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家庭是处在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家庭教育是受社会文化背景影响的。随着电视和网络的普及,中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更加广泛和频繁。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复杂社会中,家长只有充分认识中西文化中的优劣之处,认真分析中西方目前教育发展现状,研究探讨孩子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和处境,深入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心理需求,才能妥善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学习和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家庭教育中的体现,有助于我们认识不同文化、不同文化背景下家庭教育理念的差异,有助于我们理解西方国家的影视作品,有助于我们消除在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会,更加清楚地体会到恰当的家庭教育将培养出更优秀的孩子、幸福快乐的孩子和将来更有成就的孩子。
二、中西文化差异在家庭教育中的体现
(一)学前阶段的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启蒙教育的引路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是学校、社会所不能替代的,它侧重于道德教育,教孩子怎样做人、怎样生活。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决定于天赋的多少,而是决定于出生
后到五六岁时的教育。”中国文化也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传统说法,可见学前教育阶段的重要性。学前阶段是受家庭教育影响最大的时期,此时儿童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需要从父母那里获得必要的帮助。
西方家长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无论家长、老师还是亲友,都没有特权去支配他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替孩子做出选择,
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他们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他睡自己的房
间,一旦孩子开始学吃饭,则尽量让他
自己吃,即使吃得到处都是饭。孩子在
学走路期间,父母对跌倒的孩子做得
卡尔威特的教育最多的是不断的鼓励。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家长是要
管孩子的,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不平
等的,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顺从、
听话。在当代独生子女的特定社会条
件下,家长对子女是高度重视的,我们
经常可以看到孩子已经大了还和父母
睡在一起;为了让孩子多吃点饭,家长
端着饭碗跟着孩子喂饭;因害怕孩子
磕着碰着,经常抱着或拉着孩子走。在
教育孩子的初期,西方家长教育方式
更能培养出具有独立个性的孩子,而
中国的教育模式表现为溺爱和专制相
结合。
孩子一旦开始上幼儿园,中国的
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他
们开始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家长们
希望孩子将来能“光宗耀祖”,至少将
来能考个好大学个好工作。这种拔
苗助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十分不利,
家庭教育的功力化取向,对儿童的身
心和成长也会造成深远而又难以弥补
的危害。
西方人望子成名成家的观念比较
淡薄,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
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多种兴趣培
养和自由发展,鼓励孩子在游戏中玩
出各种能力,培养孩子敢于犯错误、敢
于失败的行为,相信孩子有能力去纠
正和改正错误。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
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
力的社会人。同时,西方人比较注重对
孩子情商的培养,他们观察孩子的情
绪,并设身处地的安慰和引导孩子,使
孩子逐步学会控制冲动、延迟满足、给
自己推动力、觉察他人的社交暗示以
及处理生命中的起伏。
(二)小学阶段的家庭教育
在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行为习
惯的养成教育即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
惯的教育。目前小学阶段的家庭教育
通常有三种做法,一是忙于到处补课,
参加各种特长班;二是无为而治,顺其
自然;三是引导读书,鼓励参与各种活
动。前两种居多,后一种极少。第一种
是应试教育的雪上加霜,对孩子成长
不利;第二种比第一种的危害更大;第
三种是当今世界家庭教育的趋势。从
我国目前家庭教育现实情况来看,“家
教误区”普遍存在:孩子上学后,家长
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成
绩好家里“阳光灿烂”,孩子成绩差家
里“乌云密布”,学习之外的事情家长
很少让孩子干,只要孩子学习好家长
就心满意足了。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
力、社会适应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
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关心甚少。而当
代社会能给孩子提供的各种锻炼机会
更是少之又少,造成现在有很多小学
生因得不到各种锻炼而显得娇生惯
养,综合素质不高。
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
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
孩子的成长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在
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中,锻炼他们
的自主意识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如根据年龄的不同,他们需要分担家
里的割草、清扫房间、冬天铲雪、秋天
扫落叶等劳动。而社会也为孩子提供
了很多简单安全的工作,如早上给社
区的住户送报纸、到学校的图书馆当
业余图书管理员、利用节假日给外出
旅游的家庭照看宠物、在社区的超市
当推销员、帮果农采摘水果…在这个
过程中孩子们认识了劳动的价值,磨
练了意志,培养了责任感,还通过劳动
取得了一定的收入,也丰富了他们的
课外生活。由于国外的小学下午放学
中西文化差异在家庭教育中的体现
○彭健
[摘要]家庭教育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必须接受的教育。家庭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中西文化的差异在家庭教育中的体现也是方方面面的,主要体现在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怎样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价值观、道德观等,这一切将影响孩子的一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学习和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家庭教育中的各种体现,有助于我们在家庭教育方面取长补短,使我国的家庭教育日臻完善,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之才。
