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智能课程的“玩性教育理念”
玩是幼儿的天性,玩性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要尊重幼儿玩的天性。林永哲倡导的体智能课程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尊重幼儿爱玩的本性,把玩性教育理念贯穿体智能课程始终,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玩出兴趣、玩出目的、玩出道理、玩出心得,实现体能、智能和人能三方面的发展。
3-6岁幼儿动作能力获得发展,大肌肉动作较为协调,小肌肉的协调性不断提高,幼儿感知觉、思维、想象、记忆等心理因素也得到较大发展,玩的方式的可能性不断增加,玩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玩不仅是幼儿的本能活动,还是幼儿由生物性向社会性过渡的方式。玩或者游戏是幼儿最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要尊重幼儿爱玩和爱游戏的天性。同时玩对于幼儿来说意义重大,如果忽视了幼儿对玩的需求,就可能会产生很多的问题,如幼儿肢体不灵活,忍受挫折能力比较差,专注力不足,社交能力较差,缺乏处理冲突的能力。体智能课程开展多样化的运动游戏,尊重幼儿玩的天性,把玩或者游戏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让幼儿玩出兴趣、玩出道理、玩出目的、玩出心得,使幼儿在快乐的运动游戏体验中增强幼儿体质,激发思维和潜能,促进其社会性发展,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一、理论基础
国外幼儿教育学者和专家早在19世纪就已经意识到玩对于幼儿的重要性,由此产生了众多的幼儿游戏理论,最具代表性的有皮亚杰认知动力说、维果茨基游戏理论、帕滕游戏理论等。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巩固幼儿已存在的认知结构的途径和方法,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练习游戏、象征性游戏和规则游戏,象征性游戏促进了幼儿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维果茨基强调了游戏在促进幼儿心理发展方面的作用,他认为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而虚构的创造性活动,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帕滕认为幼儿游戏水平反映出其社会性的发展水平,并将幼儿的游戏按照社会性发展程度划分为非社会性游戏、平行游戏、联合和合作游戏。这些理论分别从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两方面论证了游戏对于幼儿的重要作用。
国内也有众多的教育工作者对游戏的意义进行研究。朱家雄(2000)指出了游戏在幼儿人格建构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曹中平(2000)强调了游戏能够促进幼儿生理、认知、社会化、人格等的发展。龚浩然(2002)认为游戏是促进幼儿注意、意识、记忆、想象、思维等高级心理现象发展的重要方式,是实现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而由中国教育部颁发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提出幼儿园教育应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此外,林永哲(2004)尊重幼儿的玩的天性,认为玩能够把身体和大脑充分调动起来,既能锻炼体魄,又能引发思考,以此提出了玩性教育理念。他认为以游戏为载体的体智能课程,能够促进幼儿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提高,如肢体协调性,激发思维和潜能,帮助幼儿形成自信、勇敢等正向积极的性格,让孩子玩出兴趣、玩出目的、玩出道理、玩出心得、玩出大能力。
二、“玩”就要玩出兴趣
兴趣是最积极活跃的心理成分,是幼儿促进成长与发展最好的老师,还能够激发幼儿学习的内在原动力。如果教师设计的教育活动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无法无法引起自己的任何兴趣,那么对幼儿来说其教育的效果基本上也是微乎其微的。要想引起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首先就必须保证所设计的游戏能够引起自己的兴趣,其次游戏水平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游戏水平如果高于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幼儿不具备理解游戏规则的能力,也就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去。游戏水平如果低于幼儿年龄发展特点,
对于幼儿来说这样的游戏就是机械而简单的重复练习,也不能引发他们的兴趣。
而玩性教育就是要从幼儿兴趣出发,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照顾个别差异,保护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幼儿能够依靠其内在动机去探索与发现,从而获得各种能力以及生活常识和社会规范。同时事实也证明违背幼儿玩的天性,不了解幼儿内心需求的游戏活动无法满足幼儿的兴趣需求,激发不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长此以往幼儿就会对学习活动产生逆反心理,也会影响他们进入小学后对学习的兴趣,幼小衔接就会出现问题。因此玩要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让幼儿不仅能玩出兴趣,还能对活动内容产生持久的兴趣。
三、“玩”就要玩出目的
