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小实验
一次小实验1
一次自然课上,老师让我们做了一次奇妙的小实验——纸片托水。
在自然课上,老师简单地讲了一下实验的方法后,便让我们做起了实验。前面几个同学的实验做好了,便轮到了我。我走到讲台上,先打开水龙头,小心翼翼地在杯子里装满水,接着我拿起一张纸片,放在杯子上,假装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把纸片使劲的按了一下,然后把杯子快速的反转,你猜怎么着?那纸片竟然被杯子完全的吸住了,杯子里的水一滴都没有流出来,这让我疑惑不解,这纸片怎么就吸在了杯子上了呢?杯子里面的水这么就没流出来呢?真令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想:莫非是见鬼了?还是大气引力在帮助纸片呢?我带着满脑子的问号去问了自然老师。啊!原来这么神奇!原来啊,是大气压力在作怪,杯子里水的表面张力把纸片和杯子完全的闭合起来,所以杯子里水的压力小于杯子外大气压的压力,这样大气压就把纸片稳稳地托在杯子上了,杯子里的水自然不会流出来了。“原来是这样,这多么奇妙啊!”我恍然大悟地说道。我想:我以后一定要多做这样的实验,使我的课外知识更加丰富。
真可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许多的奥妙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去研究,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问越来越多。
一次小实验2
我有一个土豆和一根吸管,土豆很坚硬,吸管比较柔软。
我试图把土豆捏碎,于是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可还是没能把它捏碎,我又把它用力往桌子上砸,只听见“砰”的一声,我拿起土豆一看,结果只是破了点皮,真是个顽固又坚硬的土豆啊!而吸管呢,我只要轻轻一掰就会弯曲,非常柔软。
如果我说吸管可以插进土豆,你会信吗?
首先,我用手用力按住土豆,记住,一定要按住了,然后拿起吸管用力握紧,高高举起,快速插向土豆,一刹那间,我自己都还来不及看清手的速度,吸管已经插进了土豆里。我用尺子量了量,大约插进去了四厘米。知道了吗?即使吸管是软的,只要力气够大,速度够快,也可以插进坚硬的土豆。如果不用力气。慢慢的往里插,没了速度和力度的吸管是很难插进土豆的。我做了一项小实验300字
由此我想到了我身边的同学,有学习优秀的,也有学习落后的,但是学习落后的就永远学不好吗?不是的,只要他肯努力,坚持每天让自己进步一点点,持之以恒,一定可以赶上学习优秀的同学,甚至超越他们。同样的,如果学习好的同学骄傲自满,上课不认真,学习不努力,成绩也会降下来,成为学习落后的学生。
努力和坚持是学习的法宝,是吸管的力度和速度,只要定好目标,就一定能达成。
软与硬的较量
一次小实验3
今天下午,我兴高采烈地来到班。上课了,老师说要和我们做个有趣的实验,大家别提有多高兴了。
做实验的工具有: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一盆清澈的水,一张洁白的纸纸。这时老师先给我们示范了一次。她先把水杯灌满了水,又把纸盖在杯口上,然后把杯子倒过来,纸居然没有掉下来,水也没有流下来,真是太神奇了。老师又说:你们想不想试一试?”我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
老师叫了一位男同学,只见他把水杯灌满了水,然后把纸盖在杯口上按紧,这时,我发现纸上有一个小洞。我想他不会成功了,果然他刚把杯子倒过来,水就流了下来,同学们哈哈大笑,他也十分沮丧。接下来又有很多同学上去尝试,他们有的成功了,高兴地笑起来,很是得意;有的失败了,有点失望。
终于轮到我了,我很激动,我先把水杯灌满了水,又检查了下纸,把纸盖在杯口上,因为担心纸会掉下来,所以我一直按,结果因为按的太用力,纸破了,所以水流了下来。老师说:按的时侯不能太用力,不然的话水就会流下来。"我这才恍然大悟。
这个实验真有趣呀!回家我还要再做一次,体验其中的乐趣。
一次小实验4
人就是为探索而生的。从居无定所,到安居乐业;从茹毛饮血,到追求光明,无一不是探索的结果。正是因为探索,我们才有了今天的文明。现在,就跟大家讲一讲我的小探索。
记得有一次,我在一本书上看到鸡蛋能在盐水中浮起来,就怀着好奇心,开始了实验。
我拿来一杯清水,一根筷子,一袋盐还有一个鸡蛋。我先把一小撮盐倒入清水中,用筷子搅拌了一会儿,再把鸡蛋放进盐水中,可奇迹并没有出现,鸡蛋稳稳地沉入水底。我有点怀疑了:书上说的应该不会是骗人的吧?肯定是盐放少了,要不再试一次。我把鸡蛋从杯子里捞出来,又加了一小撮盐,搅拌……,放入鸡蛋但依然没有浮起来,我彻底怀疑了:难道书本真的骗了我?试最后一次吧,我就狠狠地加了一大把盐到杯中,用筷子在里面搅拌搅拌……,鸡蛋开始一浮一沉地跳动,最后竟然真的浮起来了,还有一点点露出了水面。“我成功了!”我挥着双臂兴奋地跳来跳去。过了一会儿,我的心里又冒出了一个问号:鸡蛋为什么会浮在盐水中呢?我带着心里的问号翻起了百科全书。原来,水中加了盐,水的密度就会上升,只要盐水的密度比物体大,物体就可以浮在盐水中。人不能在普通的海水中漂浮,却可以在死海中漂浮就是这个原理。
尽管这只是我的一个小小的探索,可这个探索说不定就是我对未来科学研究的开端。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都应该怀着一颗探索的心来探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一次小实验5
一进课堂,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放孔明灯。”老师话音刚落,同学们都很好奇,高兴得又是拍手又是欢呼,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
孔明灯的外表是一层黄的薄纸,里面是由许多细铁丝搭建而成的。老师先把一块叫“植物油”的东西插到铁丝上,老师拎上面,叫一位同学帮忙拎下面,然后将“动物油”点燃。随着火越烧越旺,同学们也越来越高兴。渐渐地,原本扁扁的孔明灯变得越来越漂亮、越来越饱胀。
这时,老师轻轻松开手,孔明灯先是悬在空中不动,不一会儿就慢慢上升,这时的我突然想到,要是我能坐在孔明灯上,飞上太空环游世界,那该多好啊!
