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英译研究
———基于生态翻译学视角
张曼范立彬
(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视角,以生态翻译理论中的三维原则(语言维、文化维、翻译维)为鉴赏标准来评
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及其五个英译版本的得失。从新的切入点探索中国古诗词的英译,寻求最佳的翻译方法,从而缩小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促进中英文化交流,提高国家软实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生态翻译理论古诗词三维原则
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6-0041-02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课题“《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英译研究———以生态翻译学视角”(201710190020)。
作者简介:张曼,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英语;范立彬,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
英语翻译理论与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愈加重视中华文化的
对外输出。海外孔子学院的规模蒸蒸日上,国内应和着国家“走出去”的战略发展以及新丝绸之路的铺设与开放,开展对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的学者络绎不绝。诗词歌赋是文化与艺术的载体,是中华文化最精深粹美的一部分,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扮演着不可比拟的角。苏轼作为文坛上最有影响力的伟大作家,其作品理所当然地成为诗词品析的典范。
苏词突破传统诗词的界限,扩大了词境,其跌宕起伏的人生,更促进了苏词的大发展。苏词以儒家思想为主流,学习老庄和佛学的精华,深刻思考人生的意义,以一种旷达的胸襟面对人生风雨。词作蕴含深刻的哲理:在受挫时,不悲观失望,在顺达时,不沾沾自喜,永远保持内心的平静。苏轼的诗词在英译时,若味同嚼蜡便不是诗。由此可见,诗词英译时风格的再现尤其重要。
鉴于此,本文以诗词的英译为研究对象,从生态学视角,结合具体译例,探索更多元的翻译理论与方法。
一、生态翻译学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一)生态翻译学
西江月翻译
胡庚申教授在2001年第一次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论,即将达尔文进化论中提到的选择与适应理论应用到语言研究中,它是从生态学视角来审视翻译的。安德烈·勒非费尔与苏珊·巴斯内特曾于1900年提出“文化转向问题”,多次将翻译语境类比为“文化环境”,并且使用生态术语类比翻译研究中语言学家的研究活动,如,“发现树木生存之地”“描述植物生长之状”(胡庚申,2013)。在《翻译与全球化》一书中,米歇尔·克罗尼恩提出译者要着眼于语种生态翻译的问题,倡导保持世界语种间的完整。恰巧生态翻译学关注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正如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不完整就会危害生物多样性,生态翻译学解读的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胡庚申,2003)。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信息的跨文化转化为宗旨的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行为,翻译有两个过程,一是译者被生态环境选择,二是被选择的译者对生态环境的适应与选择的过程。这两个过程是相对平衡的过程,缺一不可。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必须把生态环境内的各要素考虑进来进行翻译,从多维度(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考虑,尽最大能力出恰如其分的译语形式展现源语内容
的精髓,如此才能展现翻译中的生态之美,保持世界语种间的动态平衡。
(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宋代文学家。早年进士及第,后因“乌台诗案”受诬陷
被贬黄州,暮年又因新党执政被一贬再贬。仕途的不得志,使苏轼有机会创作更多作品,为中国的诗词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东坡文化研究学会的成立与发展,世人对苏词与苏诗的研究在国内外掀起了一股热潮,很多学者将其著作英译传扬海外。其间以许渊冲、龚景浩、林语堂、朱曼华、Shun-Yi Lee 的英译作品最为经典。
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苏轼于密州作此篇兼怀子由。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苏轼自求外放,他曾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与兄弟多多相聚,然而天终是不遂人愿。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词人与兄弟分别长达七年未得团聚的伤感终得以抒发。词人空对一轮明月,乘酒兴正酣,挥笔作下此篇(周汝昌,1988)。词以月起兴,与兄弟经年未见之情为基调,围绕中秋之月展开联想与想象,由人的悲欢离合引起对真理的思辨,反映了词人复杂矛盾的感情,也表现出词人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精神。词作上片问天,下片问月,落笔洒脱,情景交融,境与思偕,思想深刻,境界高远,富有哲理,堪称苏词的典范。
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三维转换特例
语言维
文化维
交际维词句中文
把酒
问青天明月
琼楼玉宇明月几时有
照无眠
林语堂
(林语堂,2002)
With cup
in hand
Ask of the blue sky Moon
The
ethereal,the jade and crystal mansions How rare
the moon,so
round and
clear!
Shines
on those
who
sleepless
lie 许渊冲
(许渊冲,1991)
Wine-cup in
hand Ask the sky Full
moon
The
crystalline palace
How long
will the full
moon
appear?
Shed
her light
upon the
sleepless
bed.
Shun-Yi Lee
With a
cup of
wine in
my hand
Ask the
blue sky
Moon
The crystal
and jade mansions When will
the moon be
clear and
bright?
Shines upon the
sleepless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英译研究
41
现代交际·2018年6期
龚景浩Holding
up a wine
cup
Queried
the
Blue
Heaven
Brigh
t
moon
The
celestial
palace
When shall
we have a
bright
moon?
