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2018年23期总第411期
语言文化研究
ENGLISH ON CAMPUS
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理论分析《海阔天空》
文/岳蓓
【摘要】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运用于语篇分析中,可以使文本分析更加科学、客观。本文运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理论分析信乐团演唱的歌曲《海阔天空》语篇,考察六大过程在此语篇中的分布,证明及物性过程在歌曲文体价值、主题意义构建和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等方面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关键词】《海阔天空》;及物性;语篇分析
【作者简介】岳蓓(1991- ),女,陕西铜川人,西安翻译学院,助教,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语用学方向。
一、引言
在中国乐坛上,曾经有这样一首歌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人,激
励一大批为梦想拼搏的年轻人勇敢追梦,更精彩的活——这便是
信乐团的《海阔天空》。这首作品之所如此流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歌词。词作者姚若龙运用朴素、平实又细腻的语言将自己的迷茫、困难以及之后的勇敢、执着表现的淋漓尽致,激励着为梦想打拼的年轻人当面对残酷、命运不公的时候,只要努力坚持,一切便会海阔天空!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海阔天空》的创作特点进行了研究。为了进一步揭示作品的深层意义,体味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接下来将运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理论对歌曲《海阔天空》的语篇进行分析。
二、《海阔天空》的及物性过程分析
1.分析框架———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理论。系统功能语
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韩礼德把语言的元功能分为三种: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
功能。概念功能是指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的各种经历加以表达的功能。及物性是表现概念功能的一个语义系统,其作用在于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见闻和作为分成若干种“过程”。及物性系统主要包括六种过程:物质、心理、关系、言语、行为和存在过程。物质过程表示做某件事的过程,一般由动态动词来表示。心
理过程是表示感觉、反应和认知等心理活动的过程。关系过程是指反映事物之间处于何种关系的过程,可以分为归属和识别两大类。归属类关系过程表示某个实体具有哪些属性,即“a是x的一种”。识别类关系过程指用一个实体确定另一个实体的具体身份,即“a是x”。行为过程指的是诸如呼吸、叹息、哭笑、做梦等生理行为活动的过程。言语过程是指通过讲话交流信息思想的过程。存在过程是表示有某物存在的过程。
及物性系统里除了有各种过程与其各自的参与者外,还包括了环境成分。环境成分的意义包括时间、空间、方式、程度等,其最常见的表示形式是副词词组和介词词组。环境成分可出现于各个过程。
2.语篇分析。歌词属于特殊的文体类型,它以演唱的形式供受众欣赏。优秀的歌词不像即兴谈话那样随便说出,其需要音乐人辛勤地创作、修改和完善。歌词在语篇的范畴之内,与其他语
篇类型一样承担着一定的功能,蕴含着丰富的及物性过程。(1)语篇的及物性分析。及物性过程是按照小句来表现的。按
照以上界定,我们将歌词划分成小句,并进行及物性过程分析。
以下是经过分析及标记的语篇:
我曾怀疑我(物质过程1) 走在沙漠中(物质过程2,环境成分1)从不结果(物质过程3) 无论种什么梦(物质过程4)才张开翅膀(物质过程5) 风却变沉默(关系过程1)习惯伤痛能不能(心理过程1) 算收获(关系过程2)庆幸的是我一直没回头(行为过程1)终于发现(物质过程6)真的是有绿洲(存在过程1,环境成分2)
每把汗流了(行为过程2) 生命变的厚重(关系过程3)走出沮丧才看见(物质过程7,行为过程3)新宇宙(关系过程4)海阔天空(关系过程5)在勇敢以后(环境成分3)要拿执着(物质过程8)
将命运的锁打破(物质过程9,关系过程6)冷漠的人(关系过程7,环境成分4)谢谢你们曾经看轻我(行为过程4)
让我不低头(物质过程10) 更精采的活(关系过程8)凌晨的窗口(环境成分5) 失眠整夜以后(行为过程5,环境成分6)看着黎明(物质过程11,环境成分7)从云里抬起了头(物质过程12,环境成分8)
日落是沉潜(关系过程9) 日出是成熟(关系过程10)只要是光一定会(环境成分9) 灿烂的(关系过程11)海阔天空(关系过程12) 在勇敢以后(环境成分10)要拿执着(物质过程13)
将命运的锁打破(物质过程14,关系过程13)冷漠的人(关系过程14,环境成分11)谢谢你们曾经看轻我(行为过程6)
让我不低头(物质过程15) 更精采的活(关系过程15)海阔天空(关系过程16) 狂风暴雨以后(环境成分12)转过头(物质过程16) 对旧心酸一笑而过(行为过程7)
最懂我的人(关系过程17,环境成分13)谢谢一路默默的陪我(物质过程17)
2018年23期总第411期
语言文化研究
ENGLISH ON CAMPUS
让我拥有好故事可以说(物质过程18,言语过程1)
