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说课(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说课第1篇】
一、故事引入,初识文意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精卫填海》《王戎不取道旁李》等几篇文言文,知道了学习文言文主要用各种读得方法:我们今天继续用这种读的方式来学习《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二则《铁杵成针》,你知道这个故事是讲了关于谁的故事吗?(出示课件,简介李白)
  2、引伸学习:
  李白小时候《铁杵成针》的故事我们都知道,现在,故事浓成了很短的文言文,让我们一起穿越到李白的幼年时代,看看你能不能准确地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含义呢?
  二、断句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大意铁杵成针的故事和含义
  1、(课件出示原文)首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停顿,用铅笔在课文中用“/”划出朗读节奏。并用小窗发语音。(检查纠正读音。注意“还”的读音。)
  2、课件出示断句,学生对照。
  3、谁来读读试试?(指名朗读,把握节奏)。读文言文,有标点符号的地方要读出停顿;没有标点符号的,根据意思也需要适当读出停顿,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4、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发语音。
  5、我们接力来读读试试吧?看谁读音准确,读得流利,朗读过程中注意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的方式,降低学生理解文言文的难度,同时,故事内容就是文言文的基本大意,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借助注释,借助故事内容,理解文言文的内容,达成本课的训练目标。借助注释,理解内容。】
  三、借助注释,理解课文
  1、文章的节奏感读好了,下面请你借助注释读一读,看看能理解课文吗?
  2、请同学们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看看你从文中理解了什么?有什么地方不理解?(可以说文章的出处,或者词语的意思)小窗发语音到流。
  3、活动检测自学效果。
  活动1、下面老师出一个词,你会解释吗?(出示课件词语解释,提问:你是怎样知道它的意思?借以总结理解文言文词语方法:借助注释;组成词语;借助经验)
  活动2、你能理解这句的意思吗?发语音解释一下吧?(课件出示句子)
  活动3、下面请大家互相考核,一人读原文,请另外一个人说出自己的理解。
  预设
  铁杵:用来捣米或者捣衣的铁棒。大家看,“杵”,本来是舂米或者捣衣的铁棒,要把它磨成缝衣服的针,得需要多长时间?多大的耐心啊,作者正是借用此意,来激励人们做事情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是:这,它和现代文中的“是”意思一样吗?你是怎样理解的`这个词?
  方:正在,也和现代文意思有较大差别。
  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
  感:被感动。
  媪:妇女的统称,这个我们在第一课《清平乐村居》一文学过。我们可以借助经验理解
  弃:放弃(从“弃”字你读出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李白不能坚持学习的做法)
  卒业:完成学业。指导书写“卒”
  4、通过这的.故事,我们可以提炼一个词语:铁杵成针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活动检测的方式。激发学生学文言文的兴趣,同时积素词语,溶实本课朗读课文,表达感悟。】
  四、指导朗读,加深感悟
  1、请大家再次带着感悟去朗读课文,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道理)
  2、谁来朗读一下?大家评一评,他读的怎样?
  3、你还想试试吗?(展示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意,通过朗读表达文意,同时积累语言关联文本,拓展提升。】
  五、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1、谈话引入:像“铁杵成针”这样告诉我们要刻苦学习、持之以恒的故事还有很多,下面,我们再看篇《司马光好学》这则文言文故事,用我们学到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1、断句读;2结合注释理解读;3、品读感悟读,自己读明白这则文言文。
  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
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①患:担心。
  ②若:如。
  ③游息:玩耍休息。
  ④迨:至,到。
  ⑤倍诵:“倍”通“背”,“背诵”的意思
  ⑥乃:才。
  ⑦尝:曾经。
  ⑧或:有时
  ⑨咏:吟咏。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及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生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有时在骑马走路的时候,有时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思考它的意思,所收获就多了!”
  六、分层布置作业
  A、读熟课文《铁杵成针》,并将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B、诗仙“李白”一生诗作颇丰,请搜集其中一首,进行诗配画。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说课第2篇】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吟一首《望天门山》导入,了解诗人李白。你还会背他的.什么诗(《望庐山瀑布》《将进酒》)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与李白有关的文言文。(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了解题目的意思。先看看“杵”的部首,猜猜这个字可能是什么意思。(木字旁,可能是木棒。)对,一头粗一头细的木棒。那么“铁杵”是什么呢结合注释: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出示,大家看看图,这就是铁杵,老妇人要把它磨成一根针。
3.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这个小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请大家自己试着把课文读一读。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同桌交流。
2.指名读生字新词。
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逢、卒”,并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逢”是半包围结构,注意先写“夆”,再写“辶”。“卒”是上下结构,部首是“亠”,注意“丨”不能插到两个“人”中间。)
4.自由读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注意句子的停顿,读通语句。
课件出示: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老师范读,抽生读文,小组赛读,师生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