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荣(******************
第一讲、绪   
一、教师心理学的含义
教师心理
请感受这个定义:
教师心理学研究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体的心理特点,以期使教育者更好地达到对被教育者实施教育的目的。
请思考这两句话:
教育是在一种特殊的关系背景下进行的活动。
教育的问题往往反应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问题。
二、教育的含义
1、教育的含义:
国学大师王国维论教育
    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成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人之能力分为内外两者:一曰身体之能力,一曰精神之能力。发达其身体而萎缩其精神,或发达其精神而罢敝其身体,皆非所谓完全也。
    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而精神之中又分为三部:知力、情与意志是也。对此三者而有真善美之理想: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 ——1877—1929)《论教育之宗旨》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
的人的活动。类型有正规教育、成人教育、技术教育、特殊教育、终身教育等。
2、教育与价值观——教育是最温柔的控制
教育涉及到主流文化的价值观的传承,涉及到统治阶级的价值观。
请思考:
怎么样的人才是好的?
我们的社会推崇什么样的人?
……
我们的父母教育我们说的最多的是什么?
你教育你的孩子、学生对他们说的最多的是什么?
我国当代社会的价值观:成功的?精英的?竞争的?听话的?看重外在的?物质的,拜金的?……
请对这些价值观进行反思
——你希望你的孩子、学生成为怎样的人?
3、对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反思
  中国文化是压制独立需要的文化,刚出生的婴儿用“蜡烛包”包起来,限制新生儿“独立、自主”的活动,离开母体的新生儿,其“独立性”甚至不如胎儿!
  中国人教育孩子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听话”和“乖”——这就是要求孩子时时处处要听从父母、长辈的意见,而这就扼杀了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由意志。
  儒家(被程朱理学等改造过的)文化的“忠”和“孝”是否定独立性的“法典”,也是扼杀女性和孩子的利器!
  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作为父母老师,请反思这种我们从出生以来就无时无刻不浸淫着的价值观!
4、认知存在——教育的内容
认知领域:处理有关的事实、技术、策略和思维模式问题,是掌握知识所必需的,是文凭资格、职业机会的领域。
存在领域:个体对自己生活体验的方式,是自我、情感的领域,也是产生心理健康的基本领域。
认知与存在的关系
存在领域先于认知领域,是认知领域的基础;比认知领域更重要。
存在的失落导致认知领域的失败
认知领域的成就并不意味着存在领域的成就。
没有存在领域为基础,再高的认知领域的成就也没有意义。
存在的重要性
存在是我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内容,我们可以是世界上最有知识的人,但如果我们感觉到自己生活在混乱、不幸福或不满意的状态中,那么这种知识就对我们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个体在存在领域得不到必须的发展,他们就不能在自己的成长中获得生活的平衡,个人的调整,产生独立性并强化自己与别人的关系,而这些对自我的正确理解和接受以及心理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
缺失的存在教育——当下教育的现状
教育应同时关注这两个基本领域,而现在教育过分关注认知领域,几乎完全忽视了存在领域。
温暖的家庭环境、教师用心的教育、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教学策略,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我的理解接受,可促进学生在存在领域的发展。
而最初的存在领域的教育来源于家庭,来自于父母。
存在领域的教育——关于爱(以亲子关系为议题)
请感受这两段话:
每个人的生命都自有它的轨迹,该承受的、该经历的、他都应有完整的体验。失望失误失败
、伤痛伤感伤痕,自有它的价值,不必人为的营造一片虚假的生存空间,因为生活是实在的,生命也要经过磨难才真实的。
我想爱你而不用抓住你;欣赏你而不需批判你;和你齐参与而不会伤害你;邀请你而不必强求你;离开你亦无需言歉疚;批评你但并非责备你;帮助你而没有半点看低你;由此,我俩的相会就是真诚的而且能彼此润泽。——萨提亚
界限
自我的边界,区分”“
外在空间是自我界限的外化;表现一个人的完整性。
每个人自己的节奏、喜好和意愿,任何他人都无法干涉——人最终还是他自己
尊重的实质是对个人界限的尊重。
(作为父母我们希望孩子不受伤,这种保护往往使我们的行为沦为了控制,而事实上,孩子从始至终都是与我们不同的独立个体,有属于他独特的道路,我们要尊重这一点,尽管这很
难)
关系中的界限
意味着分清”“
看到彼此的不同
不入侵别人的界限,也捍卫自己的权益和意愿分清哪些属于自己的责任,哪些属于别人的
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不替别人承担责任
一个成熟的人在于承担自己的幸福和快乐的责任!
