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爱国情怀类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学者韩震:中国的国际形象在过去往往是被他者所塑造的,是他人想象中的中国。现在,我们需要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出发,更多地讲述中国自身发展的故事,通过日常生活里的故事来体现中国社会发展的变化,如生活方式的变化、器物的变化、学生教育方式的变化等等,讲述普罗大众容易接触和理解的事物。
记者白岩松:要让世界懂中国,也需要中国真的懂世界;懂世界与懂中国需要的不是大嗓门,而是一种能力一种心胸。
学校为迎接外国留学生,请你作为代表向国际友人发表以“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的演讲,为此请你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著名导演卫铁跨出国门拍摄完电影纪录片后,深有感触地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当你转身离开家乡时,家乡就在你身后。当你走得再远点,祖国就在你身后。当你回望家乡和祖国、再转头向前看的时候,强大的祖国就在身后支持你。这种幸福感、骄傲感,让每一个人都心潮澎湃。
或许你第一次走出家乡,或许你第一次跨出国门,当你回望家乡,眺望祖国时,你内心肯定会极不平静。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达你此时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
材料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材料三: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最后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我国832个
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20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评价中国脱贫攻坚工作时,曾这样说: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学校计划请你作为高二学生代表,在升旗仪式上做主题为“读懂家国情怀”的演讲,请就此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战争后,魏源受林则徐之托编制的《海国图志》是中国最早的“睁眼看世界”的历史地理书,这种“魏氏眼光”使国人对西方有所了解和认识。2011年,《从世界看中国》的作者周有光提出“要从世界看国家,不要从国家看世界”,这种“周氏眼光”因立足点的转变,可以看到不同景观,2020年,《世界语言生活状况》序言中提出,要“站在高空俯瞰世界”,这种“世界眼光”承载了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
青年的眼光,不仅关乎个人的发展,也关乎国家的进步与民族的未来。上述材料引发了你
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5.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21世纪20年代初,两国交战,大街上,某国老妇人面对荷实弹的敌人说:“你为什么跑到我们国家的土地上来”,并要给他一把葵花籽,说:“你把她揣在兜里,如果你战死了,一定会长出鲜花来的。”《诗经•无衣》又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谁说没有衣裳?和你穿一件大衣。君王要起兵,修整好戈与矛,和你同仇敌忾!)
作为生活在和平国家的当代青年,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对于“战争与和平”,你将如何选择?
要求:综合材料的意思,文体自选,自拟标题,自定立意,不得抄袭和套作,不得少于800字。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全国各地955位中学生以《我不想做这样的人》为题,写下了对未来的思考。
我不想做一个浑身带刺的人,我不想做一个遗忘历史的人,我不想做一个不爱国的人……当我变成父母、师长、前辈的时候,希望我的孩子能对我说:“我想成为你这样的人!”
复兴中学某班级围绕上述话题展开讨论,作为班级学生,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李大钊,1916年)
②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1934年)
③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1949年)
④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王进喜,1960年)
⑤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1985年)
⑥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习近平,2018年)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时代特征和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选材料角度一致;②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清代叶燮在《原诗》中写道:“出而为情、为景、为事,人未尝言之而自我始言之,故言者与闻其言者,诚可悦而咏也。”叶燮提倡诗文创作要“自我始言之”,写他人未写之景、之事,抒他人未抒之情,强调“自我始”的首创性、独创性。
诗文创作需要“自我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起向未来的征程上,同样需要“自我始”的精神。
你对以上材料有什么认识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一文中号召青年做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的新青年。
1919年,在《湘江评论》上大声疾呼: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195711月,主席在莫斯科大学礼堂对中国留苏学生表达了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殷切希望。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钱学森少年立志实业强国,大学转换专业航空救国,归国后又服从国家需要转向航天工程,晚年还忧心于领军人才匮乏,提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不爱钱,住了一辈子老房。家具是旧的,一个公文包用了40年,捐出所有的奖金,从不要求生活待遇。钱学森不爱权,他主动辞去国防部五院院长职务,余生只任副职,以集中注意力于科研。钱学森不爱名,拒绝导弹之父航天之父的称呼,说真正的功劳属于人民。
——《今天,我们为什么特别怀念钱学森》
材料二: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的讲话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以班级代表的身份参与复兴中学团委举办的“致敬大师,筑梦青春”的主题座谈会,体现你的思考,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1.范文
几个中国“小故事”
亲爱的国际友人们:
你们好!
欢迎你们来到中国,今天,我想向你们讲讲中国的几个故事。
首先出现在你们耳边的,是“中国速度”的故事。
你们这次来到中国,是不是下了飞机后坐高铁到的昆明呢?你们知道我们的“复兴号”高铁吗?复兴号,在京沪高铁时速可以达到400公里以上;复兴号,在研制过程中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就像英特尔确立了电脑中央处理器的标准一样,我们中国的复兴号也制定了未来高铁发展标准;就像苹果主导了手机应用的标准一样,我们中国的复兴号也引领了高铁的行业标准。这些都标志着“中国速度”的复兴号再一次为世人瞩目,标志着“中国标准”的复兴号又一次让国人倍感自豪。透过“复兴号”,我们看到了中国高铁从引进、消化、整合、创新到最终形成超越西方水准的新标准的逆袭之路,这就是我想要跟你们说的“中国速度”的故事。
接下来,我想跟你们讲讲“中国科技”的故事。
上面讲到飞机,我想跟你们介绍一下我们中国的大飞机。我国首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国际主流水准的干线民用飞机C919,不仅实现了我国的“大飞机梦”,更将敲开世界市场的大门。我相信,今后的中国天空,会有更多的国产大飞机翱翔。从“天舟一号”升空到第一艘国产航母下水,从光量子计算机亮相到“慧眼”遨游太空……中国一系列高科技成果的亮相,引来世界注目。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一个个非凡的超级工程,磁悬浮技术、5G技术等引领人们走向新时代的里程碑般的科研成果,无不彰显着国家实力,无不在告诉世人:这就是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此外,我还想跟你们讲讲“中国力量”的故事。
中华文明是悠久的文明,黄河文明、长江文明,给中华民族注入了一种特殊的力量,它就是中华民族强劲的内生动力——中国力量。战争以来,正是这种中国力量,引导着这个东方大国洗刷“东亚病夫”的耻辱,演绎了“东方巨人”的奇迹: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沧桑巨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的脊梁,挺直了;中国人民的体魄,健壮了。底蕴深厚的中华文明绽放出时代光华,中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东方醒狮”正以豪迈的气概,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然,上面所讲的只是万千中国故事中的小小几个。我相信,你们在接下来的旅程中,还会发现更多的“中国故事”。
谢谢大家!
审题:爱国的文章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韩震的论述,指出了如今的我们应当从“别人讲我们的中国故事”向“我们自己讲自己的中国故事”转变。而要实现这一转变,我们就必须充分了解自己。了解的方式可以有哪些呢?最好的方式,就是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出发,通过日常生活里的中国故事来形象具体地展现中国变化。而记者白岩松的话,则说明我们要想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既要有讲好自己的故事的底气,又要有放开怀抱、拥抱世界、读懂世界的心胸和能力。这说明,我们不能故步自封,唯有自信而又开放的中国,才能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