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西瓜丢芝麻”——教初中语文之鲁迅作品的一些感悟
作者:周向红
来源:《科技视界》 2014年第30期
    周向红
    (合肥市永和学校,安徽 合肥 230031)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是时下中学里流传的一句顺口溜。不少学生的眼中,鲁迅的文章生涩难懂,不好学;不少老师的眼中,鲁迅的文章深奥难讲,不好教。对此我确有切身的感受,好比一坛窖酿极久的老茅台,虽嗅着幽香品着甘烈,却无法言表,没功力者也很难真正品尝出其中的美味。在从教语文的二十多年里,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始终伴随着我,积累下来也多少有了些感悟,这其中的核心就是:“抓西瓜丢芝麻”,更要抓适当的“西瓜”。
    1 学生能吃的下的“西瓜”抓: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当安排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
    这些年人教版初中语文先后收录的鲁迅先生的文章主要为:《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雪》、《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孔乙
己》。
    这些课文主要是回忆儿时活动的散文和小说,议论文只有一篇,总体上是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的。只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时常被试题牵着走,不知不觉陷入了咬文嚼字的深坑。原文尤如一泓清澈的深潭,岸边水浅处可晶亮见底,越往中间水深处越是难以看清楚水下世界,水性不好的人,弄不好没摸到珍珠,反抓了一手泥沙。所以在教鲁迅作品时要应着学生的能力,灵活机动地把握教学的难度,不宜教条地按照教参要求的水准,不顾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把每篇时代背景、中心思想等都剖析到位。也许在初期的考试中会有点损失,分数处于劣势,可我也必须得坚持不懈,绝不以损害学生的阅读兴趣来换取暂时的高分。不能为捡那点芝麻让学生累死,也不能抱个太大的西瓜把学生撑坏。
    比如教《风筝》一课,学生刚刚升入中学,阅读理解水平与小学时并无多大差异,所以文中“我”毁坏弟弟的风筝的故事容易掌握,但对于“我”因弟弟的忘却而得不到心中想要的原谅,由此引发出的深刻思考就难以理解了。于是,在教学时我并没完全遵循教参中的目标水准,只着重帮助学生学习文中的基础知识和主要故事情节,而那些对人性剖析的议论就暂不深入探究,浅尝即止,其中的蕴意待学生今后理解力提高后自然地去反思或自学。如果强行细致分析主题思想等,必然会令学生索然无味,产生讨厌和惧怕鲁迅文章的心理,对今后的学习有害无益。
    2 有特的、漂亮的“西瓜”抓:以赏析精典的谋篇与文段为主学习高超的写作手法
    鲁迅在现代文坛的地位至今无人能撼,其主要的贡献除了思想的高度外,写作上也开创了白话文的精粹,这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如果每篇课文都详解其写作手法,就会变得琐碎而累赘,所谓贪多嚼不烂,也会变得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那高枝上的果子够不着也就算了吧。所以我设想每上一课,就选其中最有特点的写法进行重点学习,积少成多,学生也会对鲁迅先生高超的写作水平有所认识和效仿的。这方面我主要从有特的谋篇和精美的文段两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鲁迅谋篇精巧,在一些课文中尤显功力。所以,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一定要领会并列式的构思,阅读《故乡》时掌握插叙手法,分析认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则明了驳论的转折式结构,而《孔乙己》中复杂的行文顺序和独特的视角也需认真地体会。
丢了西瓜捡芝麻    对于语言优美的文段可以细细品味。《风筝》中弟弟惊恐的场面、《社戏》里看戏往返途中的行船画面、《阿长与〈山海经〉》中“我”的惊喜万分的描写、《藤野先生》里精炼的外貌描绘、《雪》中如诗如画的激情倾诉等等,都是和学生一起好好赏析和探究的地方。或讨论、或仿写、或朗读、或练习、或配图,无论用什么方式,只要能帮助学生领悟字里行间所表达出来的极强的感染力,都可以试用,好似“不拘一格降人才”。
    不过,由于鲁迅所处时代是文白过渡期,又与当下时隔近百年,所以文中有些词句不易学生理解,在教学中会遇到困难,但这并没什么可怕,也不用像学文言文那样深究,只要稍加解释即可,这点芝麻就丢了吧。
    3 可爱的、亲切的“西瓜”抓:多方走近鲁迅,唤起学生的正确认识
    据说,鲁迅文章“让中学生觉得难懂主要有三个因素。”专家分析:一是鲁迅不少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二是其使用的现代文书面语言和现在有距离;三是当时出于斗争需要,常常使用“曲笔”。
    其实,关键点是中学生感到距离感和生疏感,这些是可以采取措施尽量减弱影响。老师应首先要广泛了解鲁迅的生平,掌握丰富的有关资料,心中有亲近、敬重鲁迅之情,在教学之中恰当地选择性地向学生讲解时代背景和生平等,特别是用学生愿意听的当下的语言有感情地来介绍,包括鲁迅先生的一些生活琐事、趣事也可在不同场合像讲故事一样讲给学生听,如有图片影像资料则更好,这样会逐步消除他们的隔膜,从而培养敬爱之感。
    古训“亲其师则信其道”,如果老师对鲁迅先生都不亲近敬重,怎么能教得顺畅而有感情?而学生学习起来又怎会有热情和兴趣?因为我们老师自身知识匮乏,不理解鲁迅,没吃透作品,而把难题转嫁给学生,致使学生更加不理解更吃不透作品,这样造成了“学鲁迅文章太难”的恶性循环。
    平时,我会留心了解一些关有鲁迅的信息,不管是生平资料、友人的回忆、影视作品,甚至一些并不为正传的八卦及其后代的现状新闻等等,从资料中了解他的一生不屈与多才。读《两地书》深感他的多情与不幸,看多本回忆录发现他的幽默与谦躬,赏影视照片觉得亲切与生动,想方设法地努力使自己心中的鲁迅形象立体起来,鲜活起来。因为我知道自己对鲁迅的认知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而鲁迅文章
的学习又是初中语文的大块头,太重要了。如果学生能察觉到我不喜欢鲁迅,他们就会格外厌恶学习他的文章,那么后果很令人不安。而当我不经意地流露出对鲁迅先生的敬重与钦佩,又会感染学生产生好奇与感动,学习起来也少了点抵触与厌烦。如要能让学生感到“鲁迅”曾是个活生生的有趣的人,不再是白纸黑字中生硬苍白的符号,而是心中鲜活的形象,那么就会学得轻松快乐,文章也会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些,这算不算移情的作用?
    总之,教学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程度都由老师自己拿捏,像鲁迅这座丰碑上的宝石,我们不可能一一欣赏到所有的光彩,只要能与学生一起品鉴到其主要的璀璨之处,就已足够让我们炫目长久了。那些现阶段真的够不着的远处西瓜和零落的芝麻就爽性放弃,何必喋喋不休地纠缠不清而耽误了前进的脚步?最要紧的是我们能接受鲁迅的为人、欣赏鲁迅的杰作、记住鲁迅贡献,也不断感召着学生,希望着他们同我们一样喜爱鲁迅。以上就我教初中语文中鲁迅作品的浅薄的感悟了。
    [责任编辑:汤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