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信息拓展】永远的白居易
(一)总向往唐代,向往那种灞桥折柳、渭城送别的潇洒;向往那种郊外踏青,长堤放歌的浪漫;向往那种秋原弛马、弯弓射雕的豪放;总是向往风流潇洒的书生招手作别,红楼上闺中少妇遥遥远望,箫声幽咽留人,芳草淒淒,薄雾如烟,满川风雨子归声。但更追慕的是唐代文人的风采。唐代文人是何等的壮怀激烈,马踏清秋,弓如霹雳,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一腔雄心,浩荡如水,纵观青史,哪个朝代的文人有如此的肝烈。唐代的文人又是何等的情意绵绵,原上看花,人面含情,巴山寄笺,夜雨思归;朋友执手,浊酒送别,后世文人有几个如此多情,让千余年之后的人读之,犹涕下沾襟。唐代的文人又是何等的飘逸脱俗,个人得失不荤于心,私人进退不系于怀,那情怀明明如月,毫不纤痕;那人品清清如水,没有一星渣滓;那诗文,也就淡如一朵山百合,清香悠远。
在这其中鼎足而三的有李白、杜甫、白居易,三者之中,我更喜爱白居易。李太白是神,是仙,天纵之才,一举手一投足率性而为,无人而及,学太白不成反成浮浪子弟。杜甫个人得失不系于心,整日愁眉苦脸,惗须长叹,忧国忧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为圣人,这凡人很难做到。只有香山居士,不是仙,不是圣,是人。仙令我们仰望,圣让我们崇敬,只有人才供我们学习。
(二)少年时读香山居士,读到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今日因君话兄弟,数行清泪一行书时,正在异地求学,少小离家,孤身在外,一读此时,清泪双流,诗人的感情一定细腻如水吧,因而那语
言才会清新如荷。青年时读香山居士,读到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正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正初于初恋,女友那若即若离,似喜似嗔的情态,甜蜜的忧愁,让人难以释怀,更不好启齿,侍读了此诗,方知千年之前已逢知已,诗中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愁,竟抚慰了我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相思。步入社会,则更爱读白居易是哪个朝代的人
《杜陵叟》《缭绫》,一颗入世之心完全浸泡在诗人的大慈大悲之中,如见朋友说不尽的亲近。而今经历了人世间的种种挫折,一颗心繁华落尽,返璞归真,则十分爱读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等小诗的玲珑闲适,字里行间蕴含了一种宁静祥和,犹如佛祖拈花一笑。既入世又出世,既生活在红尘之中,又高蹈于红尘之外,这就是香山居士。
(三)今天,我们已很难想像唐代是怎样的雄浑壮丽了。但在每一个月夜里,我总能想像出白居易的样子,这个中唐的大诗人,坐在江头的一叶孤舟之中,倾听着不琵琶女幽怨声,感恩伤怀,泣下沾襟,他漫步在月夜里,面对如雪的荞麦花,细细的嗅着、微笑着,更多的时候,他深入民间,为卖炭翁,为卖花人,为织绫女叹息,为百姓的生活悲愁低吟。
他是一只白鹤,有时振翅,翱翔于生活之外;有时敛翅,栖落在岁月的河边,啄食着生活的酸甜苦辣,在他的诗里,我们能听到欢快清凉的鸣叫,又能听到冷夜霜晨的悲唳。这是一种特殊的人格,一种儒与道融为一体的人格。这种人格让他潇洒如雨润青草,风扫竹梢,又让他悲悯如一轮皓月,高高地挂在千年前的天空,朗照着中唐这个多灾多难时代,成为一方我们可望而不可及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