混淆界限的表现:想当然、管闲事、谴责、抱怨,受害者、我是为你好、控制干涉……
健康的界限与人际关系
做完整健康的自己:意味着你我有别,只有沟通才能相互了解;意味着要对自己的言行有所觉察:我这么说、要求、希望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我还是为了对方?——以此理清边界
健康的人际关系:工作关系、亲子关系、婚姻关系——来自于完整的边界,美满的爱情是心灵成熟的果实
思考:
你的界限完整吗?
过度做父母,关注孩子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真的爱他还是隐秘的在满足自己的需要?
中国文化的关系特点:共生界限模糊
母婴式的人际关系共生性的、模糊界限:
孝道
用内疚感控制别人:家庭关系中子女的无奈、父母的过度负责……
集体主义,抹杀个体性:打出头鸟……
模糊中庸:老好人、和稀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俗语:我都是为你好、我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听话、我是过来人……
婆媳关系——中国家庭中特有的关系毒瘤
如果你爱我,我不说你也应该知道怎么做……
是以牺牲下一代的心理健康成长和独立为代价的,是以剥削下一代为特点的。
弗罗姆对爱的理解:真爱——伪爱
真爱有四要素:缺一不可:尊重、了解、关心、责任
没有对所爱对象的尊重和了解,再多的关心和责任都会沦为占有和统治;尊重不是惧怕和畏惧,它意味着能以其本来面目看待一个人,能够意识到他的个性和唯一性;没有认识就不可能有对一个人的尊重,没有对人的个性的认识做引导,关心和责任也是盲目的。
成熟的爱是保持个人完满性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
成熟的爱说:我将尽全力帮助你发展相宜的潜能和能力,即使这意味着有时你必须离开我,在没有我的情况下独立行事,因为我爱你,作为一个人我想要你成为有能力成为的人。
自我为中心的爱说:你必须在这里为我做事,让我可以依靠你、以你为生,如果你不在这里支撑我,我就会崩溃,你和我需要在一起,这样我就可以让你为发生在我身上的事负责了。”——弗罗姆《爱的艺术》
三、关于人的看法
人是什么样的存在?
生物性
社会性
精神性(思维、道德、情感、智慧、灵性)
有限性:有自然寿命限制
无常性:生老病死……
独特性:
完整性:
几位心理学家/哲学家对人的看法
人天生就有向上发展的愿望。——罗杰斯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要尽力发展每个人的独特性。——荣格
要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你自己。——马斯洛
人天生具有不断向上发展的愿望
我记得我小时候,家里把冬天吃的土豆贮存在地下室的一个箱子里,距离地下室那个小小的窗户有好几英尺。生长条件相当差,可是那些土豆竟然发芽了----很苍白的芽,比起春天播种在土壤里时长出的健壮的绿芽是那么不同。这些病弱的芽,居然长到二三英尺长,尽可能地伸向窗户透进光线的方向。它们这种古怪、徒劳的生长活动,正是我所描述的拼死生长的表现。他们也许永远也无法长大成株,无法成熟,永无可能实现他们实有的潜能,但是即使在如此恶劣的生长条件下,它们也要拼死地去成长。生命不知道屈服和放弃,即使它们得不到滋养。
在与那些生命被严重扭曲的当事人,与州立医院后部病房里的男男女女打交道的经历中,我常常想起那些土豆芽。供这些人成长发展的条件是那样恶劣,以致他们的生命看起来常常是异常的、扭曲的、少人性的。但他们身上那种有方向的趋向仍然值得信赖。理解他们的行为的线索是,他们在以其惟一可行的方式奋斗,趋向成长,趋向成熟。对我们来说,他们的努力古怪而又徒劳,但在他们,那是生命要实现自己的拼死挣扎。 (Rogers,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