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之舟薛法根课堂实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薛法根的诗歌《父爱之舟》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和语言特点。
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操。
教学内容:
1.诗歌欣赏:深入解读薛法根的诗歌《父爱之舟》。
2.诗歌分析:探究诗歌的结构、语言和意蕴。
3.诗歌创作:启发学生进行自由创作,表达对父爱的感悟。
教学过程:
第一步:诗歌欣赏(20分钟)
教师播放《父爱之舟》朗诵视频或录音,让学生先感受诗歌的声音和韵律。然后,教师进行朗诵,引导学生跟读,使学生在朗诵中感悟诗歌的情感表达和意蕴。
第二步:诗歌解读(40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让学生探究薛法根是如何表达对父爱的理解和赞美的。
2.分析诗歌的结构,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行数、韵律和排比等修辞手法。
3.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让学生探究薛法根的用词和修辞手法如何突出诗歌的情感。
第三步:诗歌创作(60分钟)
1.教师介绍几种常见的诗歌创作形式,如五言、七言绝句等,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创作形式。
2.学生进行父爱主题的诗歌创作,可以仿写《父爱之舟》或自由发挥,表达对父爱的理解和感悟。
3.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创作成果,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第四步:诗歌朗诵(20分钟)
在课堂展示环节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诗歌进行朗诵,展示自己对父爱的理解和表达。
第五步:课堂总结(10分钟)
父爱的诗歌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歌创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多进行创作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反思:
本次课程主要通过诗歌欣赏、解读和创作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薛法根的诗歌《父爱之舟》并且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在创作环节,可以更加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创作潜能,并表达对父爱的独特理解。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爱,并在诗歌创作中呈现出深刻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