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画眉鸟》文同《画眉禽》阅读答案与解析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
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
欧阳修《画眉鸟》文同《画眉禽》阅读答案与解析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眉禽
  文同
  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
  B. 欧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自由飞行,文诗中的画眉鸟则在笼中饲养。
  C. 欧诗认为鸟笼内外的画眉鸟,其鸣叫声有差别,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
  D. 欧诗中的“林间”与文诗中的“千岩万壑”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意。
  15. 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
咏物诗大全  14. C .“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说法错误。文诗中先说笼中的画眉鸟在窗边清风中鸣叫,初听之时,声音还是来自“高笼”之中;但等到诗人了却简单的公事,众人散尽之后,衙署清幽安静,此时再听画眉鸟的鸣声,则如同置身于“千岩万壑中”一般。因此,文诗也认为画眉鸟在“高笼”中与在山林之间的鸣声是有差别的,对此有所涉及。
  故选C。
  15. ①欧诗托物言志,通过对比画眉鸟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叫声,将画眉鸟作为寄托情怀的对象,抒发的是诗人归隐山林、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感情。②文诗对画眉进行侧面描写,通过对比“公庭事简人皆散”前后对画眉鸟鸣声的听觉感受,衬托出了诗人高洁出尘、闲散淡泊、襟韵洒落的人物形象。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能力。
  欧诗以画眉鸟为直接描写对象,托物言志,写诗人听见画眉鸟在山林繁花之间千啼百啭,才知道笼中画眉的叫声,远比不上它在山间的自由歌唱那么悦耳动听。在本诗中,诗人对画眉鸟进行正面描写,通过对比画眉鸟在“山花红紫树高低”和“锁向金笼”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中的叫声,将画眉鸟作为寄托情怀的对象,抒发的是诗人归隐山林、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感情。
  文诗虽以画眉为题,但并未具体地描写画眉鸟的形象和叫声,而是进行侧面描写,重点渲染了“公庭事简人皆散”之后,初听上去仍在“高笼”中的画眉鸣声此时听起来却如同置身于“千岩万壑中”,悠远空旷,清幽寂静。本诗通过对比“公庭事简人皆散”前后对画眉鸟鸣声的听觉感受,衬托出了诗人高洁出尘、闲散淡泊、襟韵洒落的人物形象。
  和梅花百咏(其四十)
  于谦①
  极目园林一惨神,繁花照眼似非真。
  初疑积雪寒凝树,陡觉清香远袭人。
  自是孤高偏近水,纵然零落不污尘。
  淡中剩有无边趣,红紫从教妩媚春。
  【注】①《明史》赞其曰:“于谦为巡抚时,声绩表著,卓然负经世之才。及时遘艰虞,缮兵固圉。景帝既推心置腹,谦亦忧国忘家,身系安危,志存宗社,厥功伟矣。”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对句中的“照”字写出了梅花盛开,洁白耀眼,给人亦真亦幻的感觉。
  B.颔联运用比喻和想象的手法,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写梅花的洁白和清香。
  C.颔联中,“陡觉”照应“初疑”,突出了梅花的香气给诗人带来的心理变化。
  D.全诗把对梅花的形象描绘和诗人的人格节操融合起来,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2.古人写咏物诗,往往托物言志。请结合诗歌后两联,分析诗人寄托的情感。
  答:
  (1)B B.“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写梅花的洁白和清香”错,“清香”是闻到的,“积雪寒凝树”是看到的,应是“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写梅花的洁白和清香。”
  (2)①颈联,写花兼写人,“孤高”一字直接点明诗人孤傲,清高的性格;“零落不污尘”表现诗人高洁、脱俗的品格。②尾联,以志趣淡远的梅花,带来了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寄托了诗人改变社会的美好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