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文中的几个词语,熟读课文,把握文章内涵。2、过程与方法
理解石缝得的生命的生长特点,了解作者所赞美的精神与讴歌的人。3、情感价值观
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人文精神。
【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石缝间生命所体现的崇高精神,培养学生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
2、难点:理解本文坚困境中顽强生存的生命的礼赞,更是一曲对人民中优秀分子的赞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设计思路】:
初三的学生正好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脆弱。语文教师应利用教学契机对他们进行教育,使学生达到这样一种共识:一个人身处逆境,不要怨天尤人,过于悲伤、沉沦,而应该顽强拼搏,奋力前进,这样的人生才是充实的,本文文质兼美,有很强的感染力,适合初一学生阅读,也利于对学生进行顽强拼搏教育。
对学生进行顽强拼搏精神教育应避免空洞的说教,假、大、空的教育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带来负面影响,让人产生反感,所以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营造美的氛围:音乐、教师诗一般的语言、学生情感投入的朗读等,共同组成一个感染人的美好氛围。二是联系学生实际:结合生活体验,实实在在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切忌拔得过高。对课文的基础知识作一般性的学习即可,不必抠得太死。不能支解文章,挖掘每句话的含义,这会影响文章的整体美感。应该在创设的美好情境中多读课文,交流、体会、认识,注重对学生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时间】:2课时
二、教学内容和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文是一篇激情勃发的托物言志的散文,涌动着对高昴的生命力的赞颂。阅读这篇文章,应重点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石缝间的生命那顽强的生命力、坚韧的生存意识、勇敢的拼搏精神的热烈赞扬,从而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自己善于在困境中成长在困难中奋斗的可贵品质。二、教学简说:
(-)导入新课
大自然并非对每个生命都施以恩惠。有时,有些生命所面对的生存环境是异常艰难窘迫的,而能在这种种困境中顽强生存的生命,自有其震憾人心的力量。石缝间的生命,就是这样震憾了作者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石缝间的生命》一文,希望你能从中受到教益。
(二)目标展示:
1、理清思路,把握课文的主旨。
2、反复诵读,揣摩语言的表现力。
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人生,领会文章对高昂的生命力的礼赞。
(三)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结合课文后面“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查字典,边读边写。
2、范读课文,学生在听读课文的过程中,思考下列问题。O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02文章第一句话“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的潸然泪下”,作者为什么会“感动的潸然泪下”?该句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03文中哪一语段对题目作出了概括性诠释与理解?04试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各层的大意。
3、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
4、学生交流以上问题,可相互补充。教师可以适当点拔、指导。
(四)合作探究:
1、揣摩语言:
画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最精彩、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并体会其作用。02你最喜欢文中哪些语句?请把你喜欢的理由告诉大家。
2、自主、合作、探究:
进一步研读课文,出文中的疑难问题,互相讨论。教师提出以下思考题:
I.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这句话应当怎样理解?0因为“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所以“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
0这句话的含义是:任何生命都应该坚信自己有无穷的力量,它是任何恶劣的环境都无法从根本上阻挡的。
II.在“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一句中,如何理解“规定”和“改变”两词不同的含义?
0“规定”是指环境对生命成长的限制、约束或促进作用;“改变”说明环境可以从外部来改变和影响生命的发展。III.在“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成长自己,直到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中“发现”、“认识”、“锤炼”和“升华”四个词语有何关系?说明了什么?
0四个词是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说明了生命适应环境并改造自身的一般规律。
IV.文章结尾说“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是具有如此震慑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从文中看,这种“力量”表现在哪些方面?
V.文章开头说石缝间的生命是“顽强的生命”,结尾说它是“顽强的生命”。作者这样措辞,有什么用意?
VI.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关系是什么?
0因果关系。使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五)归纳小结:
这篇托物言志的散文,通过对“撒落到天涯海角”的石缝间的生命的描述,赞美了石缝间的生命的那种倔强和崇高的品格,阐述了生命的内涵就是拼搏,启示我们:要做驾驭生活的强者。
(六)联结生活,创造性学习:
搜集与《石缝间的生命》旨趣相近的名言佳句和与课文内容、题材相关的文章,并交流。
第二单元词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习阅读词的方法,了解词的格式。
2、体会诗词的风格和境界。
重点:感悟诗词的意境,把握诗歌的感情.
