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知识讲解
梳理运用
作者与背景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肄业于西南联大中文系。解放前当过中学教员,历史博物馆职员,解放后长期担任编辑工作,后在一个京剧团任编剧,在此期间曾参与创作样板戏《沙家浜》的剧本。1940年发表第一篇作品,1947年曾出版过短篇小说集《邂逅集》,1963年出版《羊舍的夜晚》,后出版《汪曾祺小说选》《晚饭花集》等。创作以散文、小说居多,八十年代之后,文学不再承载太多的政治功能,读者开始更注重作品的审美性,汪曾祺的作品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八十年代中期,他的《受戒》《大淖纪事》更被视为是“文化寻根文学”的一部分。
本文选自《汪曾祺全集》第4卷。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与中秋节、元宵节合称“三节”,在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很为人们重视和喜爱。端午节的风俗也是代代相传,成为具有中国特的民俗节日。
知识积累
1.寄名:旧俗幼童认僧尼为师而不出家,或认他人作义父母以求长寿,叫做“寄名”。
2.五毒:说法不一,一说指蝎子、蛇、蜈蚣、壁虎、蟾蜍五种毒虫。
3.门楣(méi):门框上的横木。
4.曾经沧海难为水:唐代诗人元稹《离思》中的诗句,意思是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5.与有荣焉:因而也感到荣幸。
  6.囊(náng)萤映雪: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囊萤,用口袋装萤火虫。映雪,用雪的反光。
7.练囊:用一种白的绢做成的口袋。练,白的绢。
8.籍(jí)贯: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9.城隍(huáng):迷信传说中指主管某个城的神。
10.肃然起敬: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
11.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 (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12.腌(yān)
13.苋(xiàn)菜
14.硝(xiāo)药
15.络(lào)子 
考题例析
1.(2015•山东聊城中考)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汗青”特指史册;“桑梓”指家乡;“芙蕖”“水芙蓉”是荷花的别称。
B.“扑朔迷离”“刮目相待”“醉翁之意不在酒”分别出自《木兰诗》《孙权劝学》《醉翁亭记》。
C.《论语》《乡愁》《端午的鸭蛋》《变龙》的作者分别是孔子、余光中、汪曾祺、契科夫。
D.《石壕吏》是杜甫《三吏》之一;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五行”即水火木金土。
2.(2015•湖北随州中考)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入横线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____。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
。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①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②头一天,就由姑姑或用彩丝线打好了络子。
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
④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
⑤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
⑥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
A.②③⑥①⑤④  B.②④③⑥①⑤  C.③⑥①②④⑤  D.②①③④⑥⑤
解析:1.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要识记清楚、注意细节。《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并非孔子所著。
2.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本段文字是叙述一个活动,按活动进程的程序来判断句序。用逐次排除法来判断,根据叙事的顺序可判断②句为首句,写“鸭蛋络子”的制作开始,排除C项;④承接前句写第二步骤“孩子们挑鸭蛋”,即可判断答案为B。
课文讲解
理解主旨 
本文通过记叙家乡高邮的端午风俗——吃咸鸭蛋、挂鸭蛋络子等,表达了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感情。
理清结构【高清课堂:民风民俗(中)——《端午的鸭蛋》ppt4】
写作特
1.口语彩浓厚。
首先表现在好用短句,有时一句一段,大有生活中说一句停一下,略想想后再接着说的神态。例如:“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鸭是著名的鸭种。”
其次,文中时时穿插十分朴素的“大白话”,这使文章生活气息更浓。如:“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2.古汉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淡雅之美。
例如:“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3.善于运用语言“造型”。
作者有时只用两个字,就能写出事物的特和神韵。如:“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一个“吱”字就写出吃鸭蛋时的快感和动感。
把握重点
1.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作者先介绍端午节的一般习俗:①系百索子②做香角子③贴五毒④贴符⑤喝雄黄酒。而后又详细介绍了家乡特有的风俗:“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2.这么多种风俗,作者是采用了什么样的结构把这些风俗写得一目了然,让你一看就非常清楚的?
作者采取了总分的结构,先写了各地均有的风俗,再写到家乡特有的风俗。 
3.【高清课堂:民风民俗(中)——《端午的鸭蛋》ppt5】这些风俗和作者家乡的鸭蛋有关系吗?
