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洞 教: 识“浙、簇” 6 个生字会写 “”15 个生字。 写“一簇、 突兀森郁、 臀部、漆黑、蜿蜒 2. 有感情课文,能复述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 3. 叙顺序,有条理叙述的表达方式; 体会作造句的准确。 4. 感洞自的美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 : 深入文内容,叙顺序有条理叙述的表达方式;体会作者用词 造句的准确。 点 : 感洞自的美爱大自然的情趣。 时
教:识“浙、簇 6,会” 15 个生字。写“一簇、 突兀森
郁、臀部、漆黑、蜿蜒 2. 正课文,理清文。 3.课文,文。 程: 设情境,入。 :生个地球上在地面上有高山、大海、平原等自光,而且在 地下也有着很多奇妙。其中溶洞就世界中⋯ ⋯ “溶洞乳、石笋片,读语。今天就和作家叶圣陶 先生一起那狭窄洞。 : 洞) 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叶圣陶,原钧,字秉臣、圣陶, 1894 年 10 月
2
8
代作家、教 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家,术家”之称。 1907 年,考中学。 1916 上尚公教,推出第一个童话 故事《稻草人》。 二课文,解。 生字表中的生, 准字其中多的生字如、臀、蜿、蜒” 等的字形。 些字用熟字加偏旁的忆好。 也学想法由一想到多字
加以区别分析。)
(1)读准字音
浙江一簇臀部漆黑蜿蜒
杜鹃宽窄肩背移动额角陆续石钟乳石笋变化多端上源
自由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簇笋”,翘舌音“浙窄乳”等。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臀窄”。
“臀”上下结构,笔画较多,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字要写得扁一些。下面的“月”写宽一些,托住上面的部分。
“窄”上窄下宽,下面的部分是“乍”,不要写错。
2. 画出课文中的新词, 并根据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它们的大概意思。
3. 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1)拥挤:( 人或车船) 等挤在一起。地方相对较小而人或车船等相对较多。
(2)空隙:指中间空着的地方;尚未占用的时间;空旷间隙;相似的情况或状态再现的时间间隔。
(3)稍微:表示数量少或程度浅。
(4)蜿蜒:上下起伏前曲折像蛇类爬行的样子。
(5)依据:基础,按照。
(6)突兀森郁:形容山势险峻, 树木繁茂。突兀, 山峰高高耸起的样子;森郁, 形容树木多而茂盛。
(7)石钟乳: 在溶洞里常见到,形如寺庙里的大钟,也也叫钟乳石。
(8)石笋:指的是喀斯特地貌特有的一种钙沉积、形成像笋子一样的石头。
(9)名目:事物的名称。
4. 质疑问难。( 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询问,也可向老师提出不能理解的词语。)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 自由朗读全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3. 默读全文,要求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路线示意图。( 可以各自进行,也可与几个同学
讨论一起完成。)
4. 交流
指名出示画好的示意图。并按图说清图意,然后相互补充或纠正不当之处。
路上→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板书:路上→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5.对照示意图,到相应段落再次朗读。
四、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叶圣陶先生一道欣赏了美丽的溶洞景,我想大多数
同学可能都有一种冲动,就是想马上到溶洞里面去看一看,看看那里到底有多么神奇,下节课我们就一起去那里看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2 理清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学习有条理叙述的表达方式; 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和朴实。
3. 感受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领略了溶洞外的美丽风光。这节课,我们将继续
跟随叶圣陶先生走进溶洞,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二、“初入溶洞”,感受“美丽”。
思考: 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所见的景物有哪些?
1. 粉红的山,各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 由具体的景物概括出“明艳”一词,写出金华一带山区明亮艳丽的春。)
2.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变换调子。
引导发现这句话的特点。( 如有两对反义词,用拟人手法,写溪水的声音)
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句子中的因果关系,音韵节奏感,和作者当时的心情等。预
四年级语文教案设:一个“迎”字,点明作者是逆溪流而上。
(1)“时而⋯⋯时而⋯⋯”说明了溪流蜿蜒曲折,因为溪流的宽窄不一,所以才形成流水速
度的缓急不同。
(2)作者巧妙地运用“宽、窄;缓、急;”两对反义词准确地表达溪流的形和声。由于溪流
缓急不一,听到的流水声也就各不相同,犹如在“时变换调子”。
(板书:宽、窄;缓、急;)
(3)这句话烘托了作者当时的游兴有多浓,对涓涓溪流发出如此赞叹!
反复朗读上述句子。
三、精读感悟,感受“狭窄”。
研读洞口、外洞、内洞各自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1. 引导学生到课文中概括特点的词语或者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洞口: 像桥洞似的,很宽。
外洞:宽敞。
孔隙: 窄小。
内洞: 昏暗比外洞大,有双龙和石钟乳。
2. 从文中到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的。
(让学生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以及采用的打比方,说感觉等手法)
着重感悟下列句子:
1. 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擦伤鼻子。
体验由于孔隙的窄小而形成“挤压”的感觉。这句话写出作者通过孔隙时的真实感受,
“稍微”,“一点儿”告诉我们只有一动不动地平躺在小船上,才能通过孔隙,以此说明孔隙
小的特点,非常逼真。运用“要是⋯⋯准”的假设句式,准确地表达了作者当时受“挤压”的感觉。
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也很值得观赏。
着重理解“即使”这部分的强调作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石钟乳和石笋是非常值得观赏
的,原因是形状变化多端,颜又各异。用“即使”这个关联词作强调,即退一步讲,如果
不把这些石钟乳、石笋具体比作什么也值得观赏,说明它本身已经够吸引人了,无需再比作
什么了。
三、复述课文,写段训练。
1. 任选双龙洞其中一个景点进行复述,可采用导游介绍等形式进行。
2. 用“时而⋯⋯时而”写句子。
(飞机在高空表演,时而盘旋上升,时而俯冲下降,真让人提心吊胆。)
3. 把下面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分别写具体。
汽车行驶:
自然天气: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 启发学生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收获,在相互交流对话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从内容和写作方法两方面谈自己的收获。
2. 教师小结。
文章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游览的时间和地点。又以简洁的语言写了途中所见的景物,用
“眼前一片明艳”概括了山区生机盎然的春,再以具体、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双龙洞的特点。在记叙中,作者的语言朴素,真实可感。
3. 作业
搜集有关溶洞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板书内容: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路上(宽、窄;缓、急;)-- 外洞(很宽)-- 孔隙(窄小)-- 内洞昏暗-- 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