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灰吟
于谦(明)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主旨: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2、咏蝉
虞世南(唐)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咏物诗大全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我喝的是清冽的露水,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声音传的远是因为我站的高,并不是借助了的秋风。
主旨: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3、早梅
柳宗元(唐)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译文:腊梅在高高的树上早早地绽放,花朵儿映着碧蓝的南国天空。夜晚北风吹来缕缕清香,清晨严霜滋润花朵洁白的华容。想将花儿赠给万里外的亲友,路途遥远重重山水阻隔。寒风中花朵就要凋落,又能用什么来抚慰远客?
.主旨:..借对梅花在严霜寒风中早早开放的风姿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孤傲高洁的品格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4、早梅
张谓(唐)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译文: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人们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发,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主旨: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
5、不第后赋菊
黄巢(唐)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注解:九月八:古代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风俗。说“九月八”是为了押韵。杀:凋谢。香阵:阵阵香气。黄金甲:金黄的铠甲,此指菊花的颜
主旨:此诗借咏菊来形容势不可挡的义军力量
6、菊花
元稹(唐)
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译文:一丛丛菊花围绕着房屋开放,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
专心致志地绕篱观赏,以至于太阳西斜都不知道。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
主旨: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7、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一道道水,怀疑会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柳浓绿,花明丽,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经临近,布做成的衣衫,最普通的帽,简朴的古风仍然存在。
从今日起,如果可以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农家朋友柴门。
主旨: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或船到桥头自然直。
8、竹石
郑板桥(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主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幅傲然挺立、坚贞不屈的劲竹形象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立根破岩,咬定青山,千磨万击,屹立挺然。这副铮铮傲骨也正是诗人所追求和向往的,他那种坚定的意志、顽强的精神和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气节通过这首诗表现得淋漓尽致。
9、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赏析: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对自己身世的悲叹之情。表达出作者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境。
10、病牛
李纲(北宋)
耕田千亩实千箱,精疲力竭谁抚伤。
但求众生皆得饱,何辞羸病卧残阳?
赏析:“耕田千亩”、“精疲力竭”表明了牛的勤劳卖力,“实千箱”突出了牛劳动成果的丰硕和其对人类的贡献,然而尽管这样的居功至伟,牛却依然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只要天下众生都能吃饱饭,何必计较自
己年老体衰、病卧残阳之中呢?作者这首小诗既是对病牛的崇敬和礼赞,同时也是对像老牛一样勤劳朴实、无私奉献的广大劳动人民众的讴歌和赞颂。
11、琴诗
苏轼
若言弦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