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唱《忆秦娥 娄山关》的艺术表现
《忆秦娥 娄山关》是在长征路上取得娄山关战役胜利之后写下的一首著名诗词。后由作曲家田丰为该诗词谱曲,使其成为了一首优秀的混声合唱曲。本文对该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文学艺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从声音表现、力度表现、速度表现三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讨。
标签:忆秦娥 娄山关 艺术表现
不止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还是伟大的诗人。每每颂读他的诗句,都有一种荡气回肠之感,本人尤其喜欢这首《忆秦娥 娄山关》。作者通过短短的四句词,就把娄山关之战描写的淋漓尽致。而作曲家田丰通过艺术的手段,对该诗词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加工,使人们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记忆。在此,笔者从自己的排练和学习的经验出发,从总体特征的表现和艺术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来探讨这首合唱曲在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
1 总体特征的表现
1.1 词牌忆秦娥
忆秦娥是词牌名,词牌名即词的格式的名称。“忆秦娥”这个词牌名,据传系起自“李白于唐明皇奔四川”以后所作之词,因其中有“秦娥梦断秦楼月”之句故称。
1.2 娄山关
娄山关是一个地名,在贵州省遵义城北娄山的最高峰上,两侧峰险峻,壑底山路陡立,易守难攻,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闻名中外的娄山关战役而著称。
1.3 创作背景
1935年1月15日,在遵义城红军总司令部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在中央的领导地位。红军长征离开遵义后,准备渡过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此时蒋介石集结重兵,封锁长江,严守川黔边境,当机立断,改变计划,挥师东进,再渡赤水,重占桐梓。贵州军阀手忙脚乱,急调两个师凭险固守娄山关。娄山关激战后,在后来追写而成。
1.4 诗词的文学特
这首词慷慨激烈、雄浑壮阔。从词中可以听到猛烈的西风声、凄厉的雁叫聲、细碎急促的马蹄声和时断时续、悲咽带涩的喇叭声。从词中还可以看到如海涛般起伏的苍山、如鲜血般殷红的残阳,象征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激战情景。从词中还可以感觉到的英雄豪气及对革命必胜的信心!
2 艺术特的表现
合唱作品的艺术表现通常包括声音、强弱、快慢等方面。下面,笔者主要从声音表现、力度表现、速度表现三个方面,对“忆秦娥 娄山关”的艺术特进行分析。
2.1 声音表现
声音就像一个人的外衣,它能赋予整个作品的彩。合唱音响彩和音乐风格的关系极为密切,它随着音乐风格的改变而变化。
《娄山关》是一首以特定的历史为背景,以我国近现代诗词为原型而创作的混声合唱歌曲。作品的第一句就很有特点:“西风烈”,从语言的角度可以感受到这三个字的内涵:西风正壮烈的吹送。作曲家在这里用双八度的写作手法来营造宽阔饱满的音响和激动人心的画面。所
以歌者在演唱这一旋律时,要在强有力的气息支撑下把音唱的饱满坚定,才符合词曲的要求。再例如作品的第二段:”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作曲家采用了复调的写作手法,用了四次模进把全曲推向高潮。这一段的彩比较丰富,既有单音(主题第一次出现,是由女低声部单独演唱的),又有混合音(第二次主题是由男高音声部来完成,女低音复调进行国际歌旋律,第三次主题是由男低音声部完成,女低和男高声部以复调进行国际歌旋律。第四次是由女高、女低、男高音声部共同完成的,而男低音则演唱复调旋律)。在演唱这段时,要求旋律声部的声音彩稍亮,伴奏声部的彩稍暗,只有这样,才能主次分明,复调感明显。
2.2 力度表现
力度就像调料,没有力度变化,音乐作品就缺乏生动感。而在力度的变化中,即能给人以感情上的起伏,也可以造成变化着的音响上的“体积感”和远近的“距离感”。
在《娄山关》的第二段中,节拍改变了,由第一段的2拍子变成了三拍子。从三拍子的律动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革命者的信心,和革命者的步伐。他们肩并着肩、手挽着手坚定不移地向我们走来。所以当主题第一次出现时,我要求女中声部以深沉的气息用中弱力度有控制的
忆秦娥娄山关赏析演唱,随着音乐的不断发展,各声部的依次进入,音响强度也逐渐提高,一直到”从头越”。此段的力度变化很大:从中弱——中强——强——很强,而正因为有了这样的铺垫,才准确地塑造音乐形象。这种形象使歌者热泪盈眶,也让听众为之陶醉。
2.3 速度表现
要准确无误的阐释作品,尤其要注意速度,因为速度决定歌曲的性格。
像《娄山关》这样的作品,段落多,速度变化也多。没有准确的速度,整个作品会很杂乱。如第一段第一句“西风烈”,单讲这个“风”字,谱面上标记的是七拍,如果在唱这七拍时,没有速度变化,将失去了戏曲的味道,同时也失去了原词的霸气和意义。再如“喇叭声咽”的“声”字,在尾音处做了渐慢的处理,再加上一字一顿的写法,让作品充满了张力。
《忆秦娥 娄山关》是一首优秀的合唱曲,更是一首诗与音乐完美结合的作品。通过这部作品,让我们了解一段历史,更让我们懂得用美的声音、准确的速度、完美的力度表现等技巧去感悟作品,并带给我们美的感受。
参考文献
[1]杨鸿年主编.《合唱训练学》.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