看未来(物质过程19,环境成分14) 一步步来了(物质过程20) (2)语篇的及物性过程分类及歌词赏析。经过对《海阔天空》整个歌词的分析,统计出全篇的及物性过程分布结果如下图所示:
过程数量百分比
物质过程20≈43%
心理过程1≈2%
关系过程17≈36%
行为过程7≈15%
言语过程1≈2%
海阔天空粤语歌词存在过程1≈2%
总计47100%
由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整个语篇中物质过程出现最多,总共20例,占据总文本的43%。在整个语篇中,除了物质过程12和20的动作者与自然物质相关,其他的18例都是以“我”为动作者或目标的。此类物质过程讲述了“我”具体的行事:怀疑自己、走在沙漠中,表现了自己所面临的困境;发现有绿洲、走出沮丧看见新宇宙、打破命运的锁,用自己的执着与勇敢为梦想奋斗;拥有好故事可以说、看未来一步步
来了,表现出自己努力之后看见了自己美好的未来。通过以我为动作者的丰富的物质过程,将自己的追梦过程表现的淋漓尽致,让听众感受到了歌词中所表达的真实情感,使其感同身受,激励大家向词作者一样勇敢追梦。
关系过程在语篇中出现的数量为其次。关系过程的运用加强了其他人与词作者之间的联系,如:冷漠的人、最懂我的人;重视物质所处的环境,如:日落是沉潜、日出是成熟;以及物体的性质特征,如:厚重的生命、命运的锁等,表现了作者在追梦中环境的艰难,周围人的打击,还强调了一些物体的性质特征,表达了为梦想奋斗的艰辛以及之后的美好。
行为过程共有七例,“我一直没回头、流汗、沮丧、失眠、一笑而过”等词语的运用,是对“我”生理活动过程的描写,表现了词作者在追梦过程中的生理活动,使得语篇更加的真实、感人,达到激励听众的作用。
存在过程共有一例,“绿洲”的存在带给了作者希望,让其走出沮丧、看见新的宇宙,从而去勇敢追梦。存在过程在此语篇的出现,在文本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心理过程一例,“习惯伤痛”,进一步强化了作者在追梦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一个“习惯”将作者在追梦中所遇到的伤痛达到了极致。通过对作者心理活动的描写,交代了语篇的主题感情。让新一代的年轻人在作者的经历中学会勇敢,进一步坚定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
言语过程一例。接近零言语过程正是语篇存在过程的结果,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去传达给听众,让其去领会,而任何言语都是多余的。接近零言语过程也是歌词写作的一种策略,给听者留下足够的想象与思考空间。语篇中唯一的一例“让我拥有好故事可以说”来传达作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美好结果,从而拥有可以说好故事的激动心情,同时用自己的言语来进一步激励年轻人勇于为自己的梦想拼搏。
环境成分在语篇中出现次数也较多,共有14处。环境成分提供有关过程事件的时间、地点、方式或原因等来补足过程意义。作者在语篇中合理的加入跟过程相关的环境成分,目的是使听众更加深刻地理解剧情,丰富过程意义,用以感染听众,引起听众共鸣。本文通过对环境成分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听众对作者怀疑自己、所面临的困境到最终打破命运的锁,从而海阔天空的感受。
三、及物性与语篇理解
歌词可以感动无数人,那是因为听众会对歌词产生的画面感去投入自己的思考和感情,而《海阔天空》的歌词正是如此。正在勇敢追梦的青年人对歌词强烈的认同感使得这首歌变得更加的火,同时激励着一代代青年人。语篇中大量的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和环境成分构成了语篇的叙事背景,这种数量上的前景化为歌词的叙事营造了丰富的画面感以及叙事情境,语篇用“我”作为动作者与目标,使听众在欣赏歌曲时增加了真实性与可信度,运用这种相似的经历引起与听众的共鸣,达到歌曲的交际目的。《海阔天空》也因此成为琅琅上口的优秀词作品得以在听众中广为传唱。当然,文本中某个语言现象在数量上不
突出,也与作品的美学价值和主题意义十分相关。存在过程辅助环境成分对叙事创造语境。语篇心理过程直接表达主观心境。行为过程、关系过程更多的是为勇敢追梦做一种铺垫。接近零言语过程代替了千言万语,留下的感情就让音乐来传达。
四、结束语
信乐团的《海阔天空》曾在中国乐坛流行一时,它的成功与其歌词密不可分,歌词将作者历经艰难却仍然倔强,忍受寂寞也坚持梦想诠释的酣畅淋漓。本文运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理论分析此歌曲的语篇。首先对语篇进行及物性分析,得出整个语篇中各类“过程”的运用和分布情况。对此做出统计与解释,以期出作者写作的动因,从而挖掘出语篇所要表达的深层经验意义,尝试揭示出语篇影响接受者的相关因素。及物性理论的分析为我们进行语篇赏析提供了一个操作性强、可信度高的渠道。同时,本研究也从一定意义上说明,将语言学理论,尤其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运用于语篇赏析中,可以深度洞察作品的主题意义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值得在以后的研究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3rd edi-tion)[M].London:Edward Arnold,(2004).
[2]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王寅.也析《青花瓷》——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1):101-104.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