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疆巴州有着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和戈壁,每年都吸引着大量游客、探险越野爱好者,失踪失联情况也在逐年增加。文章在分析沙漠(戈壁)环境救援特点和难点的基础上,围绕主要战法、行动组织、风险应对等方面研究探讨了沙漠(戈壁)人员搜救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沙漠;戈壁;失踪;人员搜救
支队管护区紧邻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维吾尔语意“进去出不来的地方”,又被称为“死亡之海”。随着沙漠旅游、户外探险项目日益火热,队伍近年来遂行失踪失联人员搜救任务次数也显著增加。
一、沙漠(戈壁)人员搜救典型案例
(一)被动报警,信息缺乏
2010年6月,解放军某部在边境线大漠内巡逻时遭遇沙尘暴,一名战士在大漠中失联,部队立即投入大量人力展开搜救。经过三天艰苦搜寻最终发现该战士位置,但不幸的是该战士已没有生命体征。
(二)主动报警,信息完整
2020年7月11日,库尔勒市焉耆县霍腊山景区有7名“驴友”失联,当地救援力量搜寻一夜未果。12日10时05分,巴州森林消防支队接到应急管理局商请,出动支队前指和库尔勒大队2
0人前往救援。12时20分,救援人员沿失联人员行进路线展开救援行动。13时43分,与失联人员取得联系并获得位置信息。15时35分,成功接近受困人员。18时,成功将受困人员送至联指集结地,7人全部脱险。
二、沙漠(戈壁)人员搜救的险点难点
(一)严酷生存条件,搜救时限紧迫
一是严苛的气象情况。塔克拉玛干沙漠夏季最高温度达67.2℃,沙面温度70~80℃,冬季最低温度-20℃以下。夏季昼夜温差变化最为剧烈,可达40℃以上,一般最高峰出现在13时,最低值出现在6时,急剧的气温变化易造成人员中暑以及冻伤两种极端情况。同时,高气温、高日照和低湿度的沙漠环境会加快人体失水速度。二是危险的地理环境。塔克拉玛干沙漠年平均发生沙尘暴天气50余次,春季尤为高发,当特强沙尘暴来袭时最大风速可达十级,能见度不足5m,随狂风移动的沙丘可将人直接掩埋。风平浪静时,沙漠中还潜藏着流沙、沙蛇、蝎子等看不见的危险,腹地一望无际的银沙反射的强烈紫外线易引发“雪盲症”。三是贫瘠的生存条件。塔克拉玛干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00mm,腹地几乎没有天然水源。通过查阅资料,在沙漠阴凉处休息的成年男性每天至少要喝3.7L水,同样条件下的成年女性至少要
喝2.2L水。当气温超过40℃时,断水情况下在阴凉处休息,预计可生存3天;如果白天休息夜间行动,则只能生存2.5天。因此,“黄金72小时”后人员生还概率将急剧下降。
(二)恶劣地理环境,搜救行动困难
一是通信通联难。通信运营商信号受高大沙丘影响较大,覆盖距离10~15km,只有沙漠边缘区域的城镇、穿越公路和企业作业点有手机信号,而且无法连续覆盖。一方面遇难人员报警信息可能由于信号原因无法发出或是仅能语音通话,无法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另一方面,随着搜救范围扩大,救援队伍内部的通信保障压力也将随之增加。二是救援难度大。支队仅有全地形车4台、灭火装甲车2台,而指挥车、运兵车无法进入沙漠行驶,最后的搜救行动往往还需要徒步展开。行动中,救援队员几乎全副武装还要背负各类给养器材,烈日下徒步行进速度最多只有2~3km/h,还要随时观察遇险人员的踪迹并在规定的时间抵达指定目标点,体能消耗极大。三是心理压力大。沙漠搜救任务往往面临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网络上关于救援行动的讨论也很热烈,随着时间推移负面舆论逐渐发酵,“键盘侠”对救援行动的质疑、指责也逐渐增多。个别遇险人员亲属情绪失控可能会对救援人员做出一些过激的言行,加之长时间连续作战和严苛的自然环境,心理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沙漠探险
(三)遇险信息滞后,搜救压力较大
一是统筹协调困难。沙漠(戈壁)人员搜救由于失联地域范围较大,通常需要投入公安民警、消防救援、地方众等多方力量,各单位指挥体系还存在一定临时性、独立性。由于沙漠环境通信保障的难度较大,信息共享机制往往不够健全,统筹协调难度很大,容易出现搜索盲区、重复搜索等情况。二是人员定位困难。通过以往案例分析发现,人员遇险之后往往距离事发时已经过去数个小时甚至数天,地广人稀往往缺少目击者等线索,遇险人员失联后可能逐渐偏离正确方向,遗留的踪迹也会逐渐消失,搜救难度逐渐增大。三是力量投入困难。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浙江省、江苏省和安徽省三省总和,支队现有力量分布难以形成全面有效支援,加之沙漠腹地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机动时间长,对救援行动极为不利。由于此类搜救任务危险性较大,出于力量装备限制和自身安全考虑,队伍也无法投入太多力量。
三、沙漠(戈壁)人员搜救的基本战法
搜救行动主要根据遇险信息和行动预判将搜救区域划分为线状和面状,具体救援行动上有徒步搜救、乘车搜救、航空搜救、犬搜救等等,在实践中往往需要综合运用。
(一)阳光搜救法
1.具体应用
阳光搜救法是以失踪人员最后的明确踪迹为中心,将救援力量平均分为8个小组,每2个小组分别沿东南西北4个方向出发,各队员依次间隔200m(最佳视距)。每组队员到达指定位置后以起点为圆心同步背向搜寻,最后同另一方向小组人员汇合(见图1)。在搜救过程中,近端和远端队员应使用GPS等工具实时纠偏,确保行进方向正确,并留下搜救印记。完成一个区域搜救后,可以上一轮终点为起点展开下一轮搜救。应注意在同一搜救方位上,远端队员搜救路線较近端队员长,消耗体力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远端乘车、近端徒步搜寻,或每轮搜救远近端队员互换位置的办法解决。
2.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遇险人员事发区域或踪迹信息比较确定,搜救环境下遮蔽物较多(胡杨林、灌木丛多)、夜间视野差、扬沙天气等无人机搜救受限的环境。
3.优点
受时间、天气限制较小,能够发现遇险人员细微踪迹。人工实地、实时搜救可以不留盲点,避免灌木丛、胡杨林、风沙遮挡遇险人员导致错过救援。参与搜救队员均在目视范围内,不容易发生人员迷失,遇有险情能互相支援,较有安全保障。
4.缺点
搜索范围受救援力量限制较大,对于救援队伍、各小组之间的行动配合要求比较高,随着搜索距离的增加,单轮搜救工作量将急剧增大。
(二)矩形搜救法
1.具体应用
掌握遇险人员踪迹信息比较有限,仅能判断可能遇险的若干重点区域,可将任务区域按矩形进行划分后展开搜救,俗称“地毯式”搜救。通常将救援力量分为若干个小组,以遇险人员最后出现的景区道路、沙漠公路为起点,各组乘车或徒步向沙漠腹地行进,组内队员之间也可保持200m以上距离扩大搜救范围。搜救中,近端和远端小组应使用GPS等工具实时纠偏,留下搜救印记并利用指挥系统进行标绘,确保不留空白。每天各组徒步搜救15~20km,整
体距离不应超过60km。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