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白沙河智慧旅游建设方案
目录
1项目建设背景............................................................................................................................. - 1 -
1.1国内旅游管理与信息化现状 (1)
1.2旅游产业的转型 (2)
1.3青岛白沙河旅游管理与规划 (3)
1.4青岛白沙河智慧旅游建设 (4)
大沙河湿地公园1.5项目建设意义 (5)
2项目需求分析............................................................................................................................. - 7 -
2.1用户分类与角分析 (7)
2.2业务需求 (9)
2.3功能需求 (10)
2.4性能需求 (16)
2.5数据需求 (17)
3项目总体方案........................................................................................................................... - 18 -
3.1建设原则 (18)
3.2智慧旅游与智慧服务 (19)
4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 - 23 -
4.1管理效益分析 (23)
4.2社会效益分析 (23)
4.3经济效益分析 (23)
1 项目建设背景
1.1 国内旅游管理与信息化现状
目前,旅游行业信息化比较混乱,处在一种较为无序的格局,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旅游服务平台众多,但均缺乏权威性
近年来,国内产生了一批专注于提供网上旅游服务的信息平台,这些平台要么从传统的票务预订服务变迁而来,要么由区域性政府部门发起,要么从旅游论坛发展而来,普遍性的问题是缺乏很好的信息更新机制,信息可行度不高,且缺乏与游客的实时互动。
2、景区(点)内的旅游服务手段落后,旅游体验不够好
景区内的导游导览,目前更多是基于导游讲解机来实现,游客入园后,领取导游讲解机,到达景点时,通过位置感知自动播放,或者人工触发的方式,播放景点介绍,对景区而言,需新增导览装置,管理和维护成本较高,对于游客而言,一方面需要多拿一个装置,加重了旅客的负担,另一方面,一旦游客离开旅游场所,导游导览信息就不再出现,不利于深度旅游体验与交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终端的普及,基于游客自带的智能终端的导游导览服务,可很好解决上述问题。
此外,中国游客传统上有“到此一游”的情节。然而在旅游场所篆刻留言和签名,即不文明,也破坏旅游环境,借助智能终端和信息亭应用,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游客在景点拍照后,编辑感言,通过与信
息亭智能终端的交互(上传、签章),完成加盖游戳的动作,发布到微博上,相当于旅游景区认可的实时签到上传,即很好地解决了游客“到此一游”的诉求,也为环境保护及旅游信息的分享和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3、对旅游从业机构的监管与服务不到位,良莠不齐
目前对旅游从业机构的管理,大部分地区还停留在政府巡检和通过采集报告数据来进行管理,缺乏对公众评议信息的采集和综合。最终导致对从业机构的管理重认证,轻监管的现状。而通过引入公众评议和打分,并作为一种市场评价结
果公布给潜在游客,引导游客合理选择旅游服务机构,推动企业优胜劣汰,良性发展。
4、游客消费作为主要营收手段,目前与国外差距较大
现在国外旅游发达国家的总体旅游收入中,旅游者购物消费所占比例高达50%以上,购物已经成为绝大部分旅游者关注的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但国内绝大部分旅游城市或旅游景点的收入组成中,游客购物部分所占比例都不超过20%。因此,如何激发游客的购物欲望,让他们能够放心、方便、快捷的购物消费是提高旅游收入的最主要的问题。
5、对于旅游过程中的紧急事故的响应及处理存在较大隐患
为了迅速、有效地处理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尽可能的为旅游者提供救援和帮助,保障旅游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维护景区良好的旅游形象,智慧旅游方案中必须有一套完整有效的应急指挥体系以及应急指挥系统作为保障。该体系将会是一套集旅游应急预案制定,旅游应急事件监控,旅游应急流程处理与监控,旅游应急指挥协同工作以及旅游应急指挥事后分析为一体的全方位应急指挥体系,同时有一套完备的IT系统作为其基础支撑平台。
6、维护景区环境困难,难以实现让游客享受低碳环保的旅程
