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研究
现代诗中的父爱
——以对李少君《傍晚》的课堂讨论为例
肖学周
【摘 要】通过对现代诗《傍晚》的课堂讨论,深入揭示父爱美的内涵和意义。
【关键词】《傍晚》 课堂讨论父爱美
为了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父爱美,我到一些现代诗歌佳作,如李少君《傍晚》、吕德安《父亲和我》、叶辉《慢跑》、袁绍珊《苦力赋格曲》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分析讨论。诗歌篇幅短小,意蕴深厚,源于社会生活而极具美感,是诗人创造的结晶。这里试以对李少君《傍晚》的讨论为例展示我关于父爱美的课堂教学情况。
2015年12月29日第2节,我和汉语言文学13102班学生讨论了李少君的诗《傍晚》,随后在当天第4节和第二天的第2节,和汉语言文学13101班学生以及汉语言文学13103班学生再次讨论了该诗:
傍晚李少君
傍晚,吃饭了我出去喊仍在林子里散步的老父亲夜正一点一点地渗透
黑暗如墨汁在宣纸上蔓延我每喊一声夜就被推开推远一点点
喊声一停,夜又聚集围拢了过来我喊父亲的声音在林子里久久回响
又在风中如波纹般荡漾开来父亲的答应声使夜似乎明亮了一下
苗亦杉说:“诗中‘我’喊父亲吃饭,我想起儿时父亲喊我吃饭的情景。但在此诗中完全倒过来了,外出喊吃饭的是孩子,父亲成了被喊的对象。可以说,这首诗在不同的阶段完好地呈现了爱在父子之间的传递与转换。父亲喊孩子吃饭体现的是父爱;孩子喊父亲吃饭体现的是孩子对父爱的回报,这种爱与爱的回应或许是不平衡的,但同样令人感动。事实上,这首诗中对父亲的年龄有所暗示,题目《傍晚》就暗示了父亲的晚年。晚年的父亲往往体弱多病,更需要已经成年的孩子的照料。就此而言,喊声也是‘我’照料父亲的一种特殊方式,得到回应前‘我’是焦虑的。”我做了如下回应:“太精彩了。这个同学谈到了很多深层次的东西。第一点就是她分析到了,从儿子叫父亲想到以前的父亲叫儿子这样一个转换。他写到了一个实际的、以前的一个场景。她从傍晚想到了作者父亲的晚年,这个作者写这篇作品的时候,他的父亲年纪真的很大了,我觉得这个分析是很准确的,这是一个成年的儿子在呼喊晚年的、老年的父亲,这样的一个场景。这是一个老年、晚年的父亲,他不是一个年轻的父亲。那么至于黑暗跟明亮之间的关联,也是一种忧虑和放心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说体现出来了。在黑暗中是忧虑的:父亲是不是因为年龄大了
、摔倒了或者出什么事了。那么他答应了一声说明他好好的,没什么事儿,放下心了。明亮跟放心是有关系的,黑暗跟他的忧虑是有关系的,或者说是对应的,可以这样讲。所以我觉得刚才这个同学的分析,看到了这个作品更加深刻的一面。两方面谈得都比较好。我觉得我们需要体会,这种经历我们可能都有,我们体会得越深刻,想得越多,我们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就越深。它呼应了,或者说激发了我们相关的经验。”
1班学生徐爱玲则从诗中看到了归属感和安全感,并对该诗的艺术性做了精到的归纳。其发言如下:“首先这首诗题目是《傍晚》,‘傍晚’就是说已经在步入天黑,那么在夜幕降临的时候,也是人们内心最脆弱的时候,这首诗构造的空间是在林子里,主人公去叫父亲吃饭,当时的环境——傍晚的林子,给人的感觉是有点阴森,有点灰暗的。因为我家门口那边也是林子,夜幕降临之后看起来很恐怖,让人产生一种害怕感,就特别希望自己的爸爸妈妈能够早点回来。就是这样的一种情怀。父亲的形象在我们心中一般就如同伟岸的山,像沉默不语的山一样,很稳重,是家里的顶梁柱。关于重大事情的决定,父亲的发声举足轻重。在这样一个灰暗的空间里面,父亲的答应声让整个环境都瞬间明亮起来。让文中的‘我’有了安全感,变得踏实。同时这可能也是一个隐瑜,整幅场景可能是诗人的一个想像,他沉浸在这样一幅画面,而本身却仍在漂泊。又或者他正处在一个迷茫期,亟需父亲老练沉稳的指点,哪怕只是轻轻的一声答应,他在寻什么,在追问什么,他需要有人支持,希望有人指点迷津。在这种昏暗的迷茫中,亲情和声音能够让他心生勇气,给予他温暖。从这里也看出来,父亲象征人所缺失和寻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这首诗里有四个‘喊’字:‘去喊’、‘每喊一声’、‘喊声一停’、‘喊父亲’,喊声刚好与后面的答应声是相对应的,这让我想起了蒙克的画,这是一种内心的孤独,又像是一种绝望,他在寻一种寄托,希望有人做出回应,而带他走出这种困境的就是他的父亲。除此之外,诗中又有六个‘一’,‘一点一点’、‘一声’、‘一点点’、‘一停’、‘一下’。这是一种非常缓慢的节奏,它的顺序感是非常细腻的,对环境的描写也是细水流长。黑暗的环境让诗人慢慢的往下坠落,突然父亲的一句答应声把他从黑暗中拉回。从整体结构上看,我觉得它是舒缓的”。
从学生的以上发言可以看出他们对父亲形象的领会和感悟,尽管父亲形象在诗中是隐身的,但父亲对于子女的意义充分彰显出来。换句话说,该诗从侧面写出了父爱美,写出了子女对父亲的需要。3班学生袁慧把父亲视为传统的象征,认为其主题是对传统孝道的回归。这样的讨论不仅显示了学生对诗歌的创造性理解,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父亲话题和父爱美的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父爱的诗歌
[1]李少君.李少君自选集[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湖南文理学院文史学院)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研教改项目“关于美学教材中父爱美的师生讨论与深入研究”(项目编号:湘教通[2015]291号)的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肖学周(1971-),男,河南兰考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美学。
· 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