难点:理解诗中议论、抒情的作用。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指导学生欣赏《忆秦娥娄山关》
一、导入新课
简介写作背景
1935年1月29日,红军撤离土城,回师东进,再渡赤水,2月25日,经激战攻克娄山关,重占遵义。此役,击溃和歼灭敌人两个师又八个团,俘三千余人,取得长征以来的最大一次胜利。登上娄山关,纵目眺望,只见千山万岭,起伏连绵,如浩瀚大海,浪涌波逐;长空湛蓝,纤云不滓,夕阳缓缓下移,绯红、鲜艳、透亮。胜利的喜悦与眼前壮美的景相契合,诗兴蔚起,灵感压榨奇发,吟成这首《忆秦娥娄山关》。
二、作品欣赏
1、齐读全诗,初步感知这首词的意境。
2、赏析词的上阕
(1)概括上阕内容:描写红军在娄山关战斗中行军的情景。
(2)赏析角度:
A行军的自然环境:西风、雁鸣、白霜、淡月-------清寂苍凉
请学生把这些富有云贵高原特的景物用描述性的语言连缀起来,要能体现凛肃、静冷的气氛。
B红军出征的情形:马蹄声、军号声------刚劲悲壮
请学生品味“碎”、“咽”二字的表达效果。
“碎”:“细碎”的意思,写出了马蹄声杂沓轻疾,表现红军行军之“急”、行军之“速”。“咽”:写出了军号声干涩断续,表现红军斗争生活的艰苦卓绝显示出面临严酷战情、成败在此一举的庄严肃穆气氛。
C主旋律一一由画意和乐感相互融渗而化成的沉郁悲壮的感情调。
再读课文
三、课堂总结
这首诗的上阕以它沉郁刚劲的庄严与肃穆撞击着读者的心扉,但词的下阕更以波澜壮阔、彩浓烈、气魄雄浑的图景震撼了世界,让我们下一课继续学习。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词的上阕。
2、课外阅读诗词一,进一步领略伟人的气魄和胆识,体会诗歌雄浑开阔、奔放豪迈的风格。
第二课
一、背诵词的上阕
二、赏析词的下阕
1、朗读词的下阕。概括下阕的内容:写攻占娄山关的胜利和胜利时娄山关的壮美景。
2、赏析角度:
(1)揣摩中心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意蕴,品读领悟。
大意:不要说这雄伟险要的娄山类真像铁一般地难以攻破,如今红军迈开脚步重新越过。
写娄山关之险要,是为了反衬红军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的自豪,艺术地反映了遵义会议这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介绍自注:
长征万里,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2)讨论“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艺术效果。
表达方式:写景、抒情。娄山类的胜利,红军上下的沉郁心情一扫而空,那喜悦的心胸真像大海起伏难平,胜利的情怀像残阳那样火红壮丽。
象征意义:如海的苍山象征革命征途上还会遇到更多的关隘,面临更多的困难;如血的残阳象征革命的胜利需要红军战士浴血奋战、前仆后继,辉煌的胜利是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预示着未来斗争的艰辛和曲折。
艺术效果:这是全词最为光彩照人的两句,放在整首词的结尾处,势如撞击洪钟,大声远去,余韵悠扬,使词的审美境界为之升华,艺术魅力大增。
三、课堂小结
的诗词,具有一种大胸怀、大境界,大手笔,具有一种俯视中国历史、雄视世界风云的人格和胆魄。
四、作业
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特点.
2.学习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3.领悟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立志超越前人。
4,教育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
教学过程:
㈠导入:由复习"诗歌一般常识"导入
教师补充:诗歌特点:
⑴具有强烈的感情彩。
⑵通过形象表达思想感情。
⑶富有想象。
⑷语言精练。
⑸押大致相同的韵。
㈡初读全词:
1.检查预习、正字正音、完成练习P1第一题。
2.听录音(或范读课文),听准每个字音。
3.齐读全词:想象一下词所描绘的景,初步体会词中所表达的情怀。
㈢精读上阕:回答下列问题。
1.上阕可分为几层,每一层的层次意思是什么?
2.出上阕中的概括描写,具体描写和想象之景的句子。
3."望长城内外"中的“望”是什么意思?“望”中所见,那些是静景,那些是动景?
4.把静景写成动景的句子是?
5.小结:上阕描写北方壮丽的风景,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忆秦娥娄山关赏析6.齐读上阕,体会词人对祖国山河无比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㈣精读下阕:
1.按照学习上阕方法,自己先分层理解,简单分析。
2.师生研讨:
⑴分几层、层意。
⑵“,引无数英雄竟折腰”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⑶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o
3.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表达作者的抱负的诗句。
⑴:
⑵顾炎武:
⑶陆游: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