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是指
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所谓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除了具备一般个体心理健康的基本特质外,还应具有教师职业所决定的心理素质要求。教师不但是“经师”,而且必须是“人师”。由于教师角的独特性,一名教师,除应具备高尚的师德、完善的知识结构、健全的能力结构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心理不健康,往往会出现处事偏激、赏罚无度,使师生关系恶化,引起学生的情绪困扰。另外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具有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心理健康的教师可通过自身影响,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因此,教师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其专业学科知识和日常教育活动显得更为重要。
心理健康对教师个人,对其从事的育人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在加强师德修养、强化知识能力提升的同时还必须知晓教师心理健康标准有的放矢地调整心理状态,优化心理素质结构,不断提升自身心理健康维护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生活得更幸福,更好地教书育人。那么教师心理健康标准是什么?教育心理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有人认为应包括:角认同、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了解自我等;有人认为应包括: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师德、自我意识良好等。下面,我们根据教师的职业特性,从心理素质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教师心理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其心理素质紧密联系,具有完善心理素质的教师心理必然是健康的。教师的心理素质从形式上划分主要包括:角认知、角体验、角期待、人格品质、自我意识等内容。从心理素质结构出发,我们认为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应包含以下内容:良好的角认识和体验。其包括认同教师角、悦纳教师职业两个方面的内容。认同即对教师职业有正确的认识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义务;悦纳即愉快地接受教师职务现状,并以积极的情绪、乐观的心态对待每项工作,每名学生。一名心理健康的教师应该承认教师这种专业身份,并愉快地接纳这一职业。
良好的教育人际关系。教育人际关系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领导、教师与家长、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这种教育人际关系构成了教师工作、生活的独特环境,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具有重要影响。能否搞好教育人际关系,是衡量教师心理健康的又一指标。要建立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加强相互了解和谅解,求同存异,尽量缩小关系对象的心理距离。
教育环境的良好适应和改造。适应即对良好教育环境的适应;改造即对不良教育环境的改造。主要表现为:能根据实际确定工作目标和抱负;具有较高的教育效能感;能进行自我监
控,更新教育理念,完善知识结构,做出更适当的教学行为;具有自我控制调适能力。能够动适应发展、革新的教育环境,积极改造不良的教育环境,是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
健康的教育心境。这种心境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内心活动背景,具体表现为: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遇事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镇静,不将情绪带入课堂,不迁怒于学生;能冷静地处理课堂情境中的不良事件;克制偏爱情绪,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入家庭。教师的心境是否稳定、积极乐观,将影响教师整个心理状态。
具有良好的教育独创性心理机制。主要指教师能够不断学习、进步和创造,并根据学生特点创造性地理解教材、选择教法、设计教学的心理能力。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进行创造性活动,必须有良好的心理机制作基础,反过来,良好的教育独创性心理机制也成了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总之,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应具有科学的角价值观念、正确的自我认识良好的心境、适度的情感反应、和谐的人际关系、统一完整的人格、良好的社会适应,教学中能够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和课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