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弹性的提升策略
摘要:心理弹性是个体在面对压力、挫折等消极事件时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调适能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心理弹性的概念,阐述了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得出几点心理弹性的提升策略,为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心理弹性;提升策略;小学生
小学正处于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对学生的认知、行为等发展极其重要。随着社会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不断关注,心理弹性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心理弹性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素质,它在保护个人成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一些小学生往往出现受不了打击,崩溃,甚至走向极端的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会对小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当下疫情条件下,我们更应该多加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探索提升小学生的心理弹性的策略意义重大。
一、心理弹性的概念
心理弹性,又称作“心理韧性”、“抗逆力”等。目前,心理弹性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界定。不
过,从相关文献中基本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结果性、能力性和过程性。
结果性的心理弹性概念关注个体对压力,或是不利情境适应的结果,强调个体经历之后的发展状况。Masten 认为, 心理弹性是个体在消极和挫折之后能够持续良好发展的情况[1]。而能力性概念强调个体的能力差别。如美国学者 Werner强调,心理弹性是个体在消极情境中可以承受或者脱离这种情境后所受影响较少的一种能力。Norman认为心理弹性即个人在消极的情境中成功适应或在此之后快速恢复的能力[2]。此外,过程性的心理弹性概念认为心理弹性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一方面是指个体在重大压力之下的努力调整和积极适应;另一方面,强调是一种个体的适应性结果[3]。美国心理协会认为心理弹性即个体在经历消极、危险、重大压力的情境后个体的能力发挥、个体与环境之间的适应性以及个体在之后的良好恢复性[4]。比较来看,过程性概念更加全面,心理弹性包括适应消极情境和之后恢复的过程。
二、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
有学者将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分为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危险性因素是指阻碍个体正常发展,使个体更易受到伤害而得到不良发展结果的因素。大致分为:内部因素如个体冲动性气质等;外部因素如父母暴力、社会环境等。这些危险性因素会影响个体对环境的适应,阻
碍个体自身发展,进而对身心发展产生影响[5]。保护性因素指个体用来抵抗不利处境和压力,保护个体抵挡困难并成功应对逆境,促进个体发展的因素[6],一般分为内在保护因素和外在保护因素。内在保护性因素是指来自个体自身的积极因素,如良好的人格特质、健康的心理、悦纳自我等自身条件,以促进个体对逆境适应[7]。而外在保护性因素通常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
家庭是小学生成长重要的场所,其环境和氛围是影响心理弹性的重要因素。研究证明,早期的安全依恋关系,父母一致的教养方式以及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弹性的家庭因素[8]。而学校是小学生除了家庭以外的重要成长环境。学校中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友好的同伴关系,可以很好地促进小学生心理弹性的发展。社会对小学生的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当小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社会的及时干预能够让他们得到安慰、重获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心理弹性水平。
因为心理弹性能够通过后天培养,所以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提升策略来促进小学生更好的发展。
三、心理弹性的提升策略
从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出发,提升小学生的心理弹性可以从增加保护性因素着手,建议可以通过以下几项措施来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
(一)增强抗压能力,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学习成绩不能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学校教育应该放在综合素质的培养上。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尤其在当前“双减”政策下,发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自我效能感,可以很好地提升小学生心理弹性水平。教师对学生多表扬,多肯定,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绪控制和调节能力,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认知心态。乐观良好的情绪管理与调节,能使个体更好的应对压力,获得良好情绪体验以及促进心理弹性水平的提高小学生心理[9]
学校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团体辅导等方式,对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因为很多情绪失控都是由负性思维引起的,教师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压力,并及时进行疏导。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进一步提升心理弹性水平。
(二)家校联合,共同促进
一些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健康的家庭教育模式。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关注孩子的成长,采用合理的教育方式,尊重孩子的想法。对于一些出现“问题”的学生,班主任要和家长通过电话、等方式及时沟通交流。对于家长不合理的教育方式,班主任要向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理念。父母要学会正确爱孩子,让孩子有安全感,增强自信,也可以提升其自我价值感,有助于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同时,父母也要起到榜样作用,面对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要学会控制情绪,采用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当孩子做错事情,不要一味地批评他们,尽量减少负性情绪,我们要学会引导孩子以乐观的心态去处理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实现家校联合,从而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弹性的发展。
(三)重视学校的人际关系
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都对学生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心理弹性高的个体,在同伴交往能力、人际关系、自我知觉以及自我价值感等方面,都比心理弹性低的人强[10]。教师要和学生做朋友,更新自己的观念,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如果有需求,告诉学生可以主动向老师求助。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一些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促成学生
之间良好关系的形成。学生在师生关爱和同伴互动中成长,可以有效提高其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遇到挫折时,学生跟教师或同学倾诉后获得的支持与帮助,可以坚定其战胜困难的信心。
(四)重视社会环境
当今社会信息化高速发展,利用网络向学生传递正能量也是提升心理弹性的的好办法。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的巨大影响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打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青少年活动场所的建设,为他们提供更多健康、积极向上的活动场所,让孩子更好的成长。加大心理弹性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并学习。
总而言之,家庭、学校、社会等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促进提升小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在未来的道路上乘风破浪,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
参考文献
[1] Masten,A.S.,&Obradovic,J.(2006).Competence and 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1094(1):13-27
[2] Winnie W.S.Mark, Ivy S. W. Ng, Celia C. Y. Wong. Enhancing Weil-Being Through the  Positive Cognitive Triad.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2011,4: 610-617
[3] 赵抒.心理弹性研究综述[J].商,2016(22):142-143
[4] Nay,W.T., Thorpe, G.L.,Roberson-Nay, R.,et al.(2004). Attentional bias to threat and emotional response to biological challenge.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18(5):609-627
[5] 王登芹,陈现彬,宋国红,李雷,张帆.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03):293-296.
[6] 曾守锤,李其维.儿童心理韧性发展的研究综述:心理科学,2003,26(6),1091-1094
[7] 袁静.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韧性的调查及团体辅导干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8]代辉.家庭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弹性发展的影响[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71-172.
[9]曾守锤,李其维.儿童心理韧性发展的研究综述:心理科学,2003,26(6),1091-1094
[10] 刘珊.对寄宿制小学生心理韧性的团体辅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