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习作星光大道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新发现
【习作内容】
我们在生活中总会能一些新的发现,如,荷叶上的水总是变成晶亮的小珠子;到秋天苹果就红了;我们小区的私家车越来越多了;小河变清了,道路都变宽了;城里人喜欢到农村去吃农家饭;越来越多的大人也喜欢看动画片了……
先学习例文,再思考,你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新的发现,请写下来,题目自拟。
【星光习作解读】
审题指导
习作要求
1.读懂例文,了解主要内容及事情的发展。
  2.借助“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让学生明白二点:一是习作内容要源于生活。懂得只有乐于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才可能有创造力;二是记事要有顺序、有重点、写具体、写生动。
  3.按照作文要求,写好一件自己在生活中新发现的事,要写出解决问题的过程。
习作重点
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一步一步写清事情经过中的人物及怎么做?怎么想?
2.习作中要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来写,力求做到真实可信,生动具体。
特别提醒
习作中以“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写清在日常生活中新的发现,写清用什么方法到答案的,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写具体、写生动。
【写法指导】
我们都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如果你善于观察,一定会发现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和事情,并引起的思考。发现,就是要出不同之处思考,就是通过某种方法进行研究并到答案。本次习作正是要求同学们把这样的过程记述下来。那么,写作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开拓思路,选好题材
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留心身边的一些事或现象,就会有一些新的发现。比如:现在饭店餐桌上油腻食谱少了,比如粗粮蔬菜时兴了比如削好的苹果放一放就要“上锈”,比如妈妈最近注重锻炼身体了,比如班级中某某同学变得更加关心集体了……这些现象不仅与我们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也与时代紧紧相连,读者也就感兴趣了。
语段示例: 
 “叮铃铃、叮铃铃……”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跑出教室,我坐在座位上看书。忽然,我觉得手上好像有什么小东西在爬。我一看,原来是只小蚂蚁,不知怎么的,我的好奇心被这只普通的小蚂蚁勾了起来。我仔细地观察着这只小蚂蚁:身体分3节,胸部有3对足,头上还有触角。我让它爬到了桌子上。这时,它向桌子边沿的一根铅笔爬去,不小心滑了,
这只小蚂蚁摔了下去。不好,它一定会死的,我急忙顺着桌子望去,小蚂蚁竟然平安无事地降落在地上。这是怎么回事?它真的没死吗?我揉了揉双眼,当确定自己没看错时,我更加不解了,为什么蚂蚁从那么高的桌子上摔下来不会死呢? 
  回到家后,我又来了一只蚂蚁做实验,将它从高处扔下去,蚂蚁摇摇晃晃地降落在地上,我仔细一看,它依然毫发无损。我左思右想,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带着疑问,我询问了知识渊博的爸爸,爸爸微笑着说:“你自己去查查资料呀!”“对呀!”我急忙翻开了《十万个为什么》,终于到了答案,原来蚂蚁的重量轻,当它从高处落下来时,会随着空气中的风慢慢降落,所以到达地面时才会安然无恙。 
                                        (节选自《生活中的新发现》)
清楚具体,真实可信
有了好的选材,再把整个发现的过程生动细致、详略有致地描写出来,要在细心观察,发现探究的基础上讲真话、实话,千万不可没有根据地想和编。习作的结尾若再能悟到生命的意义,生活的哲理,到成功的路径……那么本次习作就会更加完美了                                 
语段示例:
在我家阳台上摆着许多花,有杜鹃、百合、迎春......可我都不喜欢,只对那盆矮小的含羞草独有钟情。 
含羞草的茎细长,叶片是碧绿的,由几十片叶子组成,中间有根‘筋’,把小叶子串起来,含羞草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只要一碰它,整张叶子立刻合拢起来,随之枝条也跟着低垂下来,真有意思!我和弟弟特别喜欢逗它,一有时间就跑过去”它。 
星期天早晨,表弟来我家玩,有去拨弄含羞草。忽然,我发现含羞草的叶子合拢的速度比前一段时间明显慢了许多。我又不停的拨弄,最后它居然纹丝不动了!我大叫起来,继续不停的拨弄含羞草,可含羞草就是不动,怎么回事呢?他的脸皮变厚了吗?还是它被我们逗得没劲了?我百思不得其解。 
吃过午饭,我便迫不及待地上网查阅了资料,终于明白了这个奥秘。 
原来,含羞草的小叶柄、大叶柄和复叶柄与茎轴相连的地方叫叶枕,叶枕里有水分。当我们碰到叶片时,叶枕上部细胞内的水分便流到别的细胞空隙去,叶枕上部就褶皱起来,于是含
羞草就出现“含羞”的情况。但是,我们经常连续碰它,它的叶枕内的细胞液都流光了,新的细胞液没有补充过来时,就出现了“不羞”的状况。   
  啊,小小的一株草就存在着这么多的科学知识,我今后一定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让自己拥有更多的发现。
                                          (节选自《生活中的新发现》)
                       
  【写法引导】
精彩在线
1.开头:
1可以像例文那样,习作一开写出事情的起因,为“我”的新发现埋下伏笔。
生活中的发现示例:
我飞快地跑回家,一进家门就觉得脚下好像踩到了什么东西,一下子摔了一跤。这时,正在看电视的奶奶走了过来:“这下可好,我刚买的红豆和黄豆被你混到一起了,看你怎么分开!”
