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科教学中渗透廉洁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关键词 学科教学    渗透    廉洁教育    原则与方法
文章摘要
学科教学渗透廉洁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部分,也是近几年来在校园开展廉洁教育的行动研究,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时期,把握好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使他们从小形成正确的道德形态和道德意识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文章从渗透廉洁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谈起关注学生的生活和道德行为,旨在将廉洁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中。
提起廉洁教育好像与中小学生无关,但是任何一种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都不是自然生成,而是通过教育、培养、习得而成。廉洁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校园内广泛开展。当代中小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综合素质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发展。随着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新的严峻考验。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为广大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
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新的教育问题,如社会领域中存在诚信的缺失、道德标准的失衡,假冒伪劣行为的蔓延体现在校园中学生之间的攀比浪费,不讲诚信现象普遍。中小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时期,把握好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使他们从小形成正确的道德形态和道德意识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2006年我对我区100名学生(其中中学生51名,小学生49名)进行有关廉洁教育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有91名学生认为廉洁教育的内涵包括为人诚实、正直、守信、无私、勤俭节约等优秀品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课堂是绽放教育思想和行为的重要途径,研究与探索将廉洁教育如何渗透于课堂教学是笔者近几年来研究的课题,下面浅谈廉洁教育应遵循的几个原则和方法:
一、 廉洁教育必须坚持渗透的原则。
德育孕于学科之中首先要坚持渗透性,即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挖掘相关的教育因素,从素质教育出发,结合学生实际,全面地进行渗透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感染与体验,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各个学科因为其教学目标的不同,知识体系的差别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各不相同,因此我认为渗透应该坚持做到:
1、挖掘教材中的廉洁教育内容进行渗透。
    课堂教学中渗透廉洁教育的内容首先在选择上应基于教材内容,而不能是空泛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最忌讳的是空洞的说教。教师要善于联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相关内容,丰富教材内容、深化教材内涵、拓展教材资源。反映社会的需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形成互动。例如在小学语文学科教材中就有很多廉洁教育的因素值得挖掘。《爱莲说》就是其中的一篇,其文中“出淤泥而不染” 一句蕴含深刻哲理,给人生活启示:不追求名利,要洁身自好。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赏析等实践活动,抓住文中重点字词句,体会作者所寄予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将廉洁教育潜移默化地寓于语文教学之中,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在背诵短文的过程中强化思想感情,易使学生终身难忘。 除了语文学科,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中学《思想政治》、《历史》等学科廉洁教育的因素更加明显。如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三年级《钱该怎样花?》一课教材通过生动鲜明的图片教育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合理的消费观,具备一定的消费常识和方法,养成勤俭的好习惯,不攀比、不浪费,不随便乱花零钱。教师依据教材提供的信息结合学生实际用大量的事例引导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不恰当的消费现象,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中学历史课《贞观之治》用历史事实突出
的说明了唐太宗治世方针,用人之道正是来自于他吸收了隋唐灭亡的教训,实行廉洁政治从而得到人们的拥护,巩固了政权,达到盛世的结果。课文在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激励。教师以鲜明立场、明确的观点、给学生以正确的导向,让学生在对渗透内容的分析、判断、理解、吸收中得到思想境界的提高和领悟。因此我认为在对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思想渗透来源于教材内容,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相关教育因素同时注重教育性、启发性和激励性,从而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2、从生活中发现廉洁教育因素进行渗透。
    陶行知先生讲:教育即生活。学生的道德教育要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廉洁教育也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寻来源于生活的教育因素,脱离学生生活的教育是空泛的。学生的生活包括他在学校的生活和家庭生活以及社会生活。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生活,尤其是现代社会中学生之间存在的如穿戴追求名牌,文具追求高档,不懂得珍惜生活,视勤俭为落伍,视奢侈为时尚等现象应该在学校教育中予以重视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纠正。初中八年级教材中《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一课在讲到公平一词时,学生能联想到很多生活中的关于公平的问题,例如班级当中各种评选活动,教师对
学生的评价问题,社会中出现的不公平现象等。从学生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公平一词是理解的,对于生活中出现的不公平现象是憎恶的。教师通过引导启发使学生认识实现公平先从校园公平入手。只有教育源于生活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触发他的心灵深处,才能脱离说教与空洞的教育方式,也才能达到我们教育的目标。
二、 廉洁教育必须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
正面教育原则 ,是我们对学生教育的主要原则之一,它是指用正确的思想和道理、先进的榜样、正面的事实,启发学生,实事求是,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依靠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提高学生的认识觉悟和认识水平,其方法是:
1、 树立典型,榜样示范。
廉洁教育内容中不应忽视的是在中国宝贵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历史人物和故事作为榜样加以传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学生树立做人的榜样,能使他们终身受益,铭记在心。例如:古代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包拯、林则徐、海瑞等。现代的优秀的领导干部牛玉儒、焦裕禄、任长霞、郑培民、宋鱼水等他们一心为民、两袖清风,公平执法形象深
得人们的尊敬与爱戴,这些可歌可泣的人物都值得学生学习。另外教师高尚的师德也体现了许多优秀品质,值得学生尊敬和学习。坚持正面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社会主义教育是要用真理、用先进的思想和道德影响人,它根本区别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的奴化教育。正面教育是促进事物内部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转化的必要条件,适合青少年思想发展的特点。
2、 启发自觉,触及心灵。
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应努力做到激励学生不断的树立起正确的做人的原则,不偏离轨道。为了扩大廉洁人物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搜集古今廉洁人物的故事编辑成册给学生让他们了解他们的事迹从而向他们学习,以他们为榜样,使诚实守信敬廉崇洁成为自觉行为。另外在校园走廊、墙壁上镌刻上有关廉洁教育的名言警句给学生以警示和感染,潜移默化,触动心灵。
廉洁名言
三、 廉洁教育必须遵循学生道德发展规律的原则。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道德品质的形成取决于道德动机、道德判断和道德知识。中小学生
正处于成长发展阶段,因此任何教育都要注意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学生身心健康的规律。做青少年工作当然也需要说教和灌输,但是基于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行为特点,还必须通过教育实践来解决教育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安排角扮演、小组游戏、集体活动等等来引导学生达到教育目标。例如在学习课文《生命的意义》一课后把握主人公内心情感和理想,理解生命的意义所在。让学生回忆有关生命意义的名言警句,学生纷纷回答: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生,亦我所欲也;死,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
舍生而取义者也。
……..
通过对名言警句的回忆与理解,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如何做人,做一个正直无
私的人开展学写座右铭的活动,学生经过思考提笔。这样的活动对于青少年的有启发、帮助和促进作用,从而达到教育效果就可能更加突出和理想。通过课堂上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得到亲身的体验与感悟,使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经过几年的实践与研究,我越来越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廉洁教育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教育原则,坚持德育在学科中的渗透,注重教育的正面性,启发性、激励性,不断挖掘廉洁教育在学科中的因素,积极探索廉洁教育
与各学科教学的结合点,研究教学方法,巩固研究成果,为进一步达到教育目标而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 张向葵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