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新闻报道格式
【篇一:报道的格式】
报道的格式
题目:一般与所办活动保持一致
主体:把其他资料按重要性陈述,并以第三人称敘述,句子保持简洁,多用句号,要有逻辑性。
主体可以包括:泛写和特写.
1,泛写 :就是把整个事件的过程,大略的叙述出来.但不是流水式的叙述.要挑其特点. 2,特写:特写是抽取其中一个片段,从侧面描写带出主題。特一般较富人情味和趣味性,描写也较一般新闻深入。
结尾:总结此次活动及此次活动的意义.成功与不足之处,及改进的方法。 具体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写正文。先写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什么事,再写事情经过,最后写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报道稿的篇幅要简短,语言要准确、生动,字数一般在200-600之间。
2.报道的内容要及时,一般要求在活动24小时内发布报道稿。报道的内容一定要真实。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经过都不能虚构。报道中的一些数字也要认真核实,尽量不用“大概”、“约摸”之类含糊不清的词语。报道的事情要有意义,使人得到启迪,受到教育。不好的事也可以报道,以便吸取教训(但要适度)。
3.报道稿的正文要简要。一般只要把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经过怎样,写清楚就可以了。叙事的经过一定要简要,不必像我们平时写记叙文那样要对环境、人物的对话、行动等作细致的描写,但要注意形容词的选用。
  写新闻报道要包含五要素,即,五个“w”:
谁(who)?
什么(what)?
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因(why)?
  例如一次组织登山活动
2、活动过程(要抓典型,比如过程中某某领导是如何做的,或某某职工是如何努力的)
  范文:
武汉建中国第二高楼 高606米世界第三
  [大楚网导读]昨日,武昌江边华中第一、中国第二、世界第三高楼——武汉绿地中心动工。该楼高606米,总投资300亿元,将打造成武汉规模最大的现代服务综合体,并成为华中地区的新地标…
采访稿格式
昨日,武昌江边的原武昌车辆厂旧址,华中第一、中国第二、世界第三高楼——武汉 绿地中心动工。
该地拟建300万平方米的武汉绿地国际金融城,建成后将成为武汉新的城市地标中心、金融商务中心、国际化娱乐中心。
武汉绿地国际金融城位于武昌滨江商务区核心区域,总投资300亿元,将打造成武汉规模最大的现代服务综合体,并成为华中地区的新地标。
国际金融城核心部位,将建606米的超高层综合体建筑——武汉 绿地中心,集超五星级酒店、国际甲级办公、高档商业、顶级公寓等于一体。
该楼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由1万平方米的摩天观光层、5万平方米的服务式公寓、4万平方米超五星级
写字楼和20万平方米甲级写字楼组成,将是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国有龙头企业、优秀民营企业在华中地区的总首席商务空间。
采访稿的写法
一、学会对采访的材料进行剪裁。
  我们采访后,做了记录,就好比是做衣服有了布料,但有了布料并不等于就做出了好衣裳,要做好衣裳,还得对布料进行剪裁,加工。同样我们要想将采访所得整理成一篇采访稿,也得学会对材料进行剪裁,加工。
  怎样剪裁、加工呢?就是要根据你的采访目的,确定哪些内容应放在前面?哪些内容应放在后面?确定哪些是采访稿的重点?重点内容应详写,次要内容可省去,或 略写。当然即便是重点内容,也未必要将被采访者的语言全部写进去,可以适当地摘其主要的写出来,但一定要注意不能断章取义,断章取义会曲解被采访者的意图。
二、学会将采访现场的环境写入文章中。
  采访稿如果只写采访的过程,文章可能会显得有些单调,我们在采访时,应学会观察:观察被采访者的环境布置,观察被采访者的外貌,观察被采访者的神态变化……这一切可以适当地在采访稿中写出来,这样文章会更加丰富有趣。
  三、采访稿中可将直接引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
  采访稿如果都是一问一答式的对话,文章读了会让读者觉得厌倦。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
将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如介绍人物的经历时,可用间接引用,人物自述自己的事例时,若用直接引用,文章会显得更加真实感人
一、
例文: 水均益:能不能告诉我们您为什么一定要到这个纪念馆去访问呢?
