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耻下问的成语故事
  不耻下问是我们经常使⽤的成语之⼀,它形容了⼀个⼈谦虚好学的品质,下⾯就让我们⼀起来了解⼀下不耻下问这个成语的历史故事吧!
  不耻下问的故事原⽂
  春秋时代的孔⼦是我国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遵奉他为天⽣的最有学问的“圣⼈”。然⽽孔⼦认为:“余⾮⽣⽽知之者,(⽆论什么⼈,包括他⾃⼰,都不是⽣下来就有学问的)”。
  “⼦⼊太庙,每事问。或问:‘孰谓邹⼈之⼦知礼乎?⼊太庙,每事问。’⼦闻之,⽈:‘是知礼也。'”
  太庙,是国君的祖庙。孔⼦去太庙参加鲁国国君祭祖的典礼。他⼀进太庙,就向⼈问这问那,⼏乎每⼀件事都问到了。当时有⼈讥笑他:“谁说‘邹⼈之⼦,懂得礼仪?来到太庙,什么事都要问。'”(邹,当时县名,孔⼦出⽣地,在今⼭东曲⾩县东南⼗⾥西邹集。孔⼦的⽗亲叔梁纥,做过邹县的县官,所以当时有⼈管孔⼦叫“邹⼈之⼦”,意即邹县县官的⼉⼦。)孔⼦听到⼈们对他的议论,答道:“我对于不明⽩的事,每事必问,这恰恰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卫国⼤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常谦虚的⼈。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都能
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个“⽂公”的称号。后⼈就尊称他为孔⽂⼦。
  孔⼦的学⽣⼦贡也是卫国⼈,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的评价。有⼀次,他问孔⼦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但是⽐他更杰出的⼈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公’的称号?”孔⼦听了微笑说:“孔圉⾮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灵活,⽽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问题很简单,以他的地位或学问应该是理解,但是可能理解的不全⾯,但他都会⼤⽅⽽谦虚的请教,⼀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因此赐给他‘⽂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经过孔⼦这样的解释,⼦贡终于服⽓了。不耻下问的故事
  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学问或职位较低的⼈请教为耻。
  《论语·公冶长》:敏⽽好学,不耻下问。
  【成语出处】《论语·公冶长》⼦贡问⽈:“孔⽂⼦何以谓之⽂也?”⼦⽈:“敏⽽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也。”[2] /晋·皇甫谧《⾼⼠传·挚恂》:“既通古今⽽性复温敏,不耻下问,故学者宗之。”
  不耻下问的故事解释
  ⽐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不及⾃⼰的⼈请教。耻:形容词活⽤为动词,以……为耻。下,问题⽐⾃已地位低,就是低下和差的意思,但是这个低下和差不是对别⼈的低下,⽽是把要请教的⼈提⾼,把⾃⼰放低。你向别⼈请教问题,那他就是你的⽼师,哪怕是再简单的问题,只要别⼈理解,⽽你⼜不知道,
哪怕你是这个问题所涉及领域的专家,却也恰恰不会,就该去问。这样理解也更好的解释孔⼦说的:"我对于不明⽩的事,每事必问"
  不耻下问的故事寓意
  成语“不耻下问”就是从孔⼦的这句话来的。现代我们⽤来形容⼀个⼈谦虚、好学,真诚地向别⼈提问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