少数游客对于景区环境的破坏可能是不可修复的,会造成后续游客的旅游体验因为部分景区的破坏而急剧下降,这是目前各个景区最头疼的问题。前面我们对于“到此一游”这种传统行为的解决方法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如果能够进一步引导客户,把对旅途中的不环保、不文明现象的举报或投诉融入到游客与旅游管理者的互动中,让游客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上传他的所见,然后由管理部门协调就近的资源快速响应并解决问题,不仅可以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又可以有效的保护景区的环境。同时,我们可以通过wifi和客户端结合的游客定位信息,准确、高效地调配景区的诸如交通工作、工作人员、辅助设备等资源,从而降低资源的浪费。
1.2 旅游产业的转型
着重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是青岛白沙河“十二五”期间发展的主线。在旅游发展模式上将实现“政府主导
型”向“政府引导调控、市场主导型”的转变,
在旅游增长方式上实现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旅游产品结构上实现从“观光型”为主向“度假休闲体验型”为主转变,进一步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提高旅游管理服务水平,提升青岛白沙河旅游整体形象,走有国际特征、青岛特点、白沙河特的旅游业发展之路。在发展特旅游产品方面,重点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新兴旅游产品,发展商务旅游。扩大旅游消费,推进低碳旅游,进一步激发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整合、经营和管理活力,形成良好的旅游人才激励机制。
智慧旅游需要通过新一代的信息化技术来实现,其目的是充分理解游客需求的前提下更加智慧的服务游客,同时提升旅游企业的竞争力。智慧旅游的实现过程是旅游产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的实现过程,游客、旅游企业、政府管理者将是整个旅游行业的主体。智慧旅游关键是在底层设计或基层建设,就像精细化服务、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经营,先要有标准化、程序化,然后是信息化,然后才是智能化、智慧化。同时,智慧旅游可以让政府管理者对旅游产业的方方面面进行实时的监控,使得管理更加便捷,并可与游客产生互动。
1.3 青岛白沙河旅游管理与规划
1.3.1青岛白沙河旅游概况
白沙河,发源于崂山巨峰海拔千米的天乙泉,是青岛地区水位最高的河流,号称“青岛天河”。河床宽度上游50~100米,中游200米左右,下游300米左右。它从崂山之巅,拨开云雾,穿山越涧,曲曲折折,合而又分,分而又合,直奔西麓,越过崇山峻岭汇入“月子口”后,地势平坦,河床宽阔,再经黄埠、流亭、赵村、西后楼等村跨崂山区和城阳区流入胶州湾,全长32公里,流域面积209平方公里。
1.3.2青岛白沙河旅游规划
根据按照青岛白沙河总体规划(2010-2030年),青岛白沙河明确提出要将旅游业打造成为全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不但要实现产业份额量的突破,还要实现产业发展质态的突破。到2015年,要将青岛白沙河市建设成为旅游产品丰富、旅游市场活跃、环境优美、服务优质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1.4 青岛白沙河智慧旅游建设
智慧旅游在全国如火如荼,但由于没有统一标准,所以各省、市、区都属于摸索状态。在前不久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18个“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分别北京、武汉、成都、福州、南京、大连、厦门、苏州、温州、烟台、洛阳、无锡、常州、南通、扬州、镇江、黄山、武夷山。大都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发布,让人们及时了解,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
而这些旅游试点城市其表现形式多为电子二维码门票,景区自助导览系统,手机APP,预订各条经典线路,游玩时,手机上会收到景区服务信息,景区信息亭内的互动触摸屏上,视频导游等,相应管理职能部门则通过数据中心信息挖掘,配套移动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和便捷式的管理。虽然没有标准的概念,但是智慧旅游的本质却是一致的,即通过一些“科技”手段和信息化处理,包装传统的旅游资源,使得让“游客更方便”、“管理更便捷”的目的。青岛白沙河亦可按照这个“本质”做智慧旅游的整体规划和设计。
智慧旅游中,运用物联网技术,通过互联网将游客与景区连接起来,构筑起一个庞大的旅游服务平台。其中作为基础的目的地信息系统最为关键,任何智慧旅游的功能、应用和亮点都是在此基础上打架完成的。目的地系统中又以智慧景区为重点,所以青岛白沙河智慧旅游的建设应该以智慧景区为基础开始着手,并建立景区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存储中心、管理服务中心和数据交换中心,并通过互联网对景区全面、透彻、及时地感知,将多媒体技术嵌入智能终端,游客带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