救亡图存的重任,砸破铁链与枷锁,于风雨中托起崭新的中国。这样的建党历程,就是可信又可感的故事。
《1921》将历史人物青春化展现、党史题材创新性表达,给更多年轻人提供一个回望百年征程、读懂百年初心的机会。影片从“青春”两个字着手,展示一批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在历史大潮中的引领作用,表现第一代共产党人身上的青春精神、青春气概。为了得到青年观众的青睐,影片运用年轻态、艺术化的表达方式,选用与历史人物年龄相匹配的青年演员,力图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贴近真实。影片中邀请了100位青年演员出演,许多都是深受青年观众熟知和喜爱的青年演员。在拍摄“五四运动”这场戏时,启用了一批大学生来饰演学生,他们心中有理想,眼中有光芒,那种青年眼神里的光,是同龄人才能由衷散发出来的。他们的青春感以及对世界、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激情的感觉是由内而外不加雕琢的,更具感染力。100年前,一和他们年龄相仿的青年满怀理想和壮志,在国家和民族的危难关头挺身而出,矢志
改变中国的面貌;100年后,当代青年仍立志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奋斗;不变的理想追求,恰是年轻人的共情之处。
结语
《1921》作为一部红影视作品,以其陌生化、类型性、国际化、年轻态的创新性表达,赢得了观众的纷纷点赞。影片在叙事方式、创作手法、美学特征、影像表达等不同方面做出了创新性尝试,突出地表现在深入挖掘党史材料,坚持正确的党史观;青春化历史人物,引领青年人生观,在历史纵深、国际视野、信仰理路、美学逻辑、青春气息、生活质感等多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引发了热烈反响,是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思想政治课,是一部优秀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影片以1921年的上海为背景,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前后的历史事件,刻画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共产党员的人物像,饱含深情地刻画出党的革命先辈的伟大胸怀、崇高理想和英勇献身精神,歌颂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推动现代中国进步中的伟大贡献,有力地回答了三个“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因为中国共产党一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怕牺牲,勇往无前;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翻身解放的思想武器;中国特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因为中国特社会主义是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道路,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一百年奋斗证明了是正确的道路。为讲好、讲活党史故事提供了生动范本。影片启示青年人要赓续红血脉,投身复兴伟业,弘扬革命先辈身上体现出来的光荣传统和伟大精神,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
底气、骨气,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知行合一中主动作为,以实际行动回应新时代的青春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