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几点做法
世界卫生组织把人的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这表明,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的社会适应能力,乃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志。人是一个身心统一体——既是一个生理上的人,又是一个心理上的人。也就是说,一个人不但要具有健康的体魄,同时还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是指能保持积极的情绪,愉快的心境,对学习、生活都充满信心,能正确对待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知道自己的短处,经得起胜利和失败的考验。如在学习上取得成绩不自满,保持谦虚的态度;遇到困难挫折不气馁、不自卑。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才能谈得上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立、自制……才能谈得上健全的人格。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苛刻,导致孩子压力过重。而长期的压力得不到宣泄,孩子就会进入心理亚健康状态,出现自卑自责、丧失学习兴趣、思维联想困难、精力食欲减退,有的孩子甚至有自杀倾向……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断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而深刻的痛
苦。从疾病发展史来看,人类已进入“心理疾病”时代。据统计我国未成年人的心理疾患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情绪障碍、行为问题、人格缺陷、心理障碍等几种类型,这些问题正威胁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一个身心健全的人,培养他们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必须不断的寻求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下面谈一谈我在教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几点做法:
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表现小学生心理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受家庭的溺爱、社会的宠爱等种种原因,造成学生心理问题日渐增多,其中存在心理异常甚至心理疾病的学生已占了不小比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脆弱
心理脆弱指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承受挫折或者面对很小的挫折都会表现出一些很极端的行为,称之为心灵脆弱。存在脆弱心理的人通常表现柔弱,怕受挫折,挫折抵抗力
较弱在面临强大的精神刺激时往往难以承受,会诱发过度的应激反应。例如某少女因为同学的一句玩笑而耿耿于怀,诱发了精神分裂症;某些学生因为老师的严厉批评而走上了轻生道路。究其原因,除了同学和老师的不当言行之外,更多的是这些同学的心理承受力太差,过分敏感,不能及时降解心理压力,以致引发严重的心理障碍。我们不仅要问:面对风云变幻的世界,面对危机四伏的人生,如此脆弱的心灵又怎能抵御人生的风暴,抵达辉煌的巅峰呢?独生子女心理脆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成长过程中过多的溺爱和过少的竞争,剥夺了他们经受困难和挫折历练的机会,他们就像生长在温室里的花,弱不禁风,难以承受风霜雨雪的考验。这样的孩子生性激动,对所见所闻极易做出过激行为;也有性格懦弱、孤僻离,缺乏进取心,意志薄弱,没有自制力,甚至胆小怕事,沉默寡言, 自我封闭,做事没有信心的……他们往往经受不住生命的考验。
2.焦虑不安
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是人们遇到某些事情如挑战、困难或危险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焦虑通常情况下与精神打击以及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的威胁或危险相联系,主观表现紧张、不愉快,甚至痛苦以至于难以自制,严重时
会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或失调。引发焦虑的原因是:人们预感到不利情景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担忧、紧张、不安、恐惧、不愉快等的综合情绪体验。小学生的焦虑主要表现为学习焦虑和人际交往焦虑。
(1)学习焦虑
据调查,全国有10%以上的小学生存在学习焦虑。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重分数,给小学生心理造成沉重压力引起的。
(2)人际交往焦虑
人际交往焦虑,主要指在与人交往中表现为焦燥不安,无所适从。这种倾向在当今小学生中日益严重,影响了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求。人际交往焦虑的产生,一方面是由小学生的家庭交往环境不利所致。另一方面,是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忽视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培养的结果。
3.自制力差
自制力,是指人们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动。既善于激励自己勇敢地去执行采取的决定,又善于抑制那些不符合既定目的的愿望、动机、行为和情绪。自制的反面是任性,自制力就是提高我们处理事情的理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对个体而言,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行为的方式和思维的方向及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自制力差的儿童,往往表现为情绪冲动、难于克制,不恰当的情感表达方式,注意力分散,行为过度和行为失当。如任其发展容易诱发多动倾向和品行问题,也会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尤其在人际交往中,自制力的缺乏会引发不应有的冲突。自制力的缺乏一方面与溺爱式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关,他们由于从小缺乏严格的约束,表现出行为控制的欠缺;另一方面,如果家长采用极端化的管教方式,也容易导致子女的逆反心理,家长的暴力行为也许无意中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榜样,一旦有机会,他就会把这种冲动行为发泄到其他人身上。当孩子没有自制力情绪失控的时候,是无法冷静的理性的处理事情的,常常会做出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
4.挫败无助
部分学生表现出对学习缺乏兴趣,行为懒散,不能专注于学习活动,无法完成作业,成绩较
差。无论教师和家长如何要求,都难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他们当初也跟其他同学一样充满热情,但是由于学习上一时的失利(如考试成绩不理想、没有完成作业等),没有得到家长和老师应有的理解,相反却遭到了斥责甚至体罚,这种情况反复出现,就使其“学会”了挫败和无助感,长此以往,必然使其丧失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无助感的泛化还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生活无力综合
5.自我中心
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坚信自己的判断,往往不屑考虑别人的意见或做法,对自己不善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日常处事唯我独尊,对他人他事漠不关心或蛮不讲理,从不考虑他人,平时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反而遇事迁怒于别人,归咎于社会,产生一种反社会性的人格,颇具攻击性,一旦受到外界的激发,便会爆发出来,做出正常人认为不可理喻的事 。如果不及时加以克服,轻则对今后的社会交往带来不利影响,不能很好地适应现实生活,重则可能引发人际冲突,成为诱发心理障碍的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