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之五乘
释尊四十九年中所说教法不可悉数,依世间流传,共为五乘:
  (一) 人天乘
  此乘极力发挥因果法则,以止恶修善为实行标准,其中有人、天之别。讲究人道者曰人乘,重五戒。讲究天道者曰天乘,重十善。
  五戒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人人若是,天下自然太平,无有扰乱者。
注:儒家以五常为经世之大本,曰:仁、义、礼、知、信。习杀生,则失仁;类偷盗,则失义;涉邪淫,则失礼;好饮酒,则失知(酒能乱性故失正知);喜妄语,则失信。所以说佛门五戒与儒家五常是相通的。
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不贪、不嗔、不痴也。不饮酒摄在不痴之内。
行之有恒,能与欲界诸天相感通。兼习四禅者,能与界诸天相感通。兼习四空定者,能与无界诸天相感通。
(二) 声闻乘
  闻佛法音依之而修解脱之行者,属声闻乘。
此乘教法,在讲究苦集灭道四谛。深悉三界六道种种苦恼,曰苦谛。知苦恼之因,由于贪嗔痴等所集成,曰集谛。深悉解脱真理归于寂灭曰灭谛。知寂灭之因,由于戒定慧等之道行, 曰道谛。
众生有十大根本烦恼,名为十使。一身见,二边见,三邪见,四见取,五戒取,六贪,七嗔,八痴,九慢,十疑。名之曰使者,能驱使众生流转六道不已也。前五名五利使,后五名五钝使。(易断曰利,难断为钝。)
  深契烦恼皆归于空,即得寂灭之乐。此中阶次,有四果位:一须陀洹果,灭五利使,兼能去疑。二斯陀含果,能伏欲界贪、嗔、痴。三阿那含果,进灭欲界贪、嗔、痴。四阿罗汉果,灭尽诸使无余。
  戒所以治贪,定所以治嗔,慧所以治痴,此言大略也。细析之,则有三十七助道品。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
  (三) 缘觉乘
  研究人生观,觉悟此生由来。端在自身不明烦恼本空,而起应付之行为。由行为经验而起细微之业识,有业识开为六尘,则起名之见。由类别名,而起相当六根。六根对六尘则起接触之感。接触于身心能起种种受用。受用适悦者斯起爱心,爱之至深起取著,取著不舍即成积习。积习之强有力者能致此心现身于相当环境。此身既生,则不免老病而至于灭亡。
  由不明烦恼本空而至灭亡,中间凡说十一段缘起。内容十二名相,佛经中名为十二因缘。其文曰: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名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无明即不明烦恼本空也,有相可感觉者曰,无相而但可示意者曰名,六入即眼、耳、鼻、舌、心、意六根,积习能致此身入六道者曰有,生当有佛之世,闻佛说十二因缘而觉悟者,即入缘觉乘。无佛之世,若能悟此,则名独觉,证果时名辟支佛。
  (四) 菩萨乘
  人天乘积福,而不能解脱。声闻、缘觉二乘能解脱,而不能普度众生。菩萨乘则包举以上诸乘之所长,而行愿则极广大。四弘愿曰: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念诵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边誓愿断
  法门无边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圆满此四弘愿,则以六波罗蜜多为主要功夫。一布施、二持戒、三安忍、四精进、五禅定、六般若。
  波罗蜜多,义为“度”,即度到彼岸之意。世间曰“此岸”,出世间曰“彼岸”。由世间达到出世间之道,即为度到彼岸。
  布施内分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人天乘未尝无此行,然以著相故,不能脱离世间系缚,故属“此岸”。菩萨乘则不住于相而行布施,故名布施波罗蜜多。
持戒以十善为主,迹同天乘。
安忍者,心能隐忍一切难忍之事也,或译忍辱取显著者言之耳。
精进通于一切行愿,禅定则静中巧虑妙相也,般若则照见一切皆空也。
  依此乘修行,经三大无央数劫,乃成等觉菩萨。从此更须百劫修相好,次入金刚心,而后成佛。
  (五) 佛乘
  菩萨乘亦名“大乘”,并前二乘统称“三乘”。此大乘虽为成佛之因,而未能顿证。上根利器之人容有所歉,于是释尊又说唯一佛乘,简称“一乘”,亦称“最上乘”、“金刚乘”。
  一乘大道,佛性为根。仅明妙体,可称入门;兼得妙用,方许升堂;依性起相,曼荼罗如实现前,庶几登峰造极! 
禅宗有“立地成佛”之理,唯约般若门言之,只见无相法身。密宗有“即身成佛”之事,更约三摩地门言之,兼见有相法身。此其别也。
(六)法印
法印,就是佛法的特点、中心思想。
小乘佛法的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寂静。也有讲四法印的,就是再加上一个“有漏皆苦”。
大乘法印诸法实相,即一实相印。诸法实相是什么呢?缘起性空,性空缘起。
佛乘法印:就是《心经》所讲的“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佛法的总纲是“诸法空相”,“常、乐、我、净”是四个分位。不同的法印是对“空”的不同证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