  有,从各地均有的风俗写到家乡特有的风俗,再写到“十二红”,写到咸鸭蛋,这才引出下文家乡的特产——高邮鸭蛋,以及端午的鸭蛋。从写作手法上看,先描绘了“端午”的气氛,就为文章主体“鸭蛋”预设了一个合理的背景。另外,这也是作者闲适自由的行文风格的体现,还体现了整体上的严谨和谐。 
4.家乡高邮鸭蛋有何特点?作者着重写了哪些内容?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因此作者对此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述。
  第二自然段开头,作者采用连环承接的方式,说明家乡盛产咸鸭蛋。接着用“肃然起敬”和“特别标明”两个短语,说明家乡咸鸭蛋的出名。
  高邮鸭蛋多出双黄鸭蛋,作者在这里采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家乡双黄鸭蛋“多”。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这里用多重转折方法说明家乡双黄蛋的“奇”。
  第二自然段最后作者采用多层转折、层层铺垫的手法,说明家乡鸭蛋的“好”。
  第三自然段具体点明高邮咸蛋的口味特点,结合自己生活经历表现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 
5.如何理解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
  课文结尾,作者写了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段话与课文主要内容无关,是赘笔;也有人认为,由萤火虫在鸭蛋壳里闪闪发亮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的囊萤,很自然,正体现了汪曾祺闲适自由的风格。 
6.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对同学们有什么启示?
  本文没有选择重大的事件来写,而是选择了“普通”的鸭蛋,作者从中发现了情趣,发现了诗意,以至我们读本文,能够体会到生活的滋味。这对于同学们今后写作有着一定的启示,写作的题材完全可以是生活中普通的素材。只要我们赋予它新意和情趣,文章的内容就有可读性。 
7.【高清课堂:民风民俗(中)——《端午的鸭蛋》ppt6—13】结合课文二三段,体会作者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有淡淡的幽默。
  (1)“平淡而有味”例:
  “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一个普普通通的鸭蛋,在作者笔下居然写得如此别具一格,这是一般人通常不会注意的,但仔细一想,却又大合情理。可不是吗?淡青的蛋壳就比白蛋壳更有“格调”,而鸭蛋的形状也确实有蠢笨与秀气之别。生活中的情趣是无处不在的。
  (2)“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例:
  这一点在本文中体现得不太明显,但也有所体现。例如,“一般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等句中的“空头”“白嘴”等词语,都带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
  (3)“有淡淡的幽默”例:
  “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这一“文白夹杂”句让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
小结:《端午的鸭蛋》一文,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咸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
味,这是汪曾祺先生的魅力所在。文章读来从容闲淡,大有月下听长者谈古论今之感,悠然恬然之间,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不做刻意的雕凿加工,也不刻意追求结构的严谨,但在随意之中也体现了构思的严谨与和谐。
拓展阅读
汪曾祺散文的特点──小叙事
                     龙协涛
  在当代文坛,当人们热衷于“大叙事”,习惯欣赏“大事物”“大场面”“大结局”,片面追求高、大、全时,另一种与之相反的审美情趣悄然兴起,即着眼于“小场景”“小叙事”,着力写凡人小事,写油盐酱醋茶,写“一地鸡毛”……汪曾祺就是这种审美情趣的杰出代表。当他80年代重出文坛的时候,他的“小叙事”的作品居然引起了“大轰动”。
  汪曾祺同别人不一样之处,在于他接受过西南联大正规的高等教育,当属科班出身。他虽也喜欢做学问,但同那些大学者不同的是,他多半陶醉于辞章考辨之类的“小学”,做的是阐幽发微的工作。他喜爱《世说新语》和宋人笔记,继承明清散文传统和五四散文传统,倾心晚明小品集大成者张岱的文章,同
晚明公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也息息相通。中国传统文化修养深厚、从事过京剧编剧的汪曾祺,深谙“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东方古训和布莱希特标榜的“间离效果”的西方现代理论,加上个人身世浮沉的沧桑之感,促使他不去追求反映时代精神的最强音,而是以含蓄、空灵、淡远的风格,去努力建构作品的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美学价值。他长于江南,定居于京城。翻阅他的作品,不乏风和日丽、小桥流水的江南秀和小四合院、小胡同的京城一景,极少见到雷霆怒吼、阔大无比的壮观场景。汪曾祺凭着对事物的独到颖悟和审美发现,从小的视角楔入,写凡人小事,记乡情民俗,谈花鸟虫鱼,考辞章典故,即兴偶感,娓娓道来,于不经心、不刻意中设传神妙笔,成就了当代小品文的经典和高峰。
