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成针-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一、教学背景
本节课旨在通过“铁杵成针”这个寓言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发明和创造精神,感受它对我们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影响。学生具备基本的汉字阅读能力、认字量、基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课中的交互式探究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探究。
二、教学目标
1.了解“铁杵成针”的寓言故事;
2.探究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创造精神;
铁杵成针的故事和含义
3.理解“耐心是一种美德”、“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培养学生的毅力和耐心。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让学生回想一下,有哪些发明和创造是中国人先发明或创造的,如火药、指南针、造纸术等,让学生为这些发明和创造点赞。
2. 讲授(15分钟)
【教师引入】教师给学生讲解“铁杵成针”的寓言故事,要求学生注意听故事,想象故事人物情境,掌握故事中的主要内容。
【整合思考】学生思考,自己是否曾经有过坚定追求的经历,例如,平时练习乐器、练字、练习体育等坚持做的事情。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寓言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指导学生探究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创造精神。
【体验探究】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寓言故事中的含义,组内分工合作,搜集材料,提出自己的见解。
3. 操作(20分钟)
【活动一】学生观看《中国大发明》纪录片节选片段,了解更多的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创造,例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讨论这些古代发明给现代化建设带来的重要意义。
【活动二】学生进一步发挥想象力,描述现代人变废为宝的创造故事,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4. 总结(10分钟)
【归纳总结】教师指导学生以“耐心是一种美德”、“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为主题,进行总结。
5. 作业(5分钟)
【综合性思考】设计一篇题材为“我的作品”的作文,分享自己的发明和创造,或描述自己变废为宝的创造故事。
四、教学后记
课堂通过探究“铁杵成针”故事,探究中国的发明和创造精神,引导学生理解耐心、勤奋和毅力的重要性。教师在过程中先让学生参与调查和分享,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形成深刻的印象,并把自己的学习经历融入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