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这部2001年黄建新拍摄的《谁说我不在乎》竟然是有明确市场定位的中国大陆第一部暑期档本土电影。故事从一个普通都市里的一家三口人的生活开始讲起,原本平淡的生活因为女主人谢雨婷在意识到自己家的结婚证不到了,而同事们关于“没有结婚证,婚姻就没有了证明和保证。。。”的调侃更是给这个处在中年危机的女人带来了不必要的猜疑。于是为了寻结婚证而引发的一场家庭战争就这么在一个本来看上去幸福美满的家庭上演,而男女主人的孩子小文却成为了最无辜的受害者。。。
黄建新把自己电影中一贯的关于对市井生活中的小人物在大时代环境的变化下,人物境遇的变化和无奈等众多自己惯用的元素很合理的结合在了一起,在保持了一部暑期档电影该有的轻松和流畅的同时,电影中隐含的那些‘潜信息’又没有因为电影的市场定位而变得庸俗和容易被人忽视。电影中所反应的都市生活中的人们,对于生活价值和家庭生活信仰的一种在大的物质文化冲突下的迷茫和无助被极好的通过一个看似普通的‘家庭战争’故事做到了最合适程度的放大。而中年人的情感危机则是这个故事最核心的一个要素,片中冯巩所扮演的男主人顾明,虽然有着一个看上去比较尴尬和压抑的精神病学医生的职业,但是事业上却很得意和顺利。而由吕丽萍扮演的妻子谢雨婷虽然有工程师的职务,却因为下岗而过早的进入了其个人生活的低谷。一种所谓的男女家庭内部生活和外部地位的不对等‘失衡’使得本来一个小小的‘结婚证事件’却成了家庭矛盾集中爆发的一个。其实看似表面化的感情危机起因,却有着这个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婚姻、对于家庭生活的种种无奈和不信任。而片中那看似是个小大人儿的女儿小文从一开始对父母感情问
题的‘调侃’和‘冷漠’到最后对于父母是否离婚问题上的哀求和无助,我们都清晰的看到了导演对于婚姻战争中最大受害者孩子这一角的最大关注点的重度描写!
婚姻生活并不是属于两个人的事情,它是属于两个家庭以及牵动更广大的社会体的一种社会生活载体。它远远不是表面上看上去的那么形式化和私人化。在《谁说我不在乎》里,黄建新用流畅的镜头语言和其一贯的对小人物生活状态的那种调侃性的探索态度,为我们讲了一个当代中国人家庭生活中几乎谁都可能碰上的问题。虽然问题的在电影中是一个个案,但是这种类似的问题起因却几乎每天都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上演。而这部电影只是象浓缩了都市生活百态的一面镜子那样,为我们照清了自己
所处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样子。
电影由于处于其‘中国第一部真正暑期档电影’的档期条件所至,也只是把电影想描述的问题一笔带过,没有给人留下过于压抑的感觉。可以说也不深刻!但是我们很清明白,黄建新并不想把这部电影作压抑和把剧中人物讲深邃!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电影恰到好处的讲清故事、制造一定的‘笑’果,同时让观影者有些许共鸣就够了!!!如此清晰的定位正是使得这部电影好看、轻松又不失一点点反省的最大保障!!而此片最难得的地方在于,其几乎把问题和矛盾用戏剧化和轻喜剧化的手法一一点出,但又抛弃了类似题材爱淤泥于所谓‘内涵’的固有纠结上。圆满的故事结局和轻快的剧情节奏控制,最终还是把电影的主旨从困境中的情感生活回归到了对于家庭幸福的美好祝福上。而本片除了电影风格本身的‘可爱且亲切’之外,
最值得赞扬的还有电影中对于光影和彩的合理使用。当电影中描写老顾一家的家庭内室的长镜头出现之时,温暖的阳光和屋内亮调装饰相结合所产生的彩使得整个空间充满了温馨感和归属感,这也正是对于真正家庭幸福生活保有美好期待和向往的人们都能感觉出来的导演用意。
一个本来虽平淡但幸福的家庭,因为妻子硬要出多年不见的结婚证,导致丈夫(冯巩)疲于应付,对妻子(吕丽萍)失去兴趣,到最后两人终于走上离婚之路,之前表现得很新潮、很坚强的女儿在此时完全崩溃,为了阻止父母离婚,甚至离家出走,终于回女儿的夫妇两为了女儿选择继续在一起,表面上生活似乎重回轨道,但是夫妻感情就真的和好了吗
我的家庭生活典型的新世纪初的家庭剧,浮躁风格。从这个时候起,划时代的开始了离婚话题。试想一下,一对中年夫妻,有着甜美过去,有着稳定家庭,有个漂亮懂事的女儿,居然为了一张没有任何意义的结婚证,最终走向离婚,那么还有什么是稳固可以把握的呢?------当然作为影视剧,夸张的情节和人物矛盾,都是剧情所需。------作为观众,我们更应该意识和反思的是,我们追逐的家庭和幸福,难道真的这么不堪一击吗?什么状态下,我们多年累计的情感,会这么脆弱和没有安全感?我们都可以问问自己的内心,在婚姻里,我们能把握的到底是什么?我们的结婚证,是为了给自己的安全感还是为了让承诺变为合同?------本片不是那么丰满,情节太戏剧,人物都不够真实,故事不够连贯,不过呢,认真想想,对婚姻状态有好处。------有时候,不是生活给我们的不够,是我们的要求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