  汪曾祺博学多识,情趣广泛,爱好书画,乐谈医道,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他一生所经历的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例如启蒙救亡、夺取政权、反右斗争、“”、改革开放等等。但他深感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张,使读者形成了向往宁静、闲适、恬淡的心理定势,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和升华。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狂泻喧腾的大瀑布之美固然可敬可畏,然而置身清丽澄明的小溪边,观鱼游虾戏,听流水潺潺,不是让人忘掉精神疲惫而顿感其乐融融吗?汪曾祺把自己的散文定位于写凡人小事的小品,正是适应了中国读者文化心态和期待视野的调整。端午节的文章
  当今社会,由于复制技术造成的那种虚拟幻化的“大文化”“大话语”“大叙事”,因为它们的虚幻和刻板,已经不再具备可体验的审美特征。真正具有可体验的美的特征的,恰好是真实的个体生存中的无时无刻
不在的“小文化”“小话语”“小叙事”。汪曾祺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的贡献,就在于他对“大文化”“大话语”“大叙事”的解构,在于他对个体生存的富有人情味的真境界的昭示和呼唤,在于他帮助人们发现了就在自己身边的“凡人小事”之美。美在身边,美在本分。汪曾祺散文的精神气质和艺术神韵之所以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魅力,就在于他对“凡人小事”的审视,能做到自小其“小”,以小见大,而不是自大其“小”,以小媚“大”。
  必须指出,汪曾祺写“凡人小事”的小品文深蕴着他独特的人生体验,但其效用并不只是自娱一己的性情,他强调自己的作品还应于世道人心有补,于社会人生有益,决不是要把个人与社会隔离开来,对立起来。他的作品间或也流露出道家主张的随缘自适、自足自保的悠然任化的意趣,但断然有别于魏晋文人的清谈和颓废,在本质上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描绘是乐观向上的,相信“人类是有希望的,中国是会好起来的”。现代艺术,太多的夸饰,太多的刺激,太多的借助声光电气。汪曾祺则是要从内容到形式上建立一种原汁原味的“本艺术”或“绿艺术”,创造真境界,传达真感情,引领人们到达精神世界的净土。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身边的“凡人小事”还没来得及完全呈现自己的意义就被抛到记忆
的背后。由此看来,人们除了被“忙”包裹、挤压之外,似乎根本体验不到人生还有什么其他乐趣。汪曾祺的散文在向人们发出这样的吁请:慢点走,欣赏你自己啊!
 汪曾祺散文的特
                    刘爱芹
  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汪曾祺曾说过:“我觉得伤感主义是散文的大敌。挺大的人,说些姑娘似的话……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因此品读汪曾祺的散文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
  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在《夏天的昆虫》中,他向读者介绍了蝈蝈、蝉、蜻蜓、螳螂的品种、习性和孩童捕捉昆虫的情形。如他说:“叫蚰子(蝈蝈的俗称)是可以吃的。得是三尾的,腹大多子。扔在枯树枝火中,一会儿就熟了。味极似虾”。说北京的孩子在竹竿上涂上黏胶捉蝉。作者小时候用蜘蛛网捉蝉。选一根结实的长芦苇,一头撅成三角形,用线缚住,看见有大蜘蛛网就一绞,三角里络满了蜘蛛网。瞅准了一只蝉,轻轻一捂,蝉就被黏住了。读到此处,不觉会心一笑,好像说的就是我自己童年的情形。
文如其人,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缘于他心地的淡泊和对人情世物的达观与超脱,即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在被打为右派下放劳动的日子里,他奉命画出了一套马铃薯图谱。他认为在马铃薯研究站画图谱是“神仙过的日子”,画完一个整薯,还要切开来画一个剖面,画完了,“薯块就再无用处,我于是随手埋进牛粪火里,烤烤,吃掉。我敢说,像我一样吃过那么多品种的马铃薯,全国盖无二人。”
汪曾祺的散文不注重观念的灌输,但发人深思。如《吃食的文学》和《苦瓜是瓜吗》,其中谈到苦瓜的历史,人对苦瓜的喜恶,北京人由不接受苦瓜到接受,最后谈到文学创作问题:“不要对自己没有看惯的作品轻易地否定、排斥”“一个作品算是现实主义的也可以,算是现代主义的也可以,只要它真是一个作品。作品就是作品。正如苦瓜,说它是瓜也行,说它是葫芦也行,只要它是可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