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习作指导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人教版出版社部编本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
陕西省西乡县城北街道办事处四河小学      熊祥丽
[内容简析]
  第四单元人文主题是“学会观察”,本次习作以“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为题,引导学生大胆尝试,通过做小实验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学会观察,感受到更多科技的奇妙和观察中的快乐。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习作能力还较差,将语句写通顺、连贯,写丰富、具体的句段仍然存在一定障碍,很多学生还存在“怕作文”的心理。本节课中,我将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过程的“做”“看”“想”“听”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感受身边同学的反应,通过亲身参与、留心观察,从而积累素材,学会作文。
[设计理念]
    1.做后教,方能让学生有更多真实朴素的表达。
    2.中段习作的要求。
[学习目标]
1.学会观察,能够清楚地感受实验过程。
2.加入做实验的心情、同学们的反应,流畅地介绍自己做实验的情景。
3.通过习作开头——实验过程——实验收获(结尾)——习作题目的指导,迁移运用,学会写本单元的习作。
[教学重点]
  把实验经过写清楚,并能细致生动地记录自己的观察过程。
[教学难点]
    适当加入做实验时的心情和有趣发现等。
[教学手段]
1.教法
(1)情境教学法。创设实验、活动情境,创设写作素材和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表达。
(2)引导法。“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通过教师对学生合作、交流汇报的引导,引领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分享,品味文本及写作的魅力。
2.学法
(1)自主合作学习法。通过实验、观察、交流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地学习。
(2)练写总结法。通过随堂练写,记录实验过程和心得。
3.教学准备:实验器材,PPT。
[媒体说明]
  课件结构
类型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300字来源
教学作用
使用方式
体现的教
学环节
模块一
实验
图片、文本
自制
实验拓展
呈现-指导
实验探究,练写过程
模块二
音频
轻音乐
下载
渲染情境
播放-感悟
实验探究,练写过程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交流,学写开头
1.借助图标回忆做过的小实验。
实验名称
实验准备
实验过程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
实验结果
2.介绍实验器材时,用上数量词,会更加准确。引出本节课的小实验。
实验名称:物质的酸碱性(贴)
实验器材:一瓶紫甘蓝汁  一瓶白醋  一杯食用碱溶液  一瓶雪碧  半杯洗衣粉水  一把勺子
3.梳理小结,形成习作的开头。
例:课堂上,老师要带着我们做“物质的酸碱性”的小实验。做这个实验需要五种器材:一瓶紫甘蓝汁、 一瓶白醋、一杯食用碱溶液、一瓶雪碧、半杯洗衣粉水、一把勺子。我好期待实验早点开始呀!
二、实验探究,练写过程
(一)师做实验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1.第一步:把水加入食用碱中,先把食用碱变成食用碱溶液。
(1)实验之前,你能猜出某种物质的酸碱性吗?(白醋是酸性物质,食用碱是碱性物质,板书。)
(2)采访学生:你的心情?期待?想法?
2.第二步:分别把一勺紫甘蓝汁加入白醋、食用碱中,看看有什么变化。
(1)猜猜两种物质遇到紫甘蓝汁会变成什么颜。
(2)判断酸性物质的变化:变成了红;碱性物质的变化:变成了绿。(板书)
(3)采访学生:实验结果出来了,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你听到、看到了同学们的什么反应?
(二)实验2:用紫甘蓝汁测试雪碧、洗衣粉水的酸碱性。
1.探究:如果一种物质遇到紫甘蓝汁变成了红,那它就是酸性物质;如果变成了绿,那就是碱性物质。
2.指导:做实验时,一边听要求按步骤做,一边仔细观察,还可以留心周围同学的反应。
实验2:测试雪碧、洗衣粉水的酸碱性。
第一步:把水加入洗衣粉的杯子中,先把洗衣粉变成洗衣粉溶液;杯子里倒适量雪碧。
第二步:用紫甘蓝汁测试雪碧、洗衣粉水的酸碱性。
3.判断酸碱性:雪碧和白醋一样变成了红,是酸性物质;洗衣粉水和碱水一样变成了绿,是碱性物质。(板书)
4.借助汇报单交流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无液体    慢慢融入    缓缓变化
心情:迫不及待  充满期待    猜测
教室里:惊叹    议论纷纷  欢呼雀跃  目不转睛  一眨不眨  伸长脖子
(三)整理写法: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来写实验过程。
请一位同学写实验1:
老师给我们介绍道:紫甘蓝汁是一种测试物质酸碱性的“神器”——它遇到酸性和碱性的物质
以后,会变成不同的颜。首先,老师给盛食用碱的大玻璃杯里加了适量的水,轻轻摇一摇,让食用碱变成液体。在另一个小玻璃杯里面倒了半杯白醋。我很激动,希望老师早点把紫甘蓝汁滴进杯子里。这两种无透明的液体,会变成什么颜呢?接着,                                                                   
                                                                         
                                                                         
                                                                         
(可写实验过程、变化,同学们的表现、自己的心情)
片段练习:(练习纸)
然后,老师指导我们在小组里做第2个实验。我们也学着老师的样子,                                     
                                                                         
最后,                                                                     
                                                                         
                                                                         
(可写实验过程、变化,同学们的表现、自己的心情……)
三、知识拓展,学写结尾
1.知识拓展:物质的酸碱性并不是味觉来判断的,而是食物经过消化系统之后的一系列反应呈现的结果;食物中肉类、粮食大多是酸性食物;蔬菜、水果大多是碱性食物;人体对酸碱性食物的摄取标准20:80最利于健康。
2.自己的收获。
学写结尾:
这个实验证明,物质都有酸碱性。我还知道了,                           
                                                                       
四、画龙点睛,题目指导
《有趣的实验》《我认识了物质的酸碱性》《科学真奇妙》《红绿,变变变》
《有趣的习作课》《我做了一个小实验》《我成功了》《科学在我身边》
五、总结指导,指导习作
写作文就是分享和交流,愿你每一次作文都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板书设计]
习作指导: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物质的酸碱性
白醋、雪碧          +紫甘蓝汁            红            酸性   
食用碱溶液、洗衣粉水 +紫甘蓝汁            绿            碱性
                              碱性食物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