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句硬笔书法
  爱国诗句硬笔书法篇1: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少 年 行【唐】王 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唐】岑 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洪秀全《吟剑诗》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唐·令狐楚《少年行》
  ,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明·戚继光《马上作》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清·龚自珍《漫感》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出塞》
  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
文天祥的爱国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爱国诗句硬笔书法篇2:
  3.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4.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1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6、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辛弃疾《鹧鸪天》
  17.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辛弃疾)
  18.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破阵子(辛弃疾)
  19.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辛弃疾)
  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文天祥)
  21.把吴钩看了, 栏干拍遍,无人会, 登临意. 《水龙吟》辛弃疾
  22、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辛弃疾
  23、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辛弃疾
  24、“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 杨济翁
  2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2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满江红 (岳飞)
  27、“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 岳飞
  28、“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
  29、“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岳飞
  30、.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 临 安 邸(林升)
  31、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读陆放翁集四首(梁启超)
  3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战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