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时,我心安处无乡愁”主题作文精批细评
一、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鲁迅在《故乡》中写道:“我”不愿意“我们的后辈”“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黄文秀在扶贫日记中写道:“很多人从农村走了出去就不想再回去了,但总是要有人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
家乡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很多人热爱家乡,又因为种种原因而远离家乡,家乡成了永久的乡愁。
假如你是鲁迅的后辈周飞,应邀返乡参观访谈,看到“鲁镇”今日的新生活,深有感触,请你以“归来时,我心安处无乡愁”为主题给鲁迅写一封信。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作文点评
故乡焕新貌,归来不见愁
(题目鲜亮,先声夺人。对仗工整的题目既揭示了本文主旨,又展现出作者厚实的语文素养。)
敬爱的鲁迅先生:
您好!
归来
(信件格式正确,用语得体,切合写作任务要求。)
弹指间,百年光阴如白驹过隙,故乡面貌已焕然一新。作为您的后辈,以游子身份重返故里,眼见“鲁镇”新生活,感触颇多,遂提笔致信。
(首段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语言精炼,形成凤头之势。“弹指间”一句,运用比喻,回顾故乡百年风雨历程,将文章带入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时间流里,既有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也有对如今旧貌换新颜的欣慰,起笔可谓气势不凡。紧接着,以“作为
您的后辈”表明作者身份,以“眼见‘鲁镇’新生活”作为提笔写信的缘由,开启下文,话题转换自然。)
犹记少时习文,子瞻语歌女:“试问岭南应不好。”歌女却道,“吾心安处是吾乡。”心安之处即为故乡。再习你旧作,我从您笔下窥见血脉深处故乡的轮廓,虽有山清水秀之貌,却俱封建旧礼之锢,麻木愚昧之蔽。但今日重游,我见山清水秀如故,却有文明代蛮俗,有温情替等级,那道“可悲的厚厚的屏障”已经消弥,时代新风已照亮“鲁镇”的每一处角落。此情此景,怎能不令游子惊喜垂泪。先生,你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新的生活,你们的后辈已经处于其中了。我万里归来,不见乡愁,只有喜泪。
(第二段承上启下,对比鲁镇新旧风貌,点明“归来时,我心安处无乡愁”的写作主旨。此段内容大开大阖而章法谨严,其中“犹记”、“再习”、“但今日”三个词语巧用时间顺序,串联起鲁迅笔下的鲁镇与今日重游所见之鲁镇,内容涉及文学认识及当下见闻,时间与空间的跨度可谓广阔,难得的是作者巧用对比手法容繁杂于精简,将鲁镇的新旧变化在短短两百来字里道尽。此外,本段精炼典雅的语言为叙事、议论和抒情添加分,“虽有山清水秀之貌,却俱封建旧礼之锢,麻木愚昧之蔽”与“我见山清水秀如故,却有文明代蛮俗,有温情替等级”之句,整散结合,长短交错,极具语言美感;“我万里归来,不见乡愁,只有喜泪”一句,化用诗句,音节和谐,深得诗文意韵之美。稍有遗憾的是“有温情替等级”一句表达欠规范,无法与上句形成对仗,建议可改为“有旧貌换新颜”。)
故乡的新貌,离不开一个又一个“归乡”的人。我们很多人离开较为落后的农村,就贪恋在现代都市而不肯返身。但是,假如没有一个又一个像黄文秀这样“要回来的人”铆定深山,没有大学生毅然回乡助力扶贫,没有众多干部回乡奋战一线,又哪里有如今家乡的新面貌、新生活呢?先生,故乡不是自己变新的,
而是千千万万个归乡奋斗的人为它换上了新衣。总要有人回去的,新时代青年亦需有志于此。
(第三段转入议论,指出故乡的新貌,离不开归来为家乡奉献的人。文章起承转合之间,“承”段其实容易,不过平实叙起,从容承接上文即可,“转”段最为不易,作文优劣的关键也往往在转折之处。本段由上文鲁镇新旧面貌的对比,转而想到为家乡做出奉献的人和事,说理进一步提升了本文的立意高度,拓展了写作视角。本段选例精准贴切,从黄文秀铆定深山,大学生回乡助力扶贫,到众多干部回乡奋战一线,
叙事高度概括,有力地佐证了观点,可见作者平时密切关注时事,议论文写作训练有素。)
海德格尔说,“故乡位于大地的中央。”游子在外总是牵念着故乡。由此,乡愁就并非一个空间性而是时间性的概念,它源自童年的美好记忆,指向的则是每个人对故乡的依恋和期待。乡愁的永久正是因为再无可补的缺憾。先生,有时候故乡走得太快,他们将历史的记忆抹除,拆掉珍贵的民居建筑,一昧地追求“现代美感”而遗忘自身特,将乡愁的根拦腰截断。好在鲁镇并非如此,我立于酒店旁,还依稀可见孔乙己的身影;我行舟河上,仍可见两岸的稻香夹着豆香的水汽扑面而来。故乡焕发了新面貌,但仍保留了记忆中最深刻的情感体验,于是我可以说,我不见乡愁。
(第四段深入探讨乡愁的内涵,彰显题目“归来时,我心安处无乡愁”的主旨。本段开头以海德格尔的名言引出乡愁的概念,点明乡愁是“每个人对故乡的依恋和期待”,“乡愁的永久正是因为再无可补的缺憾”,
