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阅读之 咏物言志诗
作者:卢家连 杨守训
来源:《作文周刊·高二版》2015年第42期
        【技法指津】
        一、概念与特点
        咏物言志诗是指作者以生活中某一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以此表达自己的精神品格、理想志向或爱憎好恶等思想情感的一类诗。描摹其态求形似,融入哲理求神似,形神兼备是此类诗的特点。
        二、常见类别及主旨
        1.单纯咏物。状物之形貌,写物之神态,只求形似,不赋予个人的情感,只为表达作者健康而高雅的审美情趣。
        2.托物言志(志向)。诗中描绘的物象只是载体,借以表达作者的人生态度、抱负追求与
豪情壮志。名为咏物,实则通过描摹物象特征展示个人志向:或远离尘世(污浊的官场)、追求闲适的田园生活;或积极入世,渴望建功立业;或坚持理想、绝不媚俗,不向恶势力屈服;或表达渴望得到赏识重用的愿望,等等。
        3.托物喻理。通过咏物来表达一定的自然法理、社会道理、人生哲理。
        4.托物讽世。通过咏物来讽喻揭露批判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讽刺丑恶的人性。
        5.咏物抒怀(情感)。以诗歌所咏之物自喻,或表达羁人生不幸遭遇的愤懑感慨;或表达羁旅离愁;或表达思乡念亲之情;或表达怀才不遇、命运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或忧国忧民,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针砭时弊;或抒发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等等。
        三、常考题型
        针对咏物言志诗,一般有以下几种题型。
        1.这首诗所描写的主要意象(物象)是什么?有何特点。
        2.通过分析意象(物象),把握抒情主人公的主要形象特征、性格追求。
        3.通过分析诗中意象(物象)的寓意,进而分析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或主旨。
        4.分析诗歌的主要表达技巧,或比较两首诗情感技巧的异同。
        四、鉴赏方法
        1.抓“物”的特点。鉴赏咏物言志诗,首先要注意所咏之物的形态、泽、特征、生长环境。我们只有准确抓住外形特点,分析物的比喻或象征意义,才能展开联想,探求到主旨。如松与竹,它们都是常青植物,有耐寒的特点,能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存,所以二者往往象征坚贞不屈、孤傲直立、刚正不阿等品质。
        2.体悟作者在“物”中所托之情。一首好的咏物言志诗,总是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道理。因而,鉴赏时,我们要把物象的特点与人的品格联系在一起,把物象的环境与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把物象的遭遇或发生的变化与作者的生平、遭遇联系在一起。到了人与物之间的关联,我们便抓住了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也抓住了物的品质中所透露出的作者的人生追求、态度理想。
        3.分析艺术手法。咏物言志诗明写物实写人,要把物当成人来理解。赏析时,我们要从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入手,重点把握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寄托什么志。
        4.要明了“物同情异”及“物异情同”的道理。万物都有多面性,作者在咏物时往往只抓住其中的一个特点来加以发挥,吟咏成章,再加上各人的处境、性格、思想、境遇等的差异,因此虽同咏一“物”,而情感主旨大多各异。反之亦然。不同的诗人咏的“物”不同,所表达的情感主旨有时却是相似的。
        因此,我们要灵活处理“物”与情之间的关系,不可用固定的模式或框框来套。从全篇着眼,从作品本身及作者的实际出发来进行剖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阅读训练】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 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这两位作者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什么?
        答:
        2.关于这两首诗,分析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贺诗用梳妆打扮的碧玉少女为喻,描写了早春二月的垂柳。又以春风像少女纤纤素手中的利剪为喻,写出春风下柳芽萌发。这样写使诗的后两句与前两句紧密联系起来。可以说想象出奇,描写生动。
        B.曾诗一反“托物寄兴、言志抒怀”之常格,以所咏之柳比喻某些政治小丑得意忘形、猖獗一时的丑态。告诉人们那些得志小人以蒙骗手段为非作歹,总有一天将失势遭殃,受到惩罚。与传统咏柳诗相比,可以说是反其意而用之的“别调”。
        C.这两首诗同为咏物诗,构思均与传统咏物诗相异。贺诗咏柳而不抒离别思乡感伤之事,曾诗咏柳而不颂柳,却反其意以喻小人,进行贬斥、嘲讽。
        D.这两首诗都为七言绝句,都以柳作喻,有深刻的寓意。贺诗颂扬了唐王朝兴盛、光明;曾诗抨击了北宋末年政治斗争之黑暗。
        鹧 鸪
        □郑 谷
咏物诗大全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①。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②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注]①山鸡:鸟名,即雉,羽毛斑斓美丽。②黄陵庙:在湘阴县北洞庭湖畔。传说帝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从征,溺于湘江,后人遂立祠于水侧,即黄陵庙。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里头有一个统领全篇的关键词,它就是 。
        2.这首诗的颔联通过环境描写,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凄迷幽远的意境,试分析作者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环境。
        答:
        3.这首诗通过对鹧鸪的描写,以物喻人,抒发了怎样的情绪?
        答: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请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答:
        2.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
        画 鹰
        □杜 甫
        素练①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身②思狡兔,侧目似愁胡③。
        绦镟④光堪摘,轩楹⑤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注]①素练:白的生绢。②(sǒng),挺立。③胡:这里指猢狲。一说指胡人。④绦:丝绳。镟:铜环。⑤轩楹:堂前廊柱。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写的是画中的鹰,而非活的鹰,因而描写时处处扣着“画”的特点,即画中之物静止不动、寓静于动的特点。请从颔联、颈联中出最能体现这个特点的词语。
        答:
        2.“毛血洒平芜”是想象之景,还是实写之景?为什么?
        答:
        3.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品格气质?
        答:
        4.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素练”二字可以看出所咏之鹰是画中之物。“风霜起”是作者在看画时的想象,渲染了画鹰的气势。
        B.颔联“身”“侧目”两词描写了鹰的神情动态,“思狡兔”是设想画鹰时时准备着攫取狡免,表现了画鹰的栩栩如生。
        C.颈联描写画鹰身边的物件,侧面烘托画中的鹰形态逼真,而“堪”“可”二字又紧扣“画”字之题。
        D.尾联描写画面上的鹰正在搏击凡鸟,毛血洒落原野,画面上场面激烈,间接流露了作者的英豪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