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那被遗忘的角落
——选读课文《五彩池》听后感
钱五彩池 君
选读课文一直是被遗忘的角落,很多时候学生自己读读这些课文,有了初步了解便结束了。老师更是很少把精力放在选读课文上。学习这类课文的方法到底是什么?与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今天听了两位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的课文《五彩池》,原来选读课文也有别样的精彩。
第一堂课的老师以《西游记》中王母娘娘的住所瑶池为引子,引出人间也有这样美丽的地方——四川“五彩池”。从孩子所熟悉的场景开始,激发了学生的联想与期待,达到了激趣导入的效果。接着老师配乐范读全文,同时课件出示五彩池的图片,通过感官的刺激将五彩池的美最大化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为接下去体会理解五彩池的神奇做了很好的铺垫。由于是选读课文,教师在字词读音和意思理解上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只略做指导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体现了选读课文在教学上与其他课文的区别。
在课文内容部分,教师抓住“神奇”二字让学生体会五彩池的美,此处教师要求学生说出成语来概括五彩池的神奇,但教师在板书中归纳的却并非成语: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五彩斑斓、数量众多。此处成语和四字词语的区分有些过于强调。
教学五彩池的成因部分,教师为了让孩子理解五彩池彩的成因提出问题:我有一个朋友去五彩池为什么没有看到这么多变化的颜呢?如改成:同学们如果你有机会去五彩池游玩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时候去,为什么?顺着提问可能更利于学生理解池水呈现彩的原因。在全文结束时,教师依次提出了几个问题1、瑶池和五彩池比哪个更美?2、你去过那些美丽的地方?3、给五彩池写一则广告词?对于结尾的几个问题的顺序,如将第三个问题提到最前面,会更有利于学生体会五彩池的美。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广告词这样新颖的形式或许还不能很好的运用,如改成:请同学们来当一回小导游,你会如何像游客介绍五彩池呢?更适合学生自由发挥。
第二节课的老师的教学主线与第一位教师基本相同,也是抓住神奇二字体会五彩池颜多、形状多、数量多。与第一堂课有一处明显的不同是教师将图片欣赏放在了全文结束之后,前一节课教师开篇范读与图片欣赏同时进行。对于这种风景类的文章,光靠文字的魅
力较难让学生深入体会旖旎的风光,需要借助一些画面帮助理解和体会。如果将图片的插入与体会神奇二字同步进行,在全文结束之后再借图片升华五彩池的美可能效果更佳。
总而言之,选读课文的自由性、自主性更大。学生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在选读课文中运用,从而得到充分“练习”,提高课堂效率,不失为一种阅读训练的好机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