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铁杵成针教学设计意图
《18铁杵成针》是中国传统的寓言故事,通过讲述柳宗元的经历,向人们传达了“持之以恒,努力不懈”的教育意义。教学设计意图是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故事情节,探讨其中的哲理,培养学生的毅力和耐力。
教学目标:
1.了解《18铁杵成针》的故事情节,了解柳宗元的奋斗历程。
2.理解故事中的道理,明白“持之以恒,努力不懈”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毅力和耐力,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坚持不懈,追求卓越。
教学重点:
1.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要人物。
2.分析故事中的道理和含义。
3.培养学生的毅力和耐力。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柳宗元究竟是如何用“18铁杵成针”的坚持和努力最终成功的。
2.帮助学生将故事中的道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准备:
铁杵成针的故事和含义
1.《18铁杵成针》的故事、图片或视频。
2.纸、笔等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
引入(5分钟):
教师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故事《18铁杵成针》,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为什么十八个铁杵可以成为一根针呢?
导入(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故事的情节,学生通过描述故事情节带领其他同学重新回忆故事。教师可以做一些帮助和提示,确保学生们都能记起来。
展开(30分钟):
1.教师给学生分发纸和笔,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柳宗元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来复述故事。然后学生交换纸张,让其他同学来读对方写的复述故事,并提出建议。
2.学生分小组讨论,探讨故事中的道理和含义。每个小组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然后向全班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
拓展(30分钟):
1.教师带领学生思考:柳宗元是如何用“18铁杵成针”的坚持和努力最终成功的?学生可以受启发,把这个故事中的究竟意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这个道理。
2.学生分角扮演,将故事改编成小剧场形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会故事的含义。
总结(10分钟):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持之以恒,努力不懈”的重要性,并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你在学习或生活中是否有坚持不懈的事情?你以后会怎样鼓励自己坚持下去?
拓展练习(15分钟):
学生回到座位上,完成一篇关于“坚持不懈”重要性的短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观察发表个人观点。
此外,教师可以设计其他相关的艺术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让学生通过创作来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深入理解《18铁杵成针》故事的哲理,了解“持之以恒,努力不懈”的重要性,并将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通过学习这个寓言故事,可以培养学生的毅力和耐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