Shining
on the
sleepless
朱曼华Uphold-
ing a cup
of wine
Ask the
blue
sky
Full
moon
The
heavenly
paradise,the
jade-palace
How many
times will
the full
moon rise?
Why I`m
sleepless
(一)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语言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胡庚申,2008)。因此,译者要先对源语内容进行正确的解读,再选择适当的语言转换形式,展现源语的深刻内涵。“把酒问青天”描绘出一幅头顶一轮明月,四周虫鸣鸟唱,时有微风袭来的中秋夜景。诗人孤影成双,不禁想起一壶清酒对影三人把酒言欢的快乐,而此刻与胞弟已七年未见,这是何等的忧伤郁闷!随即拿起酒杯询问苍天,这又是一种悲情的豪放。生态翻译学认为,最佳的翻译就是生态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语言维度的适应性转换是一个科学的理念且具有哲学基础。故而,翻译此句是不可冗杂,必须精练,既能突出词人的豪放性情,又要符合中国古诗词高度凝练、表意丰富的特点。相比“holding up a cup”“with a cup in hand”“upholding a cup”而言,笔者认为林译、许译把“把酒”译为“in hand”译得最佳(李莹,2011)。既有中国古诗词五言绝句的韵律,也展现古汉语的精练。在西方语言中,“blue”与特定的词搭配往往表示不好的意味,比如“blue woman”“blue movie”,为避免误解直接使用“sky”便可。再者,在当时作诗的情境中,可不必强调天空的颜。一是“blue”作“蓝的”解并不和“青天”的“青”对应,特意突出颜反倒显得蕴意浅薄;二是中秋节的月亮又亮又圆,几乎看不到闪烁的星星,
更看不出夜空的颜。“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这句表现了一个恋爱中的男子对女子的真爱。翻译时不能简单译成“女生”“女子”,而是“美女”,故而译为英文也只能是“beauties”之类的词,而非“women”“girls”等。故而直接使用“sky”更为合适,实现了源语与译语的适应性转化。
(二)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译者要关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胡庚申,2008)。因此,译者要先弄清楚源语的文化内涵,再到译语文化中的对等物。科学上,月球是一颗环绕地球运动的固态卫星。但于中华儿女而言,月的阴晴圆缺更代表人的悲欢离合,往往影响着赏月人的心情。漂泊在外的游子总是认为“月是故乡明”;失意的人总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圆月象征着圆满、团圆和幸福,“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此词中的月是中秋之
月,是圆润明亮的,是幸福美满的象征,而词人却形单影只、举杯浇愁愁更愁。笔者认为,用“full”“bright”“clear”作定语修饰“moon”,更能传达源语言本身的意境。将中秋夜月的圆满、透亮展现出来,侧面流露出词人内心的悲凉。强烈的反差对比更能戳中人们的内心。
“琼楼玉宇”是词人伤感之际作出的想象,想象中秋之夜天上的神仙眷侣团聚一堂,膝下言欢,热闹非凡。而且在古人的心中,天宫是冰雕玉砌的,是晶莹剔透的,奢华闪亮如钻石一般。五个英译都符合译语文化的理解,只是语法使用稍有不同。正如“Big Brotherism”共产主义,大哥哥总会把好吃的分给弟弟
妹妹们,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共产主义的内涵——
—共享和平等。因此,笔者认为许渊冲、林语堂、朱曼华、Shun-Yi Lee的翻译更易于理解。
(三)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译者需要“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胡庚申,2008)。因此,译者要先弄清楚原文的交际意图再与译文交际环境相转化,使译文符合译语文化环境中的交际目的。诗人举杯问苍天“明月几时有”,何时能团圆?疑问句的强调,看似问天实则自问,失落忧伤之情溢于言表。林渊冲先生所译语句“How rare the moon,so round and clear!”对仗工整,感叹句语气强烈,符合交际的意图——
—询问苍天。相比其他四个译本,林译既有中年人沉着的询问,又有孩童般生气的可爱,可以让读者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大文豪。
“照无眠”,此人因思念胞弟无法入睡,独自在月光下借酒浇愁。交际维度的转换更多的是聚焦在语用层面,实现交际的目的,达到源语生态环境与译语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sleepless bed”用得很妙,借物喻人,重点突出,甚是有趣,同时也是修辞方式的成功典范。“sleepless lie”平躺之意较之便稍加逊,正如画龙没有点睛之笔。虽然词人无法入睡,但“sleepless”对于交际理解而言显然是有些笼统,表达不
到位。所以,秉承生态理论的三维指导原则,只有充分理解原文的交际意图,斟词酌句,才能将其神韵传递给他人,读者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使中华民族的光芒照耀四方。
三、结语
诗词作为古代文学的瑰宝,语言高度凝练、情感表达丰富多彩,学习并传扬古人的著作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从以上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及其五个英译版本的得失的分析可以看出,译者只有遵守生态翻译理论的三维原则,多维度地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胡庚申,2008),才能对古诗词准确翻译达到源语言与目标语言的绝美转换,才能输出高质量的传统文化,译出的作品才能有道可讲,有法可述。
责任编辑:孙瑶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