玩性教育的目的不是玩,玩只是活动的方式。玩的过程中幼儿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得才是最终目的。教师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要起着教育引导者的作用,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幼儿正确行为的产生。玩性教育理念对幼儿教师的组织力和创新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幼儿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之初就必须明确其活动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并围绕着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在游戏活动中要注意适时引导幼儿的行为,使其注意力保持在游戏活动上。
而玩性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幼儿在多样化的运动游戏中实现体能、智能和人能等多方面的发展。运动游戏必然有运动的成分,这就要求幼儿必须要调动其大肌肉、小肌肉的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其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平衡性等身体素质也得到发展,从而促进幼儿体能的发展。智能包括观察力、创造力、问题解决的能力等,玩性教育主张要在游戏过程中有意识培养幼儿的智能因素。例如在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时光桥这个游戏中体智能老师会有意给大班幼儿设置一些障碍,幼儿需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思考、判断和推理到通过这些障碍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情境,使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体验中获得问题解决的能力。幼儿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幼儿未来生活做准备的,是帮助幼儿从自然人逐渐过渡到社会人的过程。幼儿要想未来能够更好地生存在复杂的人类社会中就必须不断内化社会规范,掌握人与人、人与自然相处的方式,不断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因此促进幼儿人能发展也是玩性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玩不是随意的玩,它是有目的的,其目的就是促进幼儿体能、智能和人能的发展。
四、“玩”就要玩出道理
玩出道理就是要通过游戏让幼儿掌握基本的逻辑关系,秉持正确的理念方向。简单来说就
是让幼儿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会做事要求掌握做事的流程和做事的方法,这样才能够提高做事效率,更好体现自身的价值,它是能够生存的基础。会做人是指有较成熟的是非判断的标准,并按照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关键。虽然玩性教育提倡快乐教育,希望幼儿能够在玩的过程中获得快乐的经历,但是快乐不是玩性教育追求的全部,快乐也决不是人生的全部,人要生存于世只有乐观的心态是不够的,还要掌握生活的“本领”。幼儿教育就是为幼儿未来生活和工作做准备,因此这些“本领”幼儿同样需要逐渐掌握。又由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局限性,因此必须将做事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内嵌于游戏中,通过游戏的方式模拟生活场景,让幼儿能够有直观感受和切身体会,以便于在面对真实的社会和各种人际关系时游刃有余。例如游戏过程中要求幼儿尊重游戏规则和游戏秩序,不推不挤;在“超级战衣”这一游戏中将幼儿分为4队,每队要想顺利完成任务,团队成员之间就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和相互帮助。
五、“玩”就要玩出心得
玩的过程其实就是幼儿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幼儿心理不断建构和良好行为不断形成的过程,心理结构的不断丰富和良好行为地不断累积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表现。玩
性教育认为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索而获得的感悟是最具价值。玩一定要有所得,玩而无所得就失去了玩的意义。如看动画片也是一种玩的方式,但是这种玩的方式对于幼儿来说是被动接受的,其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其教育的价值也是极其有限的。高质量的玩一定是让幼儿能够全身心投入其中,能够激发幼儿主动性和探索欲望,并在主动探索过程中实现既定的心智目标和行为目标。
六、玩出大能力 
玩性教育让幼儿玩出兴趣、玩出目的、玩出道理、玩出心得,让幼儿玩出大能力。玩尊重幼儿的天性,激发幼儿自主探索的欲望和兴趣,幼儿能够自主参与其中,无形中培养了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玩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幼儿自己或者与同伴一起沟通交流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有利于幼儿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每次高质量的玩对幼儿来说就是一场头脑风暴,他们调动每个脑细胞,充分发挥想象力,不断创造新玩法,极大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每一次玩对于幼儿来说还是一次新的冒险,幼儿敢于挑战之前没有玩过的游戏,有勇气结交新朋友,在玩的过程中幼儿冒险能力得到发展,这将有利于幼儿未来在瞬息万变的职业格局中不惧改变,勇于挑战,不断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体智能玩性教育理念重视玩的教育价值,强调尊重幼儿玩的天性,让孩子的童年更童年。玩性教育提倡以高质量的游戏方式来满足幼儿对玩的需求,让幼儿在宽松而愉悦的氛围中汲取生理与心理的营养,帮助幼儿获得全方位的发展。此外,玩不是没有任何限制的,要把安全教育贯穿到玩的整个过程中,既保证幼儿能够开开心心地玩、有意义地玩,又能保证安安全全地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