体现了作者对于乡愁的精神内涵的思考和认同。“先生,有时候故乡走得太快”一句以深沉的抒情方式否定了拆旧居以求现代,拦腰截断乡愁的错误做法,接着以“好在鲁镇并非如此”一句转折,肯定了鲁镇仍然保留原有古镇面貌保存故乡记忆的正确方式,依然是对比的手法,令抒情和议论自然切换,观点寓于褒贬之间,立场态度分明。
然而本段的议论重心与上一段“总要有人回去的,新时代青年亦需有志于此”的观点无法承接,新时代青年对于家乡建设、自我发展与永久的乡愁问题在这里得不到有效解决,只能又回到展现故乡新面貌的思路上来收结全文,无法作更深一层说理,这一点成为本文的最大遗憾。)
先生,我们的故乡行稳致远,您终于能看见新天新地了。我愿将故乡藏于心间,待来日学有所成,我必再次归来,让故乡焕发出新的活力,让寻乡归根的游子再无“乡愁”。
(结尾段展望未来,“再无‘乡愁’”的美好愿望寄托深远,令文章余味无穷。“先生”一词,在文章中反复出现,凸显了书信与人交流感情的特点,同时方便叙事、议论和抒情方式的转换。)
您的后辈:周飞
2020年11月10日教师总评
这篇作文有清晰的、超越平直简易叙事议论的意识,同时,又超越得合理适度。首先,作者在书信中简
单问好之后直接点明致信的原因,表达简捷,毫无多余,这就展示了作者明确的写作目的。其次,这位同学表现出很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对比、举例、引用论证方法运用娴熟,议论、叙事、抒情转换合理,由鲁镇的新旧面貌而议家乡变化的原因,由家乡建设者的无私奉献而抒游子牵念故乡之乡愁,全文展现出作者独到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意识。
更重要的是,作文显示了优异的语言素养。语言典雅富有文采是本文最大的优点和特,主要表现在于:巧用文言词汇增添语言的雅正庄重之感,如“遂提笔致信”、“犹记”、“再习”、“消弭”等词句;采用对仗句、排比句来增添美感,增强气势,对仗如“虽有山清水秀之貌,却俱封建旧礼之锢,麻木愚昧之蔽”,排比如“假如没有一个又一个像黄文秀这样‘要回来的人’铆定深山,没有大学生毅然回乡助力扶贫,没有众多干部回乡奋战一线”;巧妙化用诗句或直接引用名人名言,增添了语言的古朴典雅,如“我万里归来,不见乡愁,只有喜泪”,化用苏东坡“万里归来颜愈少”的诗句;又如“子瞻语歌女:‘试问岭南应不好。’歌女却道,‘吾心安处是吾乡’”,这几句娓娓道出“心安之处即为故乡”的典故,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展现出作者的文化底蕴,可谓一举两得。
总体而言,虽然第四段无法有效梳理“乡愁——无乡愁”的议论逻辑,但是能以典雅精炼的语言表情达意,以多种表达方式和议论手法展开说理,是本文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
一切如您所愿——鲁镇新生了
(作文题目紧扣写作任务,暗扣核心题旨,在满含自豪的“鲁镇新生了”中,透着对先辈鲁迅的告慰之情。)
尊敬的鲁迅先生:
您好!我是您的后辈周飞,多年来我曾在外奔波求学工作,而近期应邀重返故乡。看到故土之变化,颇想对您说:一切如您所愿,鲁镇获得了新生,这个时代没有辜负您的期望。
(开篇按照书信体的规范格式和作文写作任务指令,交代自己的身份及久不回故乡和回故乡的缘由,同时点题,直书告慰之情,简明扼要。)
一切如您所愿,鲁镇纵然已是高楼林立,青道石墙犹在。走回故土的路不再是过往泥泞之路,您当初求学离开故乡时乘船又换乘车,一路颠簸,如今的鲁镇已拥有自己的发达交通,高铁疾驰,瞬息我已回到故里。起初,看着鲁镇四处的高楼大厦,平滑公路,霓虹彩照,我不禁有些担心,有些彷徨;鲁镇是否还在,它的快速发展是不是已然忘了自己的青柳流水?我疾步而走,急匆匆跑向曾经熟悉的方向,转过一大片高楼“森林”,忽然眼前出现了那个熟悉的四世同居的大四合楼,(这里若能大胆穿越,具体写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焕然一新,成了众多“跟着课文游绍兴”的人打卡网红景点的场景,会更好。)青砖绿瓦,亮堂石墙,还有哪些熟悉的青柳,是了,鲁镇犹在,哪些高楼林立的是鲁镇,这些青瓦石墙也是鲁镇。鲁镇的年轻人早已不用再“辛苦辗转”的到外面打拼,鲁镇已有了自己的发展之路,鲁迅先生,
这一切如您所愿。
(本段提出行文主题的分论点一,今昔对比,社会景观与人文景观,在“变”与“不变”中突显鲁镇的新生与活力,再也不用“辛苦展转而生活”了,这是告慰一。或者“辛苦麻木而生活”,或者“辛苦恣睢而生活”,)
一切如您所愿,纵然已是时境变迁,旧俗犹存并且有了新的含义。您所曾经熟悉的过年节时的“煮福礼”,“祭众神、先祖”放鞭炮等习俗依然可以在这青瓦石墙间可以看到,鲁镇的人们依然在各自世家的共同祖宅中欢庆新春。但人们早已不再将神明信仰作为自己的准则与心灵寄托,而是将这些旧俗作为对先辈生活的怀念,对家乡与过往生活集体记忆的重现。在现代化高楼的钢筋水泥怀抱中留下这一片绿水青山和它所保留的那些具有积极意义的传统习俗成了鲁镇人们的乡愁载体,人们在传统的欢庆中深化了世家间,亲友间的情感,凝聚了团结的共心力。鲁迅先生,鲁镇的人们早已有了自己更美好的追求,不再痛苦麻木地生活,而这一切如您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