[关键词]家庭教育;中西文化差异;家长;孩子
39
都比较早,孩子们有更多的课外时间,他们可以参加学校的各种体育活动和兴趣团队,即使回到家,学生还可以在社区组织的各种球赛中获得锻炼。在节假日社区会组织一些比赛,孩子是队员,家长是观众,被学生和家长视为“风云人物”的常常不是学习最优秀的同学,而是运动最棒的学生。
(三)初中阶段的家庭教育
初中阶段,孩子正处在生理、心理、思维快速变动的时期,行为的自觉性有所增强,自主意识逐步发展,但愿望与能力存在矛盾。这一时期孩子的心理问题比较多、比较复杂,家庭教育难度较大。
目前,我国学校初中阶段大致要开设十门课左右,大部分学校老师会布置不少作业,家长和孩子在一起交流的时间明显比小学阶段少。相关调查显示,家长把孩子的智力培养放在第一位,比较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体质锻炼;在注重他人的需求、同情心、社会义务和社会道德等做人方面重视不够;家长没有深刻领会素质教育的含义,忽视了孩子生活的全面性、丰富性、能动性,容易造成孩子懂理论欠实践、擅长按部就班缺乏创新意识、生活简单枯燥缺乏审美情趣。特别是中国近年来的教育产业化政策,使教育的人文环境更不乐观。初中阶段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家长的以上几个困惑,这几个困惑充分体现了这个时期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突出矛盾:家长的期望高,孩子的成绩低;家长对孩子生活上高度关心,对学习严格要求,孩子感到无人理解无人沟通,只品尝到苛求和压力;家长喜欢让孩子比学习,比吃苦耐劳,孩子喜欢比吃、喝、玩、乐。家长的知识观念陈旧,孩子的知识观念超前。
美国家长大都对孩子的学习从不施加压力。他们的观点是:喜欢学的孩子自然会努力学,成功的家庭教育,应是家长舍得拿出时间跟孩子以平等的态度进行对话、交流,对孩子正确的想法和行为给予充分肯定,让孩子在尊重和鼓励中成长。青春期孩子的个性发展是这个时期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因为发展比较好的个性和自我意识对以后孩子是否成功或是否幸福很关键。这个时期孩子从依靠父母到慢慢独立,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去理解他们是谁,让他们学会关心并能够认识自己的主观世界,开始主动地根据社会要求去锻炼自己,并能按照一定的
目标和准则评价自己的品质和能力。
从这一点出发,他们的家庭教育不是
以控制为基础的教育方式,因为那种
教育方式有悖于孩子个性的成长,如
果孩子对家长的控制有抵制情绪的
话,家庭教育将会出现问题。他们采用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建立良好
关系的基础上去帮助孩子发现自我,
对孩子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合理的建
议,同时施加一些家长想要达到的一
些想法。
(四)高中阶段的家庭教育
目前,中国正处在应试教育向素
质教育的过渡阶段,升学和考试的压
力依然很大,很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
很容易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青
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大致
有:人际关系紧张、上网成瘾、厌学、性
抑郁、暴力倾向、师生关系淡漠、脆弱、
敏感、辨析力差、自私、自我中心、缺乏
同情心、缺乏责任感,遇到环境变化就
缺少足够的心理应付能力,造成心理
失衡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
家庭教育的滞后与缺乏。据新课程教
育网统计:在孩子进入高中以后,有
60%左右的家长就已经放松了家庭教
育,20%的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只是停
留在学习成绩上,有45%的家长对进
入高中阶段的孩子如何教育心中没有
底,更多的家长则认为孩子已经长大,
他们说的再多也没有用,只要学校教
育好就可以了。事实上家长的这些态
度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据新课程
教育网调查,在80%的问题行为学生
中,其形成原因主要和家庭教育不当
有关(如离异、寄养、放任、溺爱等)。调
查发现,现在高三学生和父母周平均
交流时间不到2小时,有80%的父母
对孩子现在除了学习还在想什么、关
心什么无从知晓。60%左右的家长缺
乏有效的家庭教育对策和措施,教育
学、心理学知识严重匮乏。现在的高中
生缺乏的不是家长的嘘寒问暖,他们
更需要的是家长们的关心、理解、尊重
和正确引导。
西方国家的高中教育在课程设计
上与中国有所不同,第一,选修课很
多,有的学校多达350门之多。第二,
有专门的健康指导大课,这门课主要
介绍健康的生活方式、交际技巧、解决
冲突的方法,同时还涉及个人如何自
律、如何决策、如何正确对待家庭生活
以及青春期和性健康等问题。第三,开
设职业与个人规划课程,通过这门课
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知
道自己的特长,懂得自己在一生中想
干什和不想干什么。第四,课外活动内
容非常丰富。第五,利用课余时间和假
期打工和作义工的现象很普遍。因为
大学在录取过程中会考察学生社会实
践工作的情况。第六,安排研究性学习
的课程,以实验和独立思考的研究方
式使学生充满兴趣。家长的主要工作
是帮助孩子选择适合的选修课;对孩
子参加的各种课外活动表明自己的观
点和态度,必要时也会积极参与。另
外,家长会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理财
意识,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还注重对
金钱的基本品质的培养。在帮孩子选
大学和专业的问题上大致有以下三类
家长:第一类家长,他们把选择专业和
大学的自由全部交给孩子,不对孩子
进行任何辅导。他们认为孩子喜欢什
么,就应该让他们尝试什么,家长最好
不要干涉他们。第二类家长,他们大包
大揽地把孩子选择专业和大学的自由
夺过来,由他们决定上哪所大学,学什
么专业。第三类家长,他们既尊重孩子
的爱好和选择,又会在充分调研的基
础上,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指导。据《华
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大学生中,只有
20%多的人认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是
受父母的影响的。
中西方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的不
同历史阶段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西
方家长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以及能
力培养、创新教育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
借鉴。家长应学会判断和取舍中西方文
化中有利和不利的因素,使东方文化和
西方文化的优秀之处相结合,形成一个
有中国特的教育策略,把我们的家庭
教育调整到最佳状态,并且不失时机地
推进家庭教育现代化,使中国的未来具
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柯云路.情商启蒙[M].北京:新华出
版社,1998.
[2]卡尔·威特.卡尔·威特的教育[M].
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
[3]约翰·高特曼,琼·德克特儿.怎样培
养高EQ小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4]关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北
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外语
系,陕西西安710000)
40