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1164.56大沙河湿地公园公顷,其中核心区13640 公顷、缓冲区12531 公顷、实验区14993公顷。保护区沿黑河分布,是全球8条候鸟迁徙通道之一的重要中转站。境内有大小河流7条,湖泊、水库16座,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0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6种、二级保护动物22种。
近年来,张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对张掖生态基础性、脆弱性和特殊性的认知,自觉顺应自然规律,顺应时代潮流,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线、把建设国家级生态经济功能区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主攻方向,以黑河湿地恢复与保护为切入点,全面推进张掖黑河湿地保护区建设。2009年,国家住建部和林业局先后批准建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和国家湿地公园;在2009年省政府批复“甘肃张掖黑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积极申报“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于20114月获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一是科学编制规划。成立张掖市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对全市湿地保护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将湿地保护规划纳入全市“十二五”规划体系,先后编制《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今年,又重新修订了《总体规划》,并上报省政府、国家林业局审批。二是坚持保护先行。对全市湿地资源进行全面普查,查清了全市湿地资源现状,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湿地资源档案和“3S”技术数据库,编制完成《张掖市湿地保护与工程规划》。积极开展候鸟监测、疫病防控工作,基本掌握了候鸟迁徙途径及留居我市湿地鸟类的种类及数量,为分类管理、加强保护提供了可靠依据。举办“绿洲论坛”和“全国湿地生态保护高级研修班”,邀请国内外专家和来自全国11个省区林业系统的近百名高级管理、技术人员参加观摩研讨,全方位地展示了我市在湿地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三是狠抓项目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湿地恢复与治理一二期工程等生态建设项目,扎实开展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六县区全部纳入国家生态功能区补偿范围,张掖国家生态市建设规划通过环保部评审,张掖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林业局确定为全国13个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之一。抢抓国家加强生态建设的政策机遇,争取实施甘肃黑河流域湿地恢复与治理、高台黑河湿地生态恢复保护示范区建设、临泽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湿地博物馆等一批重大湿地保护项目。把实施黑河流域综合治理、保护黑河湿地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滨河新区、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设进展迅速,临泽大沙河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高台
黑河湿地新区建设全面推进。其他三县作为辐射延伸区,建设环境宜人、个性鲜明、充满活力的高原生态特城市,“生态”已成为张掖城市建设最鲜明的特征和最靓丽的名片。
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宣传教育、科研、资源监测等工作进展缓慢。二是补偿机制尚未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护区内及周边众保护湿地的积极性。三是专业人才比较缺乏,现有人员缺乏生态学、湿地环境管理、动植物保育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科研项目开展较少,强化湿地保护与开发的人才力量支撑不足。四是保护区自养能力不强,湿地资源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湿地生态产业链尚未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