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经典记叙文阅读训练及答
一、[2020.合肥包河区二模]阅读《捅马蜂窝》,完成问题。(22分)
捅马蜂窝
1爷爷的后院虽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
叶纠缠,荫影深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
这里,最壮观的要属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无数金黄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总有
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2“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 ”奶奶生气地说。
3“不行,要螫死人的!"爷爷说。
4“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了。”奶奶反驳道。
5“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连连摇手。
6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股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当我给这个淘气的欲
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
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
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
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7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
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
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咂”,一个沉甸
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把
门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
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死的气势使我(    )了。我抬手想挡
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萤了!我捂着脸大叫。
8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家里人轮番用
了醋、酒、黄酱、万金油和凉手帕儿,也没能使我那肿疱迅速消下去。转天请来医生,打针
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复愈。
9过了些天,(    )稍定,我去爷爷的屋子,他不在,隔窗看见他站在当院里,摆手
招唤我去,我大着胆子去了,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马
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    )
得差点叫起来,慌忙跳开。
10“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这就是堇你那只马蜂。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
它,它不蛮你。它要是萤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那它干吗还要螯我呢,它不就完了吗? ”
“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爷爷说。
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低头再瞧瞧这只马蜂,微
风吹着它,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我不禁想起活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
势。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出一死,真像一个英雄……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
一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上。
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
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
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了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去
★2.联系林则徐、林觉民的业绩,谈谈你对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3分)
★3.品味语言。(6分)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我怀着无限敬意一一瞻仰了树德堂、御碑亭及弥漫着书香气的展室,仿佛在阅读一部关
于民族精神的教科书。
(2)赏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有人竟像看稀有动物似的从头到脚打量我。
• •
4.结合全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4分)
六、[2020.绥化]阅读《鹅毛压得父亲喘》,回答问题。(10分)
鹅毛压得父亲喘
1每到冬季,父亲都要去收鹅毛,此时乡下的养鹅人,都会把鹅毛拔下来卖钱。父亲便
拿着麻袋和扁担,走村串屯地上门去收,早出晚归。
2天一黑,我就跟站在村口的冷风中,等待父亲的归来。有一年,父亲身体特别弱,
“鹅毛担子” 一上肩,就大口大口地又喘又咳。为此,每次看到父亲,便会飞快地跑过
去,接过他的担子,父亲便如释重负,一下轻松很多。年幼的我很是不懂,那鹅毛担子,分
明很轻盈,我曾挑过几次,看似鼓囊囊的两麻袋,其实一点都不重,轻如鸿毛呀,可为何在
父亲的肩上,却是那般沉重,压得他直喘呢?
3晚饭后,父亲拨亮带玻璃罩的油灯,借着灯光,将收来的鹅毛,全部摊放在屋内,然
后打开家里所有的门,让阵阵萧萧北风穿屋而过——他要一边拨弄,一边利用那又冷又硬的
北风,将鹅毛中最轻,最软,也最值钱、最有用处的鹅绒,吹分离开来,另作他用,吹不起
来的则卖给毛厂。
4如若吹进来的风不够大,父亲就拿扇子去扇,被他扇起的鹅绒,恰似屋外飘扬的雪花,
片片雪白,凌空飞舞。父亲一边扇,一边剧烈地喘着、咳着,形单影只地被一片“雪白”若
隐若现地裹挟着,碰触着,吞没……他从不让我和帮忙,而让我们去学习。
5父亲为何气喘和咳嗽得那么严重,我从不知其因。我更不明白,为何村里别的成年男
子,都去集体的队里上工,挣工分,可他却不去,而让柔弱的母亲去?
6母亲白天上工,晚上还要给有钱人做羽绒鞋,好赚些手工费,供我和读书,父亲
分拣出的鹅绒,正是她做鞋时所需的填充保暖材料。母亲的手很巧,做出的羽绒鞋暖和得很,
极受镇上的居民欢迎,尤其是临近春节的腊月,订做羽绒鞋的人很多,母亲要整宿地去做,
天快亮时才能和衣躺会儿。
7更糟的是,我家的泥墙草屋,也在那年的一场暴雪中坍塌了,一家只能住进一间四面
都漏风的草棚里。晚上归来,母亲仍要在草棚里做鞋,父亲分过鹅绒后,还得去垒房子——
取来半干半湿的田泥,赤脚将它们一脚脚地踩熟,踩得有黏性和劲道,之后再用它们去垒墙。
垒一层,晾干后,第二晚再接着垒第二层,如此反复……因为太冷,母亲的双手很快被冻伤,
又痛又痒。父亲也喘得、嗽得更严重了,但他们继续坚持着。
8几个月后,泥屋终于垒起来了,春天也到来了,父亲的咳喘渐渐有了缓解;母亲的双
手也好了些。他们卖鹅毛和羽绒鞋所得的利润,得以凑齐我和的学杂费,一家人总算熬
过来了。
9后来,我才知道,父亲当年患有较重的慢性支气管炎,因为怕花钱,只能硬扛着,
医生告诫他不要干重体力活,要休息,否则极易发展成肺气肿。可父亲哪肯休息,他坚决要
去收鹅毛,因为这活相对轻松些,还能帮母亲。
10多年后,父亲和母亲相继去世。有一次,我回到老家,在老屋的角落里,惊讶地发现中考记叙文
了一小窝的鹅绒,它们轻轻地拢在一起,像落入人间经年不散的流云,泊在母亲留下的鞋样
子旁。鹅绒是那么的轻盈,有风掠过,便会飘散。但奇怪的是,它们竟始终在那里,一如当
年此时。
我终于懂了,当年,压在父亲肩上的担子看似轻如鸿毛,但对于贫病交困的他来说,
却是千钧之担,于母亲也同样如此。可面对薄待他们的那个寒冬,父亲和母亲并未屈服、抱
• •
怨,而是用尽所有力气,彼此配合,携手反抗,只为他们的孩子——年幼的我和,打开
一个阳光明媚的未来之春!在当时那个农村普遍穷困的特殊年代,我和是方圆几十里地,
唯一都读过书,上了大学的弟俩,谁也没因贫困而辍学。
父亲肩上担起的和母亲手中操持的,虽然只是一片片很轻、很轻的鹅毛,但由此诞
生出来的爱,却重于泰山。
1 .请根据文章①到⑧段内容,把相应的故事情节填在横线上。(2分)
父亲挑鹅毛,又喘又咳一    一母亲白天上工,整宿做鞋一父亲踩泥垒墙,
喘咳严重一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可面对薄待他们的那个寒冬,父亲和母亲并未屈服、抱怨,而是用尽所有力气,彼此配
• •
合,携手反抗,只为他们的孩子——年幼的我和,打开一个阳光明媚的未来之春!
★3.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⑩段画线句。(2分)
4.第⑤段和第⑨段是什么关系?从内容方面分析其作用。(2分)
5.文章通过回忆父母辛苦劳作的生活片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分析形象把握情感
七、[2020.随州]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问题。(16分)
纪念傅雷
施蛰存
1196693日,是傅雷和夫人朱梅馥离开这个世界的日子。今年今天,正是二十
周年纪念。这二十年过得好快,我还没有时间写一篇文章纪念他们。俗话说:“秀才人情纸
半张。”我连这半张纸也没有献在老朋友灵前,人情之薄,可想而知。不过,真要纪念傅雷
夫妇,半张纸毕竟不够,而洋洋大文却也写不出,于是拖延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