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成针》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铁杵成针》是一篇文言文,讲的是李白求师的故事。本文叙事简洁,意蕴丰富,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优秀文本。
二、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词,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故事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否则将一事无成。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铁杵成针”的含义。
教学难点:结合人物的言谈举止,明白“铁杵成针”的含义。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课件;搜集有关李白的故事、资料。
2. 学生准备:课前阅读一些有关历史名人的故事,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读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想知道是什么故事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教师板书课题)
2. 揭示课题。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指导读课题。教师适时点拨“铁杵”的读音及意思。
(3)质疑课题。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这里的“铁杵”是什么意思?课文会写些什么呢?
3. 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铁杵成针》这篇课文,让我们从课文中出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 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纠错。
(2)齐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韵味。
3. 再读课文,感知故事大意。
(1)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想想课文的大意。
(2)交流初读感受,互相补充纠正。教师适时点拨学生结合注释逐句说说课文的大意。
4. 教师小结。
这个故事虽然短小精悍,但叙事清楚,让人一读就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太丰富了!同学们只要在平时多读书,多积累,多背诵,就一定能提高自己的素养。
(三)细读课文,品评人物
1. 朗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 学生交流品读情况。说说故事中的李白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到他的这种品质?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指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李白的资料进行理解感悟。如:李白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大诗人,他从小就立下了非凡的志向……在妻子和好友的劝说下,李白终于放弃了大而不能成的求仕之路,他开始了漫游的生活。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李白遇到的困难以及是怎样想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相关句子。教师适时点拨学生在朗读时要注意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 教师小结。这个故事虽然很短小,但是通过对李白言行的描述让我们感受到了他面对挫折不放弃、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
(四)结合实际拓展延伸
1.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可以从自己的学习生活中举例说明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等方面展开讨论。)
2. 教师小结。通过学习这个故事我们不仅知道了“铁杵成针”的成语意思,还知道了它背后的一段感人故事;让我们像李白一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拼搏!今天回去把这个故事讲给你们的父母听或者背诵给你的弟弟妹妹听!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理解了“铁杵成针”的含义和背后的故事,还学会了如何结合注释阅读文言文,提高了对文言文的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学生们也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希望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发扬这种精神,不断努力拼搏,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进步。
(六)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我也注意与学生们的互动和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难,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铁杵成针的故事和含义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首先,部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分散精力。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课堂管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理解上的偏差。今后我将加强对文言文的训练和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最后,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缺乏主动性和合作意识。针对这一问题,我将进一步优化小组合作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总之,本次教学让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教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我也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与同行们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共同成长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