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要面对压力,而压力是造成身心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压力,努力提高自己应对压力的技能技巧。
1、培养正确的压力观。帮助教师正确认识压力,更好地应对压力,消除由压力产生的心理负荷。
①压力不可避免观。要认识到在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在人生的历程中遭遇压力、挫折、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遇到压力的时候,不必抱怨,必须勇敢地面对。
②培养压力辩证观。压力对人具有消极的作用,但也有很多积极的方面。例如压力可以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生命活力等等。所以,我们在看到压力的消极作用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它的积极作用。
③培养压力可控观。人是万物的主宰者,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压力的。即使靠我们的主观努力不能完全消除压力,但也至少可以减轻压力造成的伤害程度。树立压力的可控观念,勇敢地面对压力,接受压力的挑战,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是有效应对压力的先决条件。
2、改善自我观念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有清楚全面的认识,对自己能够正确、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克服自高自大、妄自菲薄等不良心态,处理好人际关系、教师应努力从多侧面、多渠道了解自己,要积极从周围的环境中提取有关自我的真实反馈,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
避免两种情况:
一是过分地夸大自己的优点,用优点去掩盖缺点,
另一种是过分地强调了自己的劣势,看不到自己积极的一面,行动时因自卑而畏缩不前。
这两种情况都是对自身实际心理状态的歪曲,都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要改善自我观念、确立良好的自我意象、改变对自我的不恰当的认识,必须处理好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关系。现实自我,就是指个体对自己现状的认识和评价;理想自我就是自己希望自己要成为的样子。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距离过大的人,总是追求完美,总是给自己设置过高的、力所不能及的目标。
因而,不管他已经取得多大的成功,他总是不满足,总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所以他总是有失败和挫折的感觉,总是使自己陷入自卑和焦虑之中。而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距离适当的人,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立恰当的、力所能及的目标。所以,他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不断地增强自信自尊,从而使自己已有的良好的自我意象更加巩固、深化,而良好的自我意象又能促进个体才能的充分发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
此外,要确立良好的自我意象,还应无条件地接受认同自己的教师身份、自己的职业,职业是个体社会性自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个体自我价值充分实现的根本途径。因此,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认同程度,
会影响个体对自己的评价,从而影响个体的自我意象。所以,教师要热爱教师职业,从中获得成功的快乐,提高职业的满意度。教师心理
3、正确应对挫折和压力仅仅正确认识压力还不够,还必须学会驾驭压力的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心理健康、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心理挫折是指人们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自感无法克服的障碍、干扰而产生的一种焦虚、紧张、愤懑或沮丧、失意的情绪的心理状态。心理挫折是一种主观感受。教师要学会正确对待心理挫折,要有正确的态度和妥善的方法:自我克制。控制由挫折引起的情绪波动,尤其要控制消极激情,不急躁,不消沉,泰然自若,尽力改变不良心境(理智法、转移法、幽默法、升华法、音乐法等等,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恢复身心平衡状态。情绪合理释放。如心中有苦闷,可向同事倾诉,甚至可以在亲朋好友面前大哭一场,诉说心中的委屈,以减轻精神压力与积郁的愤懑情绪,从而得到安慰和同情;
升华。当个人在较低层次的需要或目标受挫折时,把它转到较高层次的精神境界中去。
例如:有的教师遇到婚姻失利或不能参加进修等不如意的事情,并不因此而自暴自弃,而是把全副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忘却个人烦恼;
代偿。指某方面需要或目标受挫折时,以另一种可能成功的活动来代替,从而获得心理寄托和成功的快慰。如一个有生理缺陷的教师,用工作上的优异成绩来获得人们的敬重,从而消除自卑感和受歧视感;
精神转移。就是指更换情境,转移注意,改变心情。如心情不
好时,尤其是火气上涌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别的事情,如看电影、听音乐、从事体力活动、参加体育活动等,使消极情绪逐步得到缓解和消失;增强对挫折的耐受力。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资料:
青年教师走上教育岗位以后,能否保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他们能否正常愉快地进入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条件之一。为此,青年教师务必注意纠正和调整在实际工作中容易滋生的偏差心理。所谓青年教师的偏差心理,是指青年教师对不同环境的不良反映。这种不同的外界环境大体上有顺境和逆境两种情形,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偏差心理。
一、顺境中的偏差心理青年教师的顺境,是指周围的客观环境比较适合于青年教师个性发展的状况。虽然这是最受青年教师欢迎的理想环境,但是在这种条件下同样会出现心理偏差。青年教师在顺境中的偏差心理主要有:
1.自负。青年教师若因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就自恃了不起,似乎别人都不如自己,从而表现出极端的自信和过份自负,将合阻碍自己取得新成就。这种自负心理的危害性主要是使自己不能正确地评价自我,削弱了对周围环境的洞察力,从而降低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以至与本来很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理想环境对立。
2.禁锢。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大都是由小学、中学到高等院校,再到教师岗位,一般讲都是学业上的佼佼者,加上他们工作热情高、干劲足、多思善想,这为他们顺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
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矗但是,从负向效应来看,稳定的优良环境也会使青年教师产生一种惰性心理,久而久之,易使思想麻木僵化,工作缺乏朝气,唯恐出现差错,产生一种墨守陈规的保守心理。显然,在这种心理支配下的青年教师,不易接受新思想、新观念,不愿大刀阔斧地开展创造性工作,推进教学改。3.错位。有的青年教师取得了一定的工作实绩,就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水平,片面地强调自己的能动作用,对学校领导的意见听不进,在与同事的交往中以高人一等的姿态出现,盛气凌人,傲气十足。这种不良心理,不仅丝毫提高不了自己的“威信”,反而降低了自己的人格,影响了工作顺利进行。
二、逆境中的偏差心理青年教师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逆境是不可避免的。逆境产生的原因一是环境因素,二是主观因素。环境因素包括社会风气、人际关系和人事制度上的弊端等等。主观因素包括青年教师的气质、性格等个性以及能力、经验与环境不适等。逆境往往使人精神状态处在最低点,会给青年教师的心理上造成巨大压力,并对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情趣产生消极影响。青年教师在逆境中的偏差心理主要有:
1.固执。常见有的青年教师在他们的某些做法、想法已被实践证明不行时,他却仍旧要坚持。
2.抱怨。抱怨形成的原因:一是认为自己不被上级领导重视,尤其是上级领导在下达工作目标之后,给予的帮助支持较少,目标难以实现,因而产生抱怨心理。二是感到不公平。当同行被提拔或表彰时,相比之下,倍感不公,认为大家工作都差不多,有的工作实绩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