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教材如何教学“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1.《铺满金巴掌的水泥道》有这样一个题目:
  下面加粗的词语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和同学交流。
  1.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2.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学生可以用二年级学过的理解词语的方法,也有一些新的方法:比如“明朗”,可以用近义词替换,也可以用字义、语素义去叠加,理解“明朗”的意思。
  第二句中“凌乱”,既可以从“乱”来理解,又可以从前面的“规则”一词的反义词来推测“凌乱”的意思。
  引导学生在读到生词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查字典,或者直接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这些都是没有经历思维过程的方法。经历思维过程是怎样的呢?结合上下文语境,结合他的生活经验,看词的结构方式,从各种各样的信息去推测这个词语的意思。虽然比直接去查字典要慢一
些,但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的思维的价值是应该最看重的。
  2.《秋天的雨》
经典词句  这一课,是以在文中吐泡泡的方式提示学生:读到这里,我理解了五彩缤纷的意思。“五彩缤纷”实际上是出现在这个段落的开头部分。这也是学生一个启示:遇到不懂的词,你不要太着急去做什么事情,也许读完了这一段就理解了;还不理解,说不定读完文章就理解了。
  学生的阅读,应该能够沉下心来,再多一些停下来思考的时间,从而达成理解的思维过程。
  交流平台是让学生们用分小组开展活动的方式,总结查字典的方法。可以把之前用过的方法加以梳理,谈论一下自己平时遇到不懂的词语时的做法。
  “词句段运用”里还有一个题目: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下面加点词语意思的?提供一些加点的词语,是可以运用多种方法理解的。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可以相互印证,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三年级的学生在这方面应更加有意识,更加有自我监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