《红豆、黄豆我来分》
(2)也可以用一些哲理性的话语或名言,引出下文。
艺术家罗丹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你热爱生活、留心周围事物,常常就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
                      《生活中的新发现》
2.主体:
本次作文的主体部分是我的发现是什么?怎么发现的?特别要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首先要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写清事情中的人物,怎么做?怎么想的?其次,要重点写清发现的过程,要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来写,这样才能做到真实可信,让人乐意读下去。
示例:《迷宫蛛》法布尔
迷宫蛛(节选)
走进树林,不久,我们就发现许多很高的丝质建筑物,丝线上还串着不少露珠,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好像皇宫里的稀世珍宝一般。孩子们被这个美丽的“灯架”惊呆了,几乎忘记了他们的橘子。我们的蜘蛛的迷宫真算得上一个奇观!
经过太阳半小时的照射,魔幻般的珍珠随着露水一起消失了。现在可以来专心观察它的网了。在那丛蔷蔽花的上方张着一张网,大概有一块手帕那么大,周围有许多线把它攀到附近的矮树丛中,使它能够在空中固定住,中间这张网看起来犹如一层又轻又软的纱。
网的四周是平的,渐渐向中央凹,到了最中间便变成一根管子,大约有八九寸深,一直通到叶丛中。
蜘蛛就坐在管子的进口处。它对着我们坐着,一点儿也不惊慌。它的身体是灰的,胸部有两条很阔的黑带,腹部有两条细带,由白条和褐的斑点相间排列而成。在它的尾部,有一种“双尾”,这在普通蜘蛛中是很少见的。
迷宫蛛不像别的蜘蛛那样可以用粘性的网作为陷阱,它的丝是没有粘性的,它的网妙就妙在它的迷乱。你看那只小蝗虫,它刚刚在网上落脚,便由于网摇曳不定,根本设法让自己站稳。一下子陷了下去,它开始焦躁地挣扎,可是越挣扎陷得越深,好像掉进了可怕的深渊一样。蜘蛛呆在管底静静地张望着,看着那倒霉的小蝗虫垂死挣扎,它知道,这个猎物马上会落到网的中央,成为它的盘中美餐。
果然,一切都在蜘蛛的意料之中。它不慌不忙地扑到猎物上,慢慢地一口一口地吮吸着它的血,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至于那蝗虫,在蜘蛛咬它第一口的时候就死了——蜘蛛的毒液使它一命呜呼。接下来蜘蛛就要从容地来吃完它了,而对于这只蝗虫来说,这远比半死不活或者活活被蜘蛛撕成碎片要舒服多了。                    
3.结尾:
结尾要首尾呼应,突出从“我”的新发现中获得什么样的启示,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等。
示例:
一次思考让我发现了一个奇妙现象,一个奇妙现象让我明白了一个科学道理大千世界真是
奥秘无穷啊
《生活中的新发现》
观察描写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巴金《日出》
         
【美文佳作】
【美文1
我的新发现
/佚名
蚂蚁搬家要下雨不是新鲜事,蚂蚁搬家不一定是因为下雨知道的人就少了。
写出自己的“新发现”—— 蚂蚁搬家不一定会下雨。 
一正一反两个例子引起我探究的欲望。
结尾简明扼要,点出自己的感受。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蚂蚁搬家吧,人们都说蚂蚁是气象预报员。蚂蚁搬家,人们往往认为快要下雨了,可事实并非如此。 
    星期天,我在院子里玩,院子的小花园长满了各各样的花草树木,我随意地拨弄小草,惊喜地发现一蚂蚁正在往院子北边较低的地方搬家。这时,我想起了蚂蚁搬家要下雨的说法,就急忙奔回家,对妈妈大叫道:妈妈,快要下雨了,赶紧收衣服呀!妈妈不慌不忙地说:你怎么知道要下雨了?昨天气象预报说这几天都没有雨。”“可是,我看见蚂蚁搬家了,你不信,就算了。我不服气地说。过了几天,真的一直没有下雨,反而觉的天气更热了。这下,我觉的奇怪了,但是也知道了蚂蚁搬家不一定会下雨。 
    过了十几天, 我再一次看到蚂蚁搬家,这一次是向院子南边较高的地方。我想,反正不一定下雨,就多玩一会儿吧。可是结果恰恰相反,我正玩得兴起时,陡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我被淋成了落汤鸡,还因此感冒了几天。 
    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蚂蚁搬家有时会下雨,有时却是大晴天呢?我带着疑问和爸爸一块上网查了资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蚂蚁的感观能力比人强,空气中温度的高低,蚂蚁能感觉到。由于空气过湿,蚂蚁知道要下雨了,所以搬到高处居住,而往低处搬家,是由于气温过高,蚂蚁知道要干旱了,就提前搬到低处,这样不会感到太热。 
    大自然真奇妙啊!今后我要细心观察。 
这篇文章,作者通过蚂蚁搬家这一现象否定了“一定下雨”这个结论,然后,正是他这一不全面的结论让你淋成了“落汤鸡”,两次前后不一的结论,激发起作者探究欲望,从而得出他的新发现。作者将发现的原因写得十分详细,结论也给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