大江健三郎:我今年71岁了,我已经感到自己人生可能要接近终点,要对自己的人生有个总结了。在我人生终结之前,我感到对于一些现代史上的历史事实,我必须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自己的耳朵去听。
我的人生当中,从2岁那年南京大屠杀发生,日本大规模侵略中国,到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战败,再到日本进入民主时代,我走上文学道路,度过了这50多年的文学生涯,如果说在我这71年的人生当中,最早给我留下巨大阴影的就是南京事件。
对于69年前发生的那个事件,我想它的影响现在还继续存在,我觉得我应该去现场看看,去看看应该看的东西,在现场进行一些思考,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是一个很自我的旅行。
  水均益:很多日本人去过广岛纪念馆,爆炸的那个纪念馆,但是很多人没有来过南京大屠杀的这样一个纪念馆,您是两边全都看过了,您曾经自己也说过,到 中国,能够获得一个机会,能够从战场的另一面看到战场另外一面的战争,两边都看过之后,您是一种什么样的观察?
  大江健三郎:我曾经写过《广岛札记》,里面记述了遭受爆炸的受害者62年来顽强生活的很多真实情况,我跟这些受害者也一直保持着接触。这些受害者经 历了很大的灾难,也经历过深深的不安,然而正是这62年来顽强生活的经历让他们获得了一种宝贵的坚韧的性格,让我深深感到,苦难打磨了人也塑造了人,他们 坚持把自己的苦难经历毫无保留的告诉世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精神的升华。我把这些感受都写进了《广岛札记》。 在广岛投下的是美国人,广岛人民因此遭受了巨大的痛苦,这是无可否认的历史事实。
所以我也去了南京。南京大屠杀的加害者是我们日本人。虽然我没有权利发表什么客观的评论,但是我通过跟幸存者夏阿婆的交谈,深刻感受到她的确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老妇人。69年前她还只是一个孩子,现在已经是年逾古稀了,能够亲耳聆听她的讲话我非常感动。
同样作为一个老人来说,把她讲的东西如实地告诉给更多的日本人,防止惨剧的再次发生是
我所能做到的唯一的事情。这也是我写在纪念馆留言簿上的内容。
  水均益:大江健三郎先生,我想在情感上,日本大概是永远让中国人感到情感最为复杂的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且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源远流长,同时又错综 复杂,有很多很多纠葛。那么,在您一个对中日两国文化非常了解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看来,中日该如何摆脱我们这样一个阴影,来共同寻,铸造光明的未来。
  大江健三郎:说到近代以后的日中两国关系,首先,一个事实就是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虽然这场战争已经过去,但是对这个历史事实进行清醒的认识,却是摆在日本人面前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如果日本人能够清醒地认识这一事实,在此基础上努力重建日中之间新的历史的话,日中两国有着几千年交流的历史,其中既有黑暗的时刻,也有积极的阶段,相信日中关系是
能够回到正轨上来的。
可是,问题是,现在日本人对这一事实的认识还不够清醒,我觉得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这一历史事实。也就是说,不管过去的历史事实多么悲惨多么非人性,我们都是 不能把它抹杀掉的。
虽然过去的罪恶造成的伤害无法补偿,但是只有承认它的存在,日本才能获得新生。我和其他许多年长的知识分子一直都是这样主张的,而且一 直想要把这种意见告诉给更多的年轻人。
  水均益:我正好拿这本书和您探讨一下,《别了,我的书!》,┃我发现您在这本书开始(处)引用了it 的一句话,说,我已经不愿再听老人的智慧,而宁愿听到老人的愚行,他们对不安和狂躁的恐惧。这是和您自己告别吗?和您的文学生涯告别吗?
  大江健三郎:不,不是的。这本书的书名是《别了,我的书!》,源自俄裔的一位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一部小说。小说家就是写小说的,而一部好的作 品,比方说,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死后,他的《罪与罚》一直流传人世。所以,作家会在自己离世前向自己的作品告别,因为作家会死去,但是他的书却永远活着。我 自己也会有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但是我希望我的书能够永远活着,流传下来,基于这个愿望我给这本书取了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