当孔明灯快要升过老师头顶时,老师一把抓住孔明灯。这个情景真是太神奇了,同学们又一次欢呼起来。接着,老师叫同学用水熄灭孔明灯之后,又给我们重新演示了一遍。
后来,老师说:“孔明灯又叫许愿灯,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当时诸葛亮被困围,他利用风放出了自己制作的灯笼向外求救,后人就把这种灯笼叫‘孔明灯’。其实孔明灯是依靠‘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这个原理而来的,热气球也是一样”。听了老师的解说,同学们连连赞叹:“噢,原来是这样啊!科学真得是太神奇了!”
一次小实验6
首先,我们准备好了材料:两个茶杯,一张纸,一瓶小苏打和一瓶醋。]然后我们开始在桌子上做第一个实验,老师把半杯水倒进杯子,接着把纸放在了杯子上,一按,一扣,水“唰”的一下子流了下来,打湿了我们的本子和衣服,小学生优秀作文《一次小实验作文》。我们纷纷议论着,随着水的落下,我们的情绪也低落了,可是听见了刘博的说话,我们安静了下来:“那是水没满,做这实验一定要把水装满”,他说完,我们又议论起来“他能行吗?”他吹牛吧?”“我量他也做不好!”虽然不信,可我还是充满希望的看着,只见水满满的,纸盖在了水杯上,其他人把东西拿的远远的,怕洒在东西上。果然不出所料,一扣,水又洒到了桌子上,可是好歹停在纸上三四秒钟,所以,他勉强过关了。
接下来是酸碱反应实验,我看到老师把醋倒在了第二个茶杯里,让坐在前面的“观众们”品尝,然后让他们说感受,他们说酸的不得了。老师第一次将小苏打放进去他们尝后就说不太酸了,第二次放进去尝说没味了,在场的其他观众早已听的目瞪口呆了,老师第三次放进小苏打,观众尝了一口,说水已经发咸了。
最后,老师告诉了我们一个化学原理:就是酸和碱合在一起就成了盐和水,因为盐比水重,
所以沉在了底下。我想:如果能天天知道一个化学原理,我以后上初中就不成问题了
一次小实验7
我盼望已久的实验课,今天终于要开始啦。我按照老师的要求,准备好了90度左右的热水,一个透明玻璃杯、食盐、一双筷子和一个鸡蛋,坐在电脑旁,迫不及待地等待着老师……
终于上课啦,老师说:“同学们,你们猜鸡蛋能在水里浮起来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吧!”
我按照老师的要求,首先把水倒进玻璃杯中,接着有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到水里,鸡蛋慢慢沉了下去。我发现水面比原来高了,可是圆溜溜的鸡蛋宝宝就好像睡着了一样,安静地沉在水底,一动不动,好像在做着一个香甜的梦。
这时,我心里有些迷惑,难道鸡蛋浮上水是假的吗?“同学们不要着急,往水里慢慢加盐。”正当我发呆的时候,突然听见老师这么一说,我立即把盐放进水里,水里的盐好像雪白的梨花,慢慢地落到了水底。然后,我学着老师的样子用筷子搅拌了一会儿,鸡蛋就像一个醉汉一样,左摇右摆,忽上忽下,慢悠悠地浮了起来。它又像是一个刚睡醒的的宝宝,迷迷
糊糊的,我用手一按它的头,它就乖乖地躲进水中;一放手,它就又马上浮出水面。
我激动地拍手欢呼:“我成功了!成功了!”我兴奋地手舞足蹈,一蹦三尺高。我连忙喊来爷爷奶奶看这浮起来的鸡蛋,爷爷奶奶也竖起了大拇指给我点赞。
通过这次科学实验,让我明白了鸡蛋在盐水中浮起来是因为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所以它能浮起来。噢!原来科学这么神奇,真是学